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医毒物学数据库构建及电子信息平台系统的实现

2012-09-13戴广宇

中国司法鉴定 2012年3期
关键词:毒物毒性中毒

陈 航,沈 敏,向 平,戴广宇

(1.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3;2.复旦大学 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上海 200032)

法医毒物学数据库构建及电子信息平台系统的实现

陈 航1,2,沈 敏1,向 平1,戴广宇1

(1.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3;2.复旦大学 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上海 200032)

为适应时代和专业任务的需求,改善传统的法医毒物学关键信息获取方式,设计、建立法医毒物学数据库及信息平台系统十分重要。利用基于Web的B/S结构建立结构合理的信息系统,收集、整合、收录518种毒物的鉴定相关关键信息,并提供基础检索、中毒症状检索和质谱图检索三种检索途径。所建系统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检索方式多样,能较好满足毒物鉴定实践需求。

法医;毒物学;鉴定;数据库;信息

Abstract:A database and information platform system for forensic toxicology is originally designed and developed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times in improving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The system,based on B/S model,is proven to be applicable.It collects and files 518 drugs’ information,and provides three searching modes:convention,symptoms of poisoning and mass spectrum.The reasonable structure,rich content and various searches will make the system satisfy the practical needs in forensic toxicology.

Key words:forensic;toxicology;appraisal;database;information

1 概述

毒物鉴定实践中所涉的信息是支撑其工作的重要基础工具之一,其具有涉及学科多,覆盖领域广,信息获取渠道复杂的特点。仅通过纸质资料或从业人员经验等传统方式来获取毒物鉴定信息难以满足社会上的新型涉毒案件和复杂案件判定的需要;国际上行业内与行业间的交流融合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等带来的变革和庞大信息量也正在超越人体生理记忆的极限。借助电子信息平台,为毒物鉴定工作中所涉信息提供新的获取渠道,提高信息获取及利用效率,是时代对毒物鉴定工作提出的要求[1-2]。

数据库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中一项强有力的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3-4]。在涉及外源性化合物信息方面,目前社会上存在一定数量的化学化工数据库和以职业防护为主要建库目的的毒性数据库[5-10],该类数据库由于服务对象和目的不同,内容侧重于收录外源性化合物的基本性质或防护救治信息,而司法鉴定所涉及和关注的能引起中毒反应的外源性化合物,即毒物在体内的分布、涉毒案例及生物检材的分析方法等信息在电子信息平台上相对匮乏,难以解决毒物鉴定所需关键信息的快速查询、鉴别、分析和判断。

针对以上问题,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建立覆盖我国常见及新型毒物关键信息的数据库,并开发了查询快捷、使用方便的信息平台,全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1]。笔者就该系统中数据库建立过程及信息平台的实现进行讨论与概述。

2 计算机系统框架的建立

2.1 系统框架要求

2.1.1 系统适用于网络

计算机网络具有实时性的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及分布处理能力,能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所建立的计算机系统应能适应并利用发达的网络环境,对信息进行跨地域共享,成为不同鉴定机构或实验室便捷查询的信息平台。

2.1.2 系统易于扩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新理论的提出等,信息的内容和类别将始终处于持续更新的状态,系统的可扩展性是平台具有生命力的基本要求,无扩展空间的信息平台系统难以适应时代变化。因此所建立系统应能在原有基础上方便扩展、编辑和修改。

2.1.3 多样化的查询方式

为应对各类涉毒案件的鉴定需求,信息的获取和查询接口要尽可能多的考虑到实际案情的需要,开发出适应不同案情需要的多样化查询方式,以实现从不同层面查询并获取毒物鉴定所需的关键信息。

2.1.4 使用方便,操作简捷

该平台使用人员定位为毒物鉴定从业人员,鉴于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案件处理过程中信息获取的快速、高效至关重要,因此建立过于专业化的数据库系统反而难以发挥其作用。所建系统应界面简洁明了,操作简单,数据库收录信息易于获取。

2.2 系统框架选择

根据鉴定实践对平台提出的要求,本系统基于Web 的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平台结构进行构建(图1)。B/S结构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12],浏览器(如Windows系统自带的IE浏览器)是使用者唯一需要操作的应用软件,无需安装特殊软件即可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是该系统最大的优点。对使用者而言,该类平台操作简单,且无需平台管理员对其电脑进行维护,便于系统推广和应用。

