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

2012-09-25苏英伟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6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考核体系

苏英伟

如何构建完善的会计专业考核评价方法体系,使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试融合,同时又能以社会需求为标准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及总体素质,是当前推进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弊端

在目前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成绩评价中,有些高职院校采取的还是纸笔测验或上机测验这一方式,即使在各级各类会计师职称考试中也不例外,这种考核体系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群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考核内容不利于学生对掌握会计技能的重视

经过多年教学改革探索,高职高专教育形成了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职业技能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接近或超过1:1,但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技能考试比重仅占考试的20%—40%左右,考试内容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范围,侧重于考核知识的识记和掌握,比例明显失衡。对技能考试要么缺少硬件条件无法进行,要么要求过于宽松,学校的考试结果很难被社会用人单位认可。考试主要考核吸收知识的多少及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较少联系会计工作实际,较少涉及相关会计技能操作,不利于学生对掌握会计技能的重视,不利于考核学生的会计专业性能力水平,与培养目标有一定偏离。

(二)课程成绩评定不利于学生对实践过程的重视

对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考核只有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成绩,这门课往往在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学期开设,此时学生正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巨大压力,大多学生已无心在校进行实训,有的学生找到工作后,立即离校上岗而中止实训操作。最后,所有学生按部就班做一样的实训内容,完成实训就算完成考核任务,至于实训的结果怎样得出来的,是独立完成的还是抄袭得来的,全然得不到反映,可能造成认真实训的学生分数反而较低的不正常现象。

(三)考试不利于学生对非会计专业性通用能力的重视

目前,高职会计教育的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考试只限于知识本身,不能较好地考核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其他通用能力,而不断变化的现实社会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会计专业能力,还要具有非会计专业性的通用能力。

社会对职高会计人才的需求层次决定了职高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学生的实务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决定学业评价对象必须围绕该专业学生的实务处理能力来设计。然而,现行评价体系使教学目标与评价的内容与形式发生了偏离。这也是造成部分会计专业毕业生经过三年学习仍然不会记账,看不懂报表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建议

对学生进行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因素,是对学生质量要求的一种引导。针对目前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根据会计职业的特征及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借鉴他国经验,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作几点思考,以期适应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促进高职会计教育改革。

(一)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以课程项目任务或综合性项目任务为考核评价单位,突显各个学校会计专业培养的特色与质量水平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评价学生某课程(或综合性课程)成绩的依据应该是:考核学生学习该课程是否达到必须掌握的某项会计职业能力的水平,学生的成绩由学生完成对应的某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质量决定。因此,按能力本位的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会计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可采取每学期选择一个重要专业课程项目任务或综合性项目任务作为重点考核单位。例如,选择《成本核算技能》课程中产品成本计算项目任务或综合性成本计算项目任务,考核学生具备该专项会计职业能力的水平。该任务项目必须能够体现教学目标要求,通过设计一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尽可能选择接近真实的工作任务资料,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考察学生完成职业岗位工作的情况,评价学生具有该项职业能力的水平。

考核评价时重视学生对课程项目任务完成过程和成果。通过课程项目或综合性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和最终成果考核学生的专项会计职业能力,包括专项会计专业性能力和非会计专业性能力(如自我治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评价。通过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实践过程,一是考核评价会计专业性能力:考核学生是否能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项目工作任务、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的质量;二是考核评价非会计专业性能力及素质考核:考核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可通过走访、电话、发信等进行社会调查,也可以上网、到图书馆等查找资料、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总结来完成课程项目任务;同时考核在完成任务的工作中与人交流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自己学习的能力、责任感等。通过考核评价过程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实践过程的重视,使学生能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专项会计专业性能力和非会计专业性能力。

重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可以借鉴英国NVQ考核模式,以证据为依据,以成果为标准,要求学生在完成课程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收集、积累资料,保存证据(如工作计划、分析报告、总结或设计方案、凭证、报表、计算表格等证明资料),学生用证据来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自己某项会计职业能力水平,作为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使学生重视综合应用会计知识和会计技能获取完成课程项目任务的实际成果,有利于学生对掌握和应用会计技能的重视。

(二)加强校企考评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学习质量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会计教育及考核是以学校本位的。学校本位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与实际的职业实践及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普遍采取与企业合作,如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与企业共建教学基地、企业参与出题等形式,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学习的知识更为社会所接受。

以课程项目任务为单位对学生进行专项会计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不同于传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其考核范围较广、内容较多、结果不唯一,评价相对复杂,不能由一位教师来评定成绩。较合理的考核评价应包括学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校内教师考核组评价及企业会计专业人士评价。综合三方考核评价主体的评价,评定成绩。

(三)强化“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拓宽学生就业大门

“双证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制度。在学校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对国家提出的在全社会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的响应,也是进行成绩评价体系改革,真正体现“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举措。高职会计专业可以取消某些科目的考试,采用职业资格证书来替代传统的成绩评价,只要拿到了该专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就等于拿到了成绩。这样,既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又可以拿到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敲门砖”。

(四)将会计职业道德真正纳入到全过程学生考评体系

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建设及专业教学过程中,过份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忽视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感性认识。所以,近年来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会计职业技能虽然不断提高,但社会对会计行业人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评价却普遍下降,我国会计工作甚至陷入了严重的诚信危机。

逐步建立健全、充分体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考评体系。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只突出了道德的规范约束作用,只重视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样和不应该怎样,但是忽视了会计职业道德不仅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约束和限制,也是对从业人员的肯定。所以,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应当包括学生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而且应当把对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评价纳入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充分体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考评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科学与否,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同时,应当逐步完善学生学业成绩的质量分析制度和反馈机制,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及时得到矫正性信息,使评价制度能够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手段。

[1]汤晓丹.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成绩评价方式改革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2]杨世鉴李紫明.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考试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2010(10上).

[3]巩家民.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技能与素质要求的调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4]李启明.构建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设想[J].会计之友.2010(03上).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考核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