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探索产权市场一体化发展之路

2012-09-20申晓光

产权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国有产权产权交易产权

□ 申晓光

(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北京 100053)

我国产权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经历了起步初创、清理整顿、规范发展的阶段,已经步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一部分产权交易机构的业务已经拓展到权益类,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的成立,被财经专家们称为“产权市场发展的里程碑”,强化了产权市场规范、创新、合作、自律方面的行业建设,通过理论研究,科学规划,行业自律,探索实践,将促使中国的产权市场驶向一个规范、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

“十二五”期间,有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等措施,为我国产权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向产权市场发出了一体化建设未来发展方向的信号。如何应对新情况,提出新办法,破解新问题,求得新发展,实现一体化建设目标,已成为优化管理功能,提高服务能力,促进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

1 从产权交易机构的区域化看一体化市场发展的必要性

“一体化”的本质含义可以理解为: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不相同、互不协调的事项,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或措施,将其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协同效力,一个声音说话,一个系统指挥,一套机制运行,以实现组织策划目标的一项措施。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在于自愿性、平等性和互利性。一体化市场体系(也可称为“同业市场体系”、“整合型市场体系”等)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市场体系并存,将公共要素整合在一起,用一套体系进行统一控制,在统一的构架下运行的模式,可以用较少的投入,较少的时间,达到多个目标,使所有的活动和过程都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产权市场是一个涵盖面广的资本市场,按概念外延业务属性来分类,涉及国企资产、金融资产、公共资源、非公资产等,分析其交易特征,被称为“长尾市场”,90%以上的资本业务都在这个市场完成。产权市场这种新型的资本市场产生在信息化时代,具有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我国产权交易行业经过2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的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中国产权市场创新联盟、金马甲产权网络交易有限公司等区域性市场和组织,形成了以各省市为中心的局部市场,既体现出区域内一体化市场的鲜明特征,又反映了区域市场一体化横向联系所特有的活力和优势,驱动形成未来产权市场一体化格局。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现有分布18个省市自治区的44家产权交易机构。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已发展到覆盖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共有73家成员单位。金马甲网络联盟有成员32家,会员18家,遍布全国的“网上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了竞买人无需莅临现场,“标的发布即可报价”,简化了资产处置程序,规避了传统拍卖中的围标、串标现象,有力地保护了投资人,实现了资产处置价值最大化,为客户提供了专业化的便利服务,为项目的投资人发现、进而溢价增值提供了有效支撑,开创了产权市场和互联网交易的新时代。产权交易机构的区域化市场组织建设,在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为国有资产的安全流转和保值增值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蕴含着一体化市场的发展动因,预示着一种水到渠成的未来结果。

2 产权交易机构的区域化为一体化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行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制度以来,特别是《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操作办法》颁布以来,产权交易机构得以规范、统一、整合、提升,产权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呈现出独到的优势。

一是基础设施的优势。各省地市级机构都拥有现代化固定的执业和办公场所,拥有从事产权交易的电子交易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技术先进的服务器设备和机房。

二是综合服务优势。积累了庞大的投资人数据库,汇聚了丰富的项目资源,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为转让方的项目匹配到合适的投资人,提供财务顾问、价值评估、法律咨询等专业化、一站式的综合服务,能够最大程度地发现价格和发现投资人。通过组织拍卖、招投标、电子竞价和网络竞价等方式,实现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信息披露优势。2008年,央企产权交易试点机构与《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等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合作,实现全国产权交易机构信息联合发布,统一披露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各省地市产权交易机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开辟国有产权转让信息联合发布平台,方便投资人检索查询。省级国资监管机构指定的国有产权交易机构也均通过中央或当地媒体及时发布挂牌项目信息,对重点交易项目,经常联合举行项目推介会,面对面介绍项目投资亮点,使产权市场聚拢投资人资源、发现投资人、发现价格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国务院国资委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信息监测系统开发建设的“中国产权协会网”信息再发布系统,将进一步实现全国产权大市场的信息交流、交易联动、项目合作、资源共享,促进产权市场的运作更加规范。