2.3 系统框架建立

选择Windows 2003 Server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建立及运行平台,ASP.NET框架作为信息平台框架。系统编程语言为以C#程序语言为主,HTML程序语言及JavaScript脚本为辅。对数据库服务器从物理上连接实验室内部局域网络,并分配固定IP以建立访问地址。该平台能很好的适应网络及相关需求,全系统易扩展、维护、管理和升级。

系统通过模块方式对毒物鉴定所涉不同类别和形式的信息分配不同的储存空间及方式,优化了存储方案,使不同类别和形式的信息能方便录入、存储、编辑、管理和使用。将储存不同类别和形式信息的各模块通过ID调用方式整合关联,组成平台的数据库基础,并通过一定的Asp.Net交换框架配合局域网络,使得在并入相同网络范围的任何计算机终端上,使用者都能够以浏览器的方式方便地对平台进行管理、查询和使用。后续将在提升非电脑形式(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客户使用层面加强研究,以期实现非电脑形式的移动平台管理、查询及使用,扩展毒物关键信息获取渠道。

3 信息的收集整理

基于对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涉毒案件的情况分析,本系统首批收录518种常见毒物的关键信息。所收录毒物涵盖气体、挥发性化合物、水溶性无机化合物、合成药物、毒品、杀虫剂、除草剂、杀鼠剂、金属毒物、有毒动植物主要活性物质等类别。所含信息群中包括毒物的基本信息、理化性质、毒理药理、中毒症状、毒性数据、体内过程、体内分布、尸体特征、检材处理、分析方法、质谱谱图以及典型案例等对法医毒物学、法医病理学及中毒临床急救具有参考意义的关键信息和数据。

3.1 基础及理化信息的收集整理

3.1.1 信息来源

图1 B/S系统结构与关系

毒物所涉基础及理化信息来源广,易获取,但由于获取渠道杂乱,保证所获信息的权威性及可靠性是该类信息收集的重点。本系统参考大量可靠信息后整理收录了一定量毒物鉴定所关注的基础及理化信息,表1列出了其中主要的参考渠道。

ChemSpider在线数据库是由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负责编制和管理的化合物理化性质数据库,库容量大、内容权威。本系统的英文名称、CAS编号等基础信息均采集于此库。为保证所收录的该类基础及理化信息全面、正确,参考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建立的NIST Chemistry WebBook理化信息库和其他一些可靠信息源内容对所收录信息进行核对。

分子结构式及精确分子量主要来源于Chemical Supplier Catalog在线数据库,该库信息由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剑桥软件(Cambridge Soft)公司提供信息支撑,其数据库信息被化学化工行业从业人员所认可[13-14],能提供准确和正确的分子结构式及较为精确的分子量。所有该类信息均参考由美国ChemExper公司运营的ChemExper Chemical Directory在线字典进行审核。

化工词典为国内化工引擎网站2005建立的主动式中文化工信息检索平台,提供信息量大,信息较新,但信息可靠性一般,选用《当代结构药物全集》对所引信息进行补充及校正。《当代结构药物全集》一书历经5年,先后由60余名药学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工作成书[15],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3.1.2 信息分析及整理

中英文名称、CAS编号等基础信息是毒物的重要标识,同时其还是重要的检索标签。本系统在收录该项内容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中外官方资料对各毒物给予单一的中英文名称命名,同时根据文献书籍[16]及本实验室研究积累,将一些常用的异名编入系统,并显示于前端以供参考。

毒物别名在毒物鉴定实践中可能会使案情复杂化 (如被检人员饮用某种别名称呼的植物所泡药酒;或送检人员无法辨识误服毒物名称,仅了解该毒物的“外号”)。本系统参照大量在线数据库及文献,将一定数量的毒物别名收录入库,但在前端不予以显示,仅提供检索(如将乌头别名:独白草、鸡毒、断肠草等收录入乌头的主要毒性成分乌头碱中;将新型毒品甲卡西酮别名:筋,喵喵,长治等收录入库),以提高检索命中率,更好的应对复杂多变的实际案情;目前本系统收录各种毒物各类型别名总数过万。

