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之道 同赢共丰——山东圣丰种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2012-09-21刘怀华

中国农村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种业企业

■本刊特约记者 刘怀华

圣之道,即圣贤之道。让股东、员工、客户、经销商、农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受益,共同丰收,共同丰盈。有一个好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

——山东圣丰种业董事长 王书平

从2004年公司成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三级跳”,逐步壮大成为国内大豆种业的领军企业。山东圣丰种业公司董事长王书平,因此被业界称为“大豆种业之王”。

山东圣丰种业的高速发展之路除赢得业界同行的瞩目外,还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的高度关注。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单位的领导曾先后就科技创新、民族种业创新发展等问题到山东圣丰种业调研。

不久前,记者前往曾子故里——山东省嘉祥县,就圣丰种业的创新发展之路,专程采访了圣丰种业董事长王书平。在圣丰种业总部董事长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初春明媚的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王书平靠在宽大的沙发里,就公司做大做强的感悟向记者打开话匣子。

立足科技创新 引领未来发展

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大豆、棉花、小麦、花生为主导产业的民营科技企业,其前身是创办于2001年9月的东丰农科所,2004年注册公司成立以来,经历了品种、价格、数量、规模、品牌等方面的竞争,实现了自主创新的经营和管理理念的提升,目前处于高速成长的发展阶段,已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构建和强大经营实力的中国种子骨干企业。

“企业发展能够有今天,其实也是育种带动下发展起来的,种子企业必须立足科技创新,才能引领未来发展。”谈到种子企业发展的最根本问题,董事长王书平说,公司在创立之初,如果说主要靠一些营销的技巧和办法,与此同时公司很早就注重品种的研发,聘请了好几位专家搞育种研究;随着品种权的逐渐显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体现在公司业绩上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

圣丰种业一直秉承“科技圣丰·创新未来”的经营宗旨,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圣丰种业已成为以大豆、棉花、小麦、花生种子为主导产业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种子骨干企业,获农业部“育繁推一体化”认定,企业下设科研中心、生产中心、营销中心等五大中心和北京、黑龙江、新疆、济宁等四家分公司。圣丰种业在已整合黑龙江、新疆、青岛等四家种业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经营,有效解决了同质化竞争的矛盾,实现了多元化经营,丰富了研发经营结构。同时,公司加快资本运作,快速膨胀企业规模。

为了立足科技创新,引领公司发展,圣丰种业联合全国16家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行业协会,发起组建了“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聘请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盖钧镒院士,成立了全国大豆种业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在商业化育种、分子水平研究等领域紧密合作,组建了一支以国内外知名专家为主的技术顾问和科研团队。公司还实施了一系列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和生物技术研究攻关项目,先后承担实施了“星火”、“火炬”等9项国家级课题,十多项省市级科研攻关项目,成为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的种业典范。

依托圣丰院士工作站这个平台,公司快速组建了庞大的科研中心,从2010年9月至今,引进了近50名教授、博士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院士工作站成立一年来,“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效益明显,目前已在国内拥有27万亩良种繁育基地,收集了国内外6000多份大豆种质资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独家授权经营的品种24个,圣丰大豆种业的市场占有率持续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坐落在嘉祥县北郊凤凰山下的圣丰科研中心,占地1060亩,建有实验楼、种质资源库等基础设施近万平米,设有分子、抗性等7个完善的育种实验室,各类实验仪器完备,并有小区播种机、康拜因等田间育种机械。按照圣丰科研中心的未来规划,在加大科技投入,完善育种基地建设后,圣丰院士工作站将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作物育种研发中心,建成育种体系、育种队伍、育种实施等一流水平的育种平台。

为了实施全国战略,圣丰种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开展“348育种工程”。“348育种工程”即为三大育种中心、四大育种站、八大育种试验站,分别是黄淮海育种中心、东北育种中心、南方育种中心;北京通州区育种站、新疆库尔勒育种站、海南三亚育种站、安徽濉溪育种站;黑龙江牡丹江试验站、天津试验站、江苏泰兴试验站、山西临汾试验站、河南安阳试验站、四川自贡试验站、内蒙古赤峰试验站、山东济宁试验站。圣丰种业的“348育种工程”构建了覆盖全国的科研育种网络,为圣丰提供了坚实的科研支撑,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强劲动力。

