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汽车类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研究

2012-10-09赵建国胡秀花范丽景李建昌郝建军马跃进

关键词:校企评价学校

赵建国, 胡秀花, 范丽景, 李建昌, 郝建军, 马跃进

(1.河北农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2.河北金融学院 管理系,河北 保定 071051)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汽车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了重要的途径[1-3]。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弥补自己教育资源不足及设备陈旧的现状,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学生参与工作实践,有利于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企业可以利用学生实习阶段创造更多的价值,共享学校的智力和实验设备等,获得稳定的人力资源,真正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一、汽车类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为了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学生技能水平,国内外许多高职院校进行了尝试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丰田班”、“长安班”,学校负责实施订单教育,企业提供实习场地、设备、师资等,并提供就业岗位。通过联合培养,学生目标明确、专业性强、就业率高[4-5]。实施校企实体合作的长春汽车专科学校和企业捆绑在一起,共同办学,企业以资金、场地、设备投入合作办学,参与教学计划、组织管理等工作,但实施难度较大[6]。东南汽车采用教学见习模式,即学生在学校通过一定的专业理论学习后,到东南汽车了解产品、工艺过程、经营理念、制度等,增强协作意识和就职意识等。上海通用“ASEP”项目从2008年开始到2012年,选择近50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按照上海通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进入“通用班”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到上海通用旗下品牌4S店实习和工作。不难看出,校企合作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但是合作简单、不够深入,缺乏长效性,而且多数合作是企业和职业技术院校之间,与高等学校的合作比较少见。

二、校企合作的实证研究

2008年,河北农业大学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长城汽车学院。该合作模式特点鲜明,在培养汽车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开创了高等学校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先河。

(一)采用校企共建的合作模式

1.长城汽车学院是河北农业大学26个学院之一,学校负责招生、理论教学、实验、课程实习等工作。公司主要负责学生第三学年顶岗实习工作,并给学生一定报酬,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安全保障。

2.公司提供部分捐资购买实验、实训设备,结合学校的场地等特点共建了汽车构造实验室、汽车拆装实验室、汽车检测实验室、汽车电气实验室等5个实验室,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验、实习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以学校为主,公司参与共同制定了汽车制造类专业的教学、实验、实习计划,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司的用人要求。

4.学院学生在第三学年到公司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学生按计划定期轮岗,以全面了解汽车的各个制造工艺流程。学生管理采用以企业为主,学校辅助的方式共同管理。第六学期为毕业实习阶段,双方同意后,可继续留在公司工作,也可以到其他单位工作。

5.包括车辆工程、工业设计和机械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于2012届开始试行到公司完成,以增强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校企合作特点

1.地缘优势突出 河北农业大学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同在河北省保定市,学生实习方便,老师到企业参与学生实习管理方便,企业与学校沟通方便。

2.专业针对性强 针对长城汽车的生产现状,双方商定设置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设计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7个专科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后,能够接触到一些核心的技术岗位。

3.“实习”+“工作”模式 实习结束时,经双方自愿,到长城汽车实习的学生可继续留在长城汽车工作。

4.管理集中便利 专科学生全部到长城汽车实习,实习较为系统,且便于集中管理。实习期间的管理以公司为主,辅导员和专业老师辅助。

5.“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工”一体化 企业依托学校的科研优势,及时解决生产实践的关键问题,开展项目联合攻关;学生到生产一线参加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学校以服务企业为中心,培养适用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校企合作成效显著

从2010年至今,已有600左右的学生到公司进行了顶岗实习。学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模式,解决了学校资金不足、设备落后,场地不够,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困境。学生利用顶岗实习充分了解企业管理、运行制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升了自己的技能水平,社会认可度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够掌握一手的就业信息资源,并得到一定的报酬,减轻了家庭负担。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有了更好的保障。开展校企合作以来,学校到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就业的毕业生,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学生对就业岗位的认识,以及就业稳定性都有显著提高。图1为近几年来学校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统计,由图可知,2009年、2010年的就业率在85%~90%之间;学生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后,2011年2012年的就业率均在95%以上,2011年就业率甚至达到了100%,与前两年相比增加了10个以上的百分点,就业率呈上升趋势,说明通过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学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图1 高职专业就业率统计图

三、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国内高校对校企合作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成功的校企合作较少,与国外如英国“三明治”校企教育模式、德国“二元制”校企教育模式等教育模式相比,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企业积极性不高

目前,校企合作大多是学校为了解决自身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主动联系相关企业,而主动联系学校的企业却较少,这说明企业内在和外在的动力不足。从企业内部看,学生经验不足、操作不规范,企业担心生产延误和安全事故;实习时间短,刚能适应实习工作岗位,便到了实习结束的时间,从而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按实习8小时的工作时间和定期轮岗的要求,由于实习时间短,企业落实难度较大;企业未能真正参与到学生教育计划制定和学生能力培养中,感觉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要求相差较远。从企业外部来讲,实施校企合作,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享受到优惠的政策。因此,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积极、企业消极,即使有合作也是停留在较浅的层次,没有长效的合作机制。

(二)学生积极性不高

学生渴望通过校外实践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但在实习过程中,由于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较大,比如到汽车制造业进行汽车装配,每天简单重复一个工作,学生认为单调而无技术含量,实习情绪受到影响。在实习过程中,8小时的工作时间,每月1000元左右工资,感觉待遇低;挣同样的钱,工作轻重不同,如焊装和办公室;做相同的工作,却与正式员工待遇差之甚远,学生认为利益不公平,从而积极性不高。在实习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只能向学校反映协商解决,无可依靠的制度、法律作为保障,认为实习位于企业的最底层。因此,到实习结束后,继续留在企业工作的学生并不多。