分子的结构式由于包括分子的构造、构型和构象等信息,现有的键盘、输入法中无法完成结构式的录入,使其输入成为一大难题。经过筛选对比,本系统使用由剑桥软件公司开发的结构式编绘软件Chemoffice对结构式进行编绘,其使用方便,所绘分子结构式可调整样式,确保入库结构式格式统一、规范、美观。同时利用该软件自带的与Chemical Supplier Catalog数据库接口,能直接从该库中下载所收录分子结构式原始文档进行编绘,以保证结构的正确。具体编绘过程中,尽可能的保留了分子立体构型和构象信息。

个别毒物具有极其特征的物态特征(如氰化物具有苦杏仁味),因此观外观、闻气味是历史上辨别毒物所采用的经典方法;在现代仪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该类传统方法的辨识结果虽不能作为司法证据使用,但在鉴定方向的判断方面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本系统内所收录物态描述除整理毒物在常规条件下的存在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外,还注意收集整理了毒物的颜色、可能存在的特殊气味或外观等信息。

3.2 毒性、代谢及案例信息的收集整理

毒性、代谢及案例信息三部分信息互相独立,各自拥有不同的信息来源渠道及信息内容,但在某些部分又互相交织重叠,形成难以分割的整体信息群。

3.2.1 信息的选取及收集

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损伤生物体的能力,广义的毒性信息包括了外源化学物质的中毒可能性、致毒途径、慢性毒性甚至是放射性等。毒物鉴定由于其专业特殊性,面对的大部分是已经进入体内并产生急性毒性作用的毒物,其所关心的部分主要包含能引起不同机体反应(如引起治疗、中毒或致死)的血药浓度点或范围、药理毒理及中毒症状等。由于毒物对人体的伤害性,无法由实验获得与人体相关的毒物信息,主要的信息渠道为实际涉毒案件中的相关报道,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应尤其注意该类信息的获取。仅靠涉毒案例的少量数据难以满足提供有效的参考,部分毒物在用量较小的情况下可作为临床上的药物进行使用,该部分毒物除拥有一定数量的从案例报道中提取出的毒性信息,还能从药物研发报告、药理学毒理学试验报告等获取一定量人体毒性数据;作为补充还应注意查找能反应毒物急性毒性大小的动物毒性实验数据以供参考。

表1 基础及理化信息的主要参考渠道

如迷奸、投毒抛尸等涉毒案件中毒物鉴定检材的取得常常离案发时有较长时间间隔,此时代谢信息能为检材或目标物选取提供参考依据,甚至能为中毒剂量回溯提供帮助。与毒性信息类似,能用于临床的药物,或毒性较低的毒物拥有一定量的代谢动力学研究基础及相关信息,其他毒物在该方面的信息量则几乎为零,此时因格外注意收集涉毒案件中涉毒到检测之间的时间间隔信息,以从侧面反映毒物在体内的保留情况。相关案例中代谢物的检出报道也应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予以重视。

毒物在人体内的代谢情况、引起毒性反应的能力等因年龄、性别、种族、健康情况等个体差异而有一定差异,案例信息由于涉毒案件发生量少,所得数据常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涉毒案例报道中的信息不能完全起到以点代面的作用,为能给毒物鉴定的结果判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在收集过程中尽可能详细地收录案情:包括中毒当事人的具体情况、中毒事件、所呈现的表观症状、抢救时间等,如遇中毒当事人死亡,还应尽可能收录尸检所见及各组织器官中毒物浓度等信息。

毒性、代谢及案例信息是与毒物鉴定过程相关的较为主要也最为特色的部分,能对鉴定结果的解释及判定起着积极的辅助作用,同时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鉴定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作为国内首个基于毒物鉴定实践工作需求开发的数据库系统,本实验室耗时15个月,在12名科研人员及专家的努力下,于各自所擅长的毒物种类领域,分别对库内所收录的518种毒物各部分信息在前文所述注意点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检索收集工作。全部信息收集整理工作中,检索国内外综合性在线期刊文献数据库超过9个(表2),查找期刊超过百种;参考《Disposition of Toxic Drugs and Chemicals in Man》[17]、《Poisoning&Drug Overdose》[18]、《Clinical Manual of Poisoning and Drug Overdose》[19]等收录毒理毒性信息的优秀书籍,结合部分本实验室自身研究成果,在参考大量文献报道为基础上力求所收录信息完整、全面、权威、合理。