以质量求生存 安身立命之本

圣丰种业研发繁育、生产推广的“圣丰”牌大豆、棉花、小麦、花生种子以其过硬的质量、合理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信赖.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公司已走出了一条“育繁推、产加销”一条龙的良性发展之路。“圣丰”大豆种销量连续多年在全国遥遥领先,棉种、小麦、花生种销量居山东省第一,“圣丰”品牌荣膺“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圣丰种业之所以在市场上取得骄人的业绩,公司一直坚持“质量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的理念,致力于完善每一个细节。从原种、基地、收购、加工到检验、仓储、包装、物流、服务,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2004年,公司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质量控制体系,专人专岗、职责明确、奖罚明确。

在圣丰种业的种子检验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实现了基地规范化、加工标准化、检验规范化、包装自动化;做到了不合格的原种不下地、不合格的种子不收购、不合格的毛子不加工、不合格的光子不销售。

质量是占有市场的首要战略.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公司董事长王书平认为:“从某种意义上,产品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道德水平问题。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会视质量为生命,向社会持续提供优质产品;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员工,会视质量为生命。”

按照“四级种子生产体系”要求,圣丰种业大力发展自营原种繁育农场。截至2011年年末,已在山东嘉祥等地流转土地5万余亩,另拥有长期合作的订单良种繁育基地27余万亩,并组建了圣丰、花小宝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分布在山东嘉祥、黑龙江五大连池、新疆库尔勒、青岛平度等地的种子加工、仓储设施总建筑面积逾15万平方米,拥有12条现代化的成套种子加工流水线。公司建有完善的种子质量检验体系,种子质量历次抽检均达标。

目前,“圣丰”牌种子畅销全国19个省市区,在全国发展有2000余个经销商及7000余个终端服务点。在良种推广过程中,圣丰种业围绕“良种良法配套”与“农机农艺融合”,配有专门的技术服务部门和团队,综合运用品种示范、农技培训、信息服务平台、全国免费技术服务电话、短信平台、经销商服务车队等服务措施,为农户提供直达田间地头的农技服务,打造“丰收汇”服务品牌,保障良种增产,促进农民增效。

引进高端人才 助力跨越腾飞

圣丰种业董事长王书平坦言:“圣丰种业的辉煌历程,靠的是一支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

圣丰在成立之初,王书平就意识到科研育种的重要性,成立了科研部、建立了试验基地、海南加代基地,引进、聘请了专业育种人才,重点培养青年优秀人才,本着事业留人、环境吸引人、竞争激励人的用人机制,为优秀中青年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创新平台。

2011年6月毕业于山东农大的博士研究生刘怀华,到公司不久就被聘用为公司总裁助理;一年前毕业于南京农大的硕士研究生李春燕向记者表示,很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虽然不如大城市条件好,但在这里工作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成长的空间比较大。进入公司的本科生,公司分批派往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深造。

公司的高层包括王书平本人也非常重视学习,曾到北大和清华MBA班和EMBA班进行研修。

“在圣丰,科技人员吃住都是免费的。在这里工作感觉很好,公司非常重视科研。”现任公司科研中心大豆育种部部长的王素阁研究员,在河南省濮阳农科所退休以后,2010年5月接受圣丰的聘请,到圣丰科研中心工作。她介绍说;“这里新来的学生,多数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和我原来的国家事业单位相比,圣丰的薪酬待遇要高出一倍。”

几年来,圣丰种业从跨国公司先锋种业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引进一批高端科研技术人才。公司科研中心下设大豆、棉花、花生、小麦四个育种部,辖有圣丰农科院、嘉星农科院两个农科院,自有科研团队拥有院士、研究员、教授、海归学者、博士和硕士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57人,另聘请了30余位著名育种、栽培专家为技术顾问,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切实通过引智借力,助力企业跨越腾飞。

