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育运动方式与体质健康关系的研究

2012-10-14林旺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优秀率不合格率体质

林旺枢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63)

大学生体育运动方式与体质健康关系的研究

林旺枢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6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以运动频率、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作为分组依据的不同组别间体质状况水平的差别,进而探索有效提高体质水平的锻炼方式,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每周体育锻炼频率在3次以上、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和中等强度的锻炼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频率;时间;强度;体质健康;运动方式

2002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1],主要从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本课题将着重于研究运动项目、运动频率、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改善运动个体心肺功能、加快新陈代谢、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骨骼和韧带的弹性和韧性,从而达到提高体质健康的目的,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以及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学生随机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回收问卷98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98份,问卷有效率98%.

1.2.2 文献资料法:查阅和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和网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

1.2.3 测试项目: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需要完成六项测试,分别是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问卷调查项目:运动项目、运动频率、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

1.2.4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整理.

2 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主要从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三个方面对体制健康标准进行评价,这三方面是保证体育运动效果的最基本条件,能直接反映体育运动所达到的效果.

2.1 不同体育锻炼强度的体质评定

统计结果显示,A组B组C组的优秀率分别为9.68%、20.0%、12.50%.B组的优秀率最高,且与A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次C组优秀率 12.50%高于 A组3个百分点;A组B组C组三组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2.90%、5.7%、9.37%,B组不合格率最低,C组不合格率最高.从锻炼效果来看,B组即选择呼吸、心跳略有加快,微微出汗的锻炼强度的效果最佳.

体育运动强度的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才能达到理想的健身效果.但适宜是相对的,必须针对具体的健身对象而言,如年龄、性别、健身状况、技能水平、运动项目的特点及运动目的等诸因素,在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时也应因人而异,因为同一运动强度对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毛志雄(1998年)认为:“运动强度小于50%的没有运动效果,大于80%属于大强度”[3],这表明,要达到预期的运动效果.

理想的体质水平不断需要以一定运动强度为基础,当然,运动强度也并非越大越好.

2.2 不同体育锻炼频率的体质评定

运动频率是指每周运动的次数.表1统计结果表明:每周运动次数在3次以上(包括3次)学生的优秀率为24.52%,每周运动次数在于2次以下(包括2次)学生的优秀率为15.56%,前者比后者远远高了9个百分点,可见两组之间存在很的差距.(P〈0.01).由上述可知,运动时间都在30分钟的情况下,每周云运动次数越高,运动效果越突出,总体体质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每周运动次数在2次或2次以上的学生的总体体质水平远远不如每周运动次数在3次或3次以上的学生的总体体质水平.

表1 不同锻炼频率体质等级评定表 计量单位:%

体育运动频率的选择:王晓红《影响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2009)[4]分析出:“由于运动效果的蓄积作用,适宜的运动频率以每周3-4次为宜,经常参加活动的人运动频率是每周3-5次.”邹继豪(1997)认为:“一般人的健身运动每星期至少3次,如每周少于3次,效果就不显著.而全身持久性运动(耐力运动)的效果与频度有关,频度越高,收获越大.此外,张雅云(2001)也曾报道过:“当每周运动多于3次时,最大吸氧量(VO2mxa)增加逐渐趋于平和,运动效果显著”.所以,每周运动次数在3次以上为最适宜的运动频率.

2.3 不同体育锻炼时间的体质评定

表2统计结果表明,每次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且每周运动次数在3次以上的人群学生优秀率为14.89%,而每次运动时间不足30分钟的学生,优秀率为7.84%,两者之有明显存在着7个百分点的差距.因此,每次运动时间稍微延长些,运动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其体质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体育运动时间的选择:在体育运动中,运动效果的完成依托在一定的时间上,运动时间太长,身体机能无法承受,容易产生疲劳,疲劳过重对身体的损害程度便会加大.运动时间太短,无法达到运动效果.因此,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在一定的时间上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才能产生有效的运动效果.据迟国荣《体育行为与体质健康》材料显示(2008):“每次运动持续20-60分钟对于提高心血管系统机能和有氧工作能力较适宜.”但是在体育人口判定标准中以30分钟为每次运动时间,根据仇军对我国人口身体状况的调查表明:每次运动时间不应低于为20分钟.由此可见,要取得一定运动成效,每次运动时间至少应达到20-30分钟.

表2 不同锻炼时间体质等级评定表 计量单位:%

2.4 不同体育锻炼项目的体质评定

选择篮球、排球,慢跑进行锻炼的人所占的比例较多.说明运动项目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运动者对运动项目的兴趣,篮球运动一项中等以上强度的运动,经常以篮球运动作为健身的人,其体质优秀率较其他项目的要高,不合格率也比较低.慢跑这项运动所占的比例也很多,主要原因是慢跑相对篮球运动来说,少一些对抗性,锻炼强度和锻炼效果适合绝大部分以健身为目的的人.

以娱乐健美运动为目的人,主要以跑步、健美操、球类、游泳为运动方式.采取这些运动方式主要是它们可以提高人体的一些运动素质,如柔韧性、力度、耐力等,而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俯卧撑、握力等体制检测指标都与上述运动息息相关.

以身体健康运动为目的人,主要以中老年健身舞蹈、太极拳、散步为运动方式.但在体制检测指标中这些项目中的运动效果远不如以娱乐健美运动目的所进行的运动项目,这也是不同项目之间的选择体现出体质水平差异的原因所在.

3 结论

3.1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每次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且每周运动数次高的人群不合格率低,总体体质水平呈现良好状态,因而适当的增加每周运动频率是有利于增强身体体质的.

3.2 每次运动时间较长且每周运动次数在3次以上的人群不合格率低,与每次运动时间短的人群体质水平相比每次运动时间较长的人群体质水平明显要高,因此,在运动负荷量适当的情形下,合理延长运动时间,增加一定的运动量对身体体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3 在进行中度强度运动时,每次运动时间超过30分钟且每周运动次数在3次以下的人群,其体质水平远远要高于低强度的运动人群.因此,建议广大人群在进行运动时最好以中等强度的运动为宜.

〔1〕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测试标准手册(成人部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毛志雄.身体锻炼的情绪效益研究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2).

〔4〕王晓红.影响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2).

〔5〕迟国荣,贺业志.体育行为与体质健康[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2).

G807.4

A

1673-260X(2012)02-0156-02

猜你喜欢

优秀率不合格率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士官军事体能现状分析
人生优秀率
13省市洗面器、浴缸抽查不合格率7.8%
关于高校学生成绩评分体制的思考
7省市电冰箱抽查不合格率12%
降低护理记录书写不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