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体系

2012-09-18

电大理工 2012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心理健康心理

李 红

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沈阳 111000)

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正式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在连续八年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的研究与实践,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使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1 通过个体心理咨询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个体咨询的方式对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与心灵的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个体心理咨询亦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具有专业特色的途径,也是不可替代的途径。其必要性表现在:①有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②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③有助于学生有效地面对各种现实问题。④有助于学生纠正某些错误观念。⑤有助于学生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此外,它在缓解心理冲突、消除心理矛盾、疏泄负性情绪、挖掘心理潜能等方面也有独特的价值。

2 做好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普测

2.1 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从2003年开始,每年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后,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进行心理测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果筛选与统计,建立了心理档案。并走访了各系、班,对相关学生情况进行了反馈,对有着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了关注、跟踪、访谈,了解情况,排除疑点,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困扰。

2.2 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新生在入学后由于诸多的不适应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一些原本在初中、高中就存在的、却被紧张的学习所掩盖的心理问题到大学后也凸显出来。因此,新生入学伊始我们就进行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举办了针对性较强的讲座,通过宣传使学生了解应该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以顺利作好心理过渡。

3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以 “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主,以“大学生心理学”、 “生涯发展与规划”为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出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教材。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开展了“自信力培训”等内容的团体心理辅导训练。开设心理健康课,调整课程设置,使其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4 对贫困大学生群体给予特殊的关爱

贫困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多,是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为了让这部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根据他们的经济条件安排宿舍、优先安排他们勤工助学、定期发放困难补助,设立阳光助学基金。鼓励他们参与团体活动,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耐心的疏导。

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文明、幽雅的校园文化环境对陶冶学生情操,舒缓压力、调整情绪、愉悦心情有重要的作用。我们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日”这个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素质。

6 组建一批专兼职俱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作用

学院成立了心理咨询室,组建了大学生心理协会,在团委学生会下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部。真正做到了领导重视、上下协调、专兼结合、统一管理、齐抓共管、共同提高。这些措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定期对心理协会会员、心理社团中的学生干部进行系统的、分阶段的培训。

7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利用创编心理剧、观看心理题材的电影、影视沙龙活动,策划趣味运动会的形式引起大学生们对自己心灵的关注,学会正确处理心理困扰,以独特的魅力给大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启迪,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珍爱生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

8 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渠道,提高教职员工及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通过板报、橱窗、网站、广播、校报、大学生心理健康报、讲座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通过宣传,加深了广大教职员工及青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影响力,也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径的探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实践证明,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以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自助活动、个体心理咨询服务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途径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卓有成效的。这个富有活力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具体作用如图1所示。

图1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作用

9 结语

近几年来我院已经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立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了学院、系、学生三级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创立了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一体化的工作机制。

这种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施,使高校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能够有效地提高广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能够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时代发展赋予高等学校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通过开展多种途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其作用是其它教育方法所不能替代的。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追求的是动态的、发展的高度和谐。

[1]陈丽,张日冉.大学生心理健康,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屈卫东.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科教文汇,2007(3).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心理感受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