(三)学校教学待改进

我国大部分高校高职专业采用“2+1”的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在校完成教学、实验、课程实习环节,最后一年到单位实习,其实真正在单位系统实习的时间只有半年左右,最后半年找工作的时间占去了大部分。总体计算,实习时间占学制的1/3左右,且不够灵活。英国的“三明治”的教育模式,工学交替进行,在每年的教学计划中,安排9个月的学校正式教育和3个月的实习,或者先进行1年的工业训练,接着实施2年的正式教育,再配合1年的工业实习,该教育模式灵活且实习时间占学制的1/2左右。

此外,我国教育计划的制定往往以学校为主,考虑到企业的部分较少。长城汽车学院制定的教育计划,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建议,并经过专家论证得以实施。但很多校企合作的教学计划都是学校主导,部分企业也认为学生的在校学习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与企业关系不大。因此,让企业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对于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四)保障机制不健全

国家尚未制定良好的校企合作制度和国家法规,未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缺乏专门的组织来具体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实习学生遇到问题,无很好的解决办法,求助企业和学校,两者又相互推诿,最后甚至出现极端的学生罢工,影响校企合作的持续开展。德国政府对于职教发展的法律法规较健全,先后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为其职业教育的基本大法,《企业基本法》来明确规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权利和义务,《职业教育促进法》来保证职业教育质量和数量稳定而持续发展[7]。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对于校企合作方面的有关规定还不健全。

四、校企合作汽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均衡利益分配机制

推动和深化校企合作的最根本问题是利益。如图2所示:利益是最终目的,学生是学校和企业获得利益的桥梁,而政府的政策、校企合作制度是学校、企业、学生获得利益的有力保障。学生通过实习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并得到相应的报酬,在工作中能更大地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学校通过学生外出实习,解决资源不足的困境、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学生社会认可度。企业通过学生实习,创造客观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毕业生的知识构成和实践技能更加切合企业实际,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学校和企业是两个合作的主体,但是企业和学生的利益分配是关键。学生希望学到技术,使自己的技能水平有所提高,同时还可获得相应的报酬;企业希望学生能尽快适应当前工作岗位并保证一定的实习时间,获得更大的利润。企业对实习的学生可实行弹性工作制度,比如实习时间以一年计算,前三个月月工资为全额的60%,第二个三个月月工资为全额的80%,后六个月月工资为全额90%,实习结束后继续工作,工资全额发放。汽车制造主要有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每个工艺技术含量不同、轻重不一,企业可实施轮岗实习,每个岗三个月轮换一次,以满足学生工作性质的需求。

图2 校企合作主体间的关系

(二)转变教、学观点

1.要转变学生观念 学生职业教育的缺乏和入职前的定位是导致实习现实和理想大落差的主要原因。为了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树立良好的就业入职观,许多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与规划,但是还远远不够。应多从合作企业邀请相关人士及往届实习学生代表,到高校讲解、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现在能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将来做什么。

2.学校要转变观念 从“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转变。从设置课程和教学方式上进行大胆改革,广泛营造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增加实习时间比例。派老师到合作企业锻炼,培养“双师型”人才。

3.企业要转变观念 企业应积极参与和制定教学计划,使培养的学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建立校企合作评价制约机制

1.学校评价 学校现在有比较完备的学习评价体系,主要是通过课程考核来评价,对课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成绩评定。但是建议多实施开放式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开放式的评价意为使评价标准相对化,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其空间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例如《汽车维修技术》课程考试,为了完成某一个维修项目,可以有多种维修方法,只要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合理,就能够满足要求。多元化评价是指可采用学校评价、相关教师评价及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等模式,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

2.企业评价 企业评价是学生到企业实习过程中对学生实习表现、实习技能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给予的综合评价及学生对实习企业的综合评价。该评价可以计入学生档案,可成为学生后续找工作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学校的课程学习和企业的实训锻炼,都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课程学习评价不合格或实训评价不达标都会影响学生的正常毕业。实习学生对实习企业的评价如生活、安全保障评价、政策贯彻落实评价、综合管理评价、实习内容及实习技能提升等评价,评价结果可与当地政府对企业实施的优惠政策相关联。

3.健全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等,明确了职业教育、职业培养工作的法律地位。总体上看,政府的重视和法律的保证大大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但大多数处于宏观层面,没有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职业培养中的义务,校企合作往往是缺乏法律、法规保障和约束,缺少第三方对校企合作的运行进行有效监督。针对此,当地政府可向校企合作企业提供更优惠政策,如根据校企合作制定的学生实习效果指数给予减免税收、提供贷款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企业积极性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而企业积极性的调动,单靠高职院校本身难以解决,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介入。从目前的政策法规看,我国企业既无校企合作的压力,也无很大的利益可图,造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必须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或采取强有力的保障及激励措施,以促进校企合作的长效性。

高校汽车类校企合作是解决学校教学资源不足,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水平,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政府倡导、企业积极参与是关键;学生是核心;法律和制度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保证。然而,立法及相关的保障措施需要一定的历程,而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刻不容缓。从目前来看,学校主动出面、政府牵线、校企往来,最后达成校企合作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1]李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26(3):63-65.

[2]李长威,李妍研.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高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J].职业技术研究,2008(20):169.

[3]谢静.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3.

[4]陈昌建,鄢玉.汽车类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2(13):231-232.

[5]黄伟,邵迎春.基于校企合作机制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J].科技创业,2012(2):135-136.

[6]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4):72-74.

[7]徐春梅.德国双元制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启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6(3):36-38.

猜你喜欢

校企评价学校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校推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校企合作五反思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