APP下载

我是农资人,我骄傲

2012-10-16江苏惠多利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张洪林

中国农资 2012年38期
关键词:个体户农资复合肥

□ 江苏惠多利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张洪林

今年是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成立20周年。在这20年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格局和供应主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资流通20年之体制变迁

1985年,我学校毕业后进入淮安地区农资公司。当时淮安下属13个县(区),地区公司和县公司是业务上的上、下级关系,没有人事任免权。1992年之前是真正的计划经济,农资供应主要是省公司采购分解调拨到各个地区公司,地区公司再按计划调拨到各个县(区)公司。地区公司最大的职能是储备救灾物资以及各种专项肥供应,人事上属于供销社管理,业务上要和省农资公司、市计经委、市农业局打交道。当时我们只有栖霞山化肥厂(金陵石化)生产尿素,基本上都纳入了全省计划供应范畴。1991年至1992年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从最基层来讲,个体户开始活跃了,其它部门也可以插手农资了。当时最有名的个体户是淮安县 (现在的淮安区)苏嘴镇,三、四个个体户凑了9000多元,买了了10吨议价尿素,用手扶拖拉机拉了回去。虽然后来工商局不断查处,但现在看来确实是星星之火;另一个就是洪泽县岔河镇农技站,全淮阴地区第一个拿到化肥、农药经营执照,在当时是比较轰动的。

1992年至1994年是双轨制,粮棉挂钩肥和救灾肥还在执行,但企业外采比例越来越大,企业自身开始赢利。当时全国小氮肥改造最早的是山东和安徽,尿素厂早期规模只有6-8万吨/年,且生产较不正常,至1996年计划基本取消,只保留部分救灾肥计划。那年也是江苏省许多市、县公司的转折点,计划取消了,市场采购风险较大,兴化县公司、徐州市公司,也包括我们公司等都被骗去很多货款,加之省公司代进口的外汇配额尿素成本太高,把全省大多数公司都拖垮了。1998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当时,作为农资流通主体的集体经济,实力大减,个体户非常活跃,加之化肥厂家直销,其他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空前激烈。

至2000年左右,大多的市、县农资公司改制完成,农资经营主体还是那些人,但性质却是股份制企业或个体户。2004年12月,国家下达商业储备计划,市场真正进入洗牌。国有公司、大的化肥厂都能争取到指标,争取到贷款,争取到补贴,而小公司、小化肥厂、个体户被边缘化了。从此农资市场的规律也被打破,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现象开始出现,堪比中国股市。

目前,中化和浙农在江苏网点建设基本完成,加之本土农资企业——苏农,市场又将进入大而统的国企竞争,农资流通市场将更加有序。

农资流通20年之主体变迁

地、县公司早期只分竹木科和农化科(业务),两个部门业务旗鼓相当,当时我们地区公司每年都去江西、湖南等地采购毛竹20-40万支,作为农民生产和生活之用,后来泗阳等地意杨成材较快,这项业务也慢慢废了。1992年以后,随着小氮肥的改造,化肥外采业务越来越大。农化科分成了化肥科和农药科。江苏全省70%的肥料靠进口和外采,我们淮阴当时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北有郯城化肥厂,平均距离在170公里左右,汽车费用50-70元/吨;西有涡阳化肥厂,由涡河到淮河直达淮阴所有县(区),通过采购这两个厂的尿素串换成粮棉挂科肥和面积肥,把栖化厂的尿素串出来卖给苏南农资公司,利润非常可观!早期我省复合肥生产厂家是金陵石化的几个厂,都用红三角商标,含量也只有25%的普通复合肥和20%的磁化复合肥,推广比较困难,高浓度复合肥更难卖。后来本省陆续有远东、中东、扬中等复合肥厂家,外省主要是湖北和山东的厂家较多。2000年左右,复合肥已可以占据农资半壁江山,但大的农资公司还以尿素为主,小的农资公司或个体经销商以复合肥为主,利益对等、业务互补。2004年以后,尿素产能上得太大,市场太透明,加之商业淡储,无规律可谈,许多公司逐渐放弃尿素经营,把复合肥经营作为盈利主体。在基层销售中,采取销售复合肥搭售尿素,因为尿素在销售时大多亏本,尿素经营逐渐变成配角。

经历了20多年的农资经营工作,对此有很深的感情。农资工作是一个具有很强挑战性的工作,本大利薄,行情瞬息万变,不易掌握。同时,农资工作也是一个良心工作,面对千千万万的农民,不能制假售假、贪图暴利,为了国计民生,一定要用优质、高效的肥料来供应农民,搞好田间服务,为农业稳产、丰收保驾护航。

每到收获季节,因为我们的努力而获得了丰收,喜悦油然而生:我是农资人,我骄傲!

猜你喜欢

个体户农资复合肥
2022年7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1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流翔高钙系列肥 新型液体复合肥
从“倒爷”到8000万大军 个体户占市场主体已超六成
我国个体户今年注册量高于去年同期住宿餐饮业复苏缓慢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