四是防范交易风险优势。2005年,中纪委、国资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和证监会联合组成工作组,建立了对产权市场定期检查的制度。国务院国资委建成“全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监测系统”,各地国有产权交易机构的交易系统对接监测系统,接受交易监测,有利于防范产权交易过程中的交易风险和腐败风险,有利于整个市场健康发展。今后,产权市场将继续完善监管体系,健全监督机制,形成监管层、运行层、经纪层“三层分立”并相互制约的产权交易监管和运行架构,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产权市场统一信息披露、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系统、统一过程监测的“四统一”。

五是汇聚专业人才优势。产权交易行业专业性强、政策性强、制度性强,需要具备各种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业务规模增长、业务范围拓展,产权交易机构的整体执业素质稳步提高。在从业人员中,有80%以上接受过本科以上教育,25%获得硕士学位,有一支获得博士学位的,并在全国著名财经类院校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的高级管理层人才队伍。产权交易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优势已覆盖到企业管理、财务会计、法律、资产评估、拍卖、信息技术等专业,为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了人才方面的保障。这些优势为产权市场一体化奠定了发展基础。

3 积极推进产权交易机构区域化向一体化市场的融入工作

市场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产权交易一体化市场也不例外。胡锦涛总书记于2004年7月29日在上海视察工作时就指出:“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积极培育产权市场,健全交易规则,规范交易行为,加强交易监管,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按照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求推进相关改革,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市场运行机制。”在关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中,“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调整和规范政府管理的事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这表明过去由政府控制或者通过行政命令划拨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将在今后逐步进入市场,通过市场进行配置调剂。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深化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效率提高,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提升改造,转型升级,企业兼并重组,中小企业发展,能源生产和利用,这些都为产权交易一体化市场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各级产权交易机构要高度重视市场建设,在做好产权交易机构区域化向一体化市场的升级工作中,一是要发挥政策的推动作用。产权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政策支持。要紧密结合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的要求,通过加强对产权市场与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市场运行机制的系统研究,全面掌握和分析产权市场的发展状态,硬件投入,信息化平台建设、业务拓展等优势。本着节约、廉政、高效、可行的原则,把握一体化市场的脉搏,制定科学的公共资源交易与产权交易相融合的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逐步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实施范围,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要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重复浪费,增加改革的成本,增强政务改革的有效性。二是要发挥机构的主动作用。一体化市场建设是整个产权行业孜孜追求的目标。从全国第一所产权交易机构——武汉市企业兼并市场事务所诞生,到现在260余家产权交易机构,产权市场始终坚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伴随着“以深化企业改革为中心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历史进程,落实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的总要求,发挥着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已基本形成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程序规范、监控严格、业务面广的市场体制和机制。各个产权交易机构既要善于开展业务,还要善于展现业务成果,展现优势功能,积极向社会、向公众、向服务对象宣传产权市场,传递业务信息,提高产权市场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同度,吸引业务归队,真正扩大产权市场的业务覆盖面。三是要发挥业务的带动作用。服务型政府建设始终影响着产权市场。随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落实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政府积极把适应市场做的事交给企业、中介组织和市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目前,在各级政府的监管下,各地产权交易机构因势利导先后设立或正准备设立企业产(股)权交易、公共资源交易、实物资产交易、科技产权交易、金融资产交易、排污权交易、涉诉资产交易、农村产权交易、股权托管、文化产权交易、矿权交易、林权交易等项目,并开展相应的交易业务,实现交易的增值。我们坚信,只要各产权交易机构围绕产权做市场,严格规范谋发展,依托现有的平台,开展业务创新,扩大业务成果,就能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权市场健康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国有产权产权交易产权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风险与对策研究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国有产权交易制度探析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治理效应研究
《产权导刊》编委会
《产权导刊》编委会
吉林省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