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链式教学法在“自动控制原理”中的应用

2012-10-12鄢圣茂宋立忠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链式自动控制

鄢圣茂,宋立忠,王 洁

(海军工程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33)

“自动控制原理”是工科院校自动化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采用繁多的数学工具,其系统分析设计方法复杂,该特点决定了本课程比较抽象和难学[1]。我们针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采用了问题链式教学法,通过一环扣一环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1 问题链式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问题链式教学法按照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教学功能的不同层次,将教学内容梳理、提炼和升华,设计为呈链状结构的环环紧扣的问题集合,以激发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链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它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体现在“问题”两个字上,问题的处理是问题链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其次是体现在“链”字上,链字主要表现在知识的层次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知识链的处理是问题链式教学的核心问题。

2 问题链式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2.1 问题链式教学法的基础

问题链式教学法的基础是问题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必须做好下面三个方面的工作。

1)教师在课前依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所提问题按难易程度分为难、较难、一般、较易和容易等五种,按教学内容可分为基本、重点、难点和研究等类型。

2)学生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教学内容,动口、动手和动脑,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应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融洽的讨论气氛。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特殊情况要有合适的应对措施和处理办法。

2.2 问题链式教学法的核心

问题链式教学法的“链”字的含义就在于知识的按序连接的连续性和整体性,问题链式教学法强调的是知识点的联系。像“自动控制原理”这样的课程,所有的知识点不可能是只用一根知识链就可以串起来的,链式教学法还要体现问题链群的整体性。如何完成课程的问题链,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教师应当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和对比,得出正确的结论后再由教师小结。

2)在学生理解各单个知识点之后,教师提出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启发学生得出各单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得到单个问题链。

3)在学生掌握了单个问题链之后,进一步获得各单个问题链的联系与区别,得到问题链。

这三方面是密切联系、互相依赖又逐渐提高的,这些工作可归纳为六个字:“学习,掌握,创新”。即:通过思考、分析和讨论来学习新知识;通过讨论来理解、掌握好新知识;通过大胆的设想,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问题链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3.1 基本问题链教学

在“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基本知识点教学,抓住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充分运用高等数学的有关工具对控制系统进行不同形式的表述[2]。

“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知识链如图1所示,图中描述了“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教学框架。图中每个知识点都可以提出很多不同性质的问题,这些问题自然的就构成一条链。例如图2示出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问题链,图3是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基本问题链[3]。

在“自动控制原理”教学中,紧紧围绕设计这根主线,这样我们就可很好地将“自动控制原理”的各个知识点串在一起。在讲述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和状态空间法时,以设计为主线,把分析和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根轨迹一章中,突出由根轨迹选择系统增益,以及如何设计系统来使一对共轭复数极点满足系统的瞬态响应指标的内容;在频率响应一章中,突出用伯德图方法设计系统来满足稳定裕度和稳态误差指标的内容。离散控制一章重点讲解数字控制系统的连续设计法和离散设计法。通过比较,各种设计方法的优点、局限性和适用范围更加明确。

3.2 问题链群的教学

我们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工程背景,授课时采用以Matlab为主要软件的控制系统CAD教学。此外还必须涉及一些控制系统的综合硬件实验,实验时必须分组协作进行[4]。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曾以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器设计为例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围绕控制器设计,我们提出如下七个问题:①直线一级倒立摆的数学建模;②执行机构的运行特征;③传感器的特点与数学模型;④控制器的数学模型;⑤控制器的工程实现所需面对的问题;⑥控制系统数字仿真;⑦控制系统工程实现。

每个问题又由若干小的问题展开。例如:直线一级倒立摆的数学建模这个问题与以下三个问题有关:①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控制精度要求;②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力学分析;③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运行过程分析。

这些问题紧紧围绕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这根主线展开,在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在控制器的实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各方面的问题呈链状结构一步一步深入下去,同时这些问题链组成了一个问题链群—一般控制器设计,如图4所示。

图4 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4.结语

问题链式教学法是按内容的内在联系,应用循序渐进的、系统的思路及讲解方法,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及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

(1)通过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实现课程各部分之间的紧密衔接,体现出知识的结构特点以及系统性和条理性;通过各部分内容的研究方法的讲解体现课程的专业性。

(2)课前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动手和思维积极性。

(3)比较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要点。

(4)能比较好地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践工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较好地发挥高等数学的工具作用。

[1] 孟令雅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漫谈[J] .南京:电子电气教学学报,2006,(2)

[2] 田玉平探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之路[J] .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6)

[3] Richard C.Dorf H.Bishop Modern Control Syetems(Ninth Edition)著[M] .北京:科学出版社

[4] 邹恩,漆海霞,杨秀丽等“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的方法研究[J] .北京:中国电力教育2009(10)

猜你喜欢

自动控制原理链式自动控制
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
M2W中波发射机自动控制天线倒换系统
链式STATCOM内部H桥直流侧电压均衡控制策略
三本院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之探讨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编组站停车器自动控制开通方案
唐钢热轧1810线工艺润滑改造自动控制的实现
链式D-STATCOM直流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10kV链式STATCOM的研究与设计
链式咨询看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