3.2.2 信息整理

为体现数据库收录内容科学、合理,具有可靠的科学依据,以及便于该库使用者调查和追溯信息来源以获得更多信息内容,本库内所有从文献书籍中引用或参考内容均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著录[20]。

对所收集的毒性数据进行整理,分别提取能引起不同反应的毒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药理毒理描述、中毒症状和尸体特征等关键信息,各自以优化后的储存方式收录入库:

(1)毒物在血液中的浓度统一单位为μg/mL,以便于数据的使用,避免在同一库内获取不同毒物的该条目信息时使用者频繁的单位转换而造成的差错。本系统共收录不同毒物能引起不同反应的毒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信息五百余条,涵盖大部分常见毒物。

(2)药理毒理从广义上应涵盖毒物对生物体的毒性反应、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和毒性作用机制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量文字无法起到突出重点信息的作用,反而降低了有效信息的利用率。本系统选取毒物鉴定所关注的毒性反应及简要的毒性作用机制进行收录,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规避了与毒物鉴定无关或参考价值较小的信息,精简内容以减少篇幅,提高使用人员挑选高价值信息的效率。

表2 毒性、代谢及案例信息主要来源数据库

(3)中毒症状在作为可获取的参考信息同时,可用作检索指标。尤其在无法从送检人员处获取更多与毒物本身相关的信息时,了解能从中毒者表观所体现的中毒症状,能缩减可能的目标毒物范围,提高毒物筛选效率,增加命中目标毒物的可能性。本系统在整理和收录了入库毒物中毒特征的基础上,凝练出17种特征性的表观中毒症状类型供检索使用。

(4)某些毒物可在死者尸体上显示出极为特征的现象,历史上曾使用这类特征判断死者中毒情况[21],这说明某些特征性的尸体表观特征能为确定毒物鉴定范围提供帮助。本系统选取了一百余条中毒致死后的尸检表观特征进行收录。下一步工作中,该部分信息应尽可能进行扩充,并尝试提供检索,以观察在鉴定实践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5)本系统还整理收录了其他较有参考价值的毒性数据,如动物体的毒理学试验结果数据等,以期为毒物鉴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参考。

代谢信息主要整理了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较侧重于原体半衰期、主要代谢物、排泄途径等毒物鉴定较为注重的内容,其中收录主要代谢物七百余种。案例报道整理方面,本系统收录中外各类涉毒案例一千五百余件,其中约四百余件案例拥有较为详细的毒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定量数据,部分案例还整理了案件裁判机构给出的判定结果。

3.3 方法信息和质谱信息的收集整理

毒物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检材处理方法及分析方法。系统通过本实验室自身积累,建立了完全自主开发的检材处理方法和毒物分析方法组成的方法学信息库。库内收录了血液、尿液、毛发、组织器官等生物检材的50余种处理方法及超过150种涉及不同毒物的分析方法(表3)。

谱图是仪器分析的直接结果,在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毒物鉴定工作中,谱图信息是鉴定结果最直接与真实的反应和记录。正确的解读谱图,是毒物鉴定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目前用于毒物鉴定的主要分析仪器为质谱及联用质谱,质谱法在一次分析中可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在众多的分析方法中,质谱学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同时具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且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普适性方法。本系统在参考本实验室购买的Wiley GC-MS library谱库基础上利用本实验室研究结果,在本系统内建立了能够简单查询的MS谱图库。

表3 数据库内收录的主要分析方法及数量

4 系统实现

4.1 系统简介

本系统结构基于Web,在任何与数据库服务器同一网络内的计算机终端浏览器地址栏键入为服务器分配固定好的IP地址即可实现对系统平台的访问及使用(图2)。经测试,全系统能良好适用于IE(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6.0及以上和拥有IE内核的网页浏览器(如世界之窗(The World)、傲游浏览器(Maxthon)、腾讯 TT(Tencent Traveler)、爱帆浏览