圣丰种业打算投入巨资开始涉入生物育种技术领域,正在筹建中的生物科技大楼准备一期投资2.46亿元,在“十二五”期间准备研发投入5亿元人民币。为下一步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动力,前不久,圣丰种业会同中科院遗传所的相关专家在北京公开招聘高端人才,为正在筹建中的“圣丰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搭建研发团队,吸引了众多海归博士等科研精英的高度关注。

前不久,圣丰种业在北京设立了分公司——北京金圣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驻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为聚集和引进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高薪招聘固定研究的学术领军人物,力争在每个经营作物育种上都拥有一名首席科学家。坚持“科研带动、资本推动、战略引领、人才夯实”的总策略,依靠科研开发这一核心竞争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实现公司的跨越式腾飞。

“通过深化科技强企、人才兴企、合作建企的思路,不久的将来,圣丰种业会成为中国民族种业的领跑者。”公司董事长王书平对此信心十足。

构建企业文化 打造百年圣丰

走进圣丰种业总部的大门,喷水池的中央,一块巨石的正面,镌刻有“石在”二字,其背面是“厚德载物”。深厚的书法功力,出自董事长王书平的手笔。

“‘石在’意为实在,实在的背后肯定要厚道嘛,厚德才能载物。所以‘石在’写正面,‘厚德载物’写在背面。”王书平解释道。

石在的背后是厚德,有德方有得,唯有厚德才能载物,唯有好的品德才能承载大的事业。圣丰人做人做事实实在在、成己达人;对目标的追求稳健如磐、笃信如石。圣丰人的“石在”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宽容厚纳、和合共济、诚实守信的精神,为“诚发于心之纯,信践于行之真”的动力之源。

在圣丰种业的总部,办公室的楼道里,到处都能感受到浓重的企业文化氛围:“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最大效益”、“人品决定产品、产品体现人品”、“有情有义有利,同心同德同赢”、“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学习,是永恒的成功之母,是根本的应变之道”、“想拥有多大成就,取决于你愿意承担多大的责任”……

圣丰的企业口号是:“走进圣丰·幸福一生。”王书平的解释是:让员工有好的晋升通道;给员工同地区同行业一流的薪酬待遇来吸引人;以人为本的和谐的文化理念,让员工在圣丰工作感觉到幸福。

靠精心构建的企业文化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圣丰种业为员工提供前景远大的事业平台、受人尊重的工作职位、高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丰富专业的培训机会、开放透明的晋升渠道、真挚简单的人际氛围。经过多年的企业文化积淀,成为圣丰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圣丰人都践行着“公司利益至上、尽心尽力求实进取”的圣丰价值观和“做人做事实实在在、成己达人,对目标追求稳健如磐、笃信如石”的“奋进”精神,形成并不断发展着一支素质优良、求实进取的事业团队。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资源也在圣丰集聚,各创投机构对圣丰的最新估值是2.3亿元,当地政府将大豆种业及后续产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优先扶持。

“做企业第一位的是眼光,第二位是胆量,其次是意志力、学习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这些都是做成事情的一些要素。”王书平如是说。但是,要把企业做成常青树的企业,企业文化的构建更为重要。

王书平的目标是立足“科技圣丰、服务现代农业”,向打造百年圣丰的目标迈进。

“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王书平认为,股份制的企业才能发展得更长远,对内有约束,对外有动力;对于凝聚人才,激发长期的动力,对公司的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好处。企业小的时候,就是想挣点钱,养家糊口。企业大了以后,想的是奉献,感觉只有奉献才有意义。就是奉献社会,惠及员工,让员工得福利、得实惠,给农民提供优质高产的种子和服务。

目前,圣丰已向产业链的消费终端业务发展,并成立了豆业公司,生产出了豆浆专用豆、豆奶粉,豆奶茶,进入超市渠道销售。

王书平提出圣丰种业十年战略发展规划:把“圣丰”打造成为以种业为主业,兼营自有农场和特色农作物种植等产业的农业产业化集团,成为振兴民族种业、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大豆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的行业标杆企业。圣丰种业正在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民族种业集团迈进。

猜你喜欢

种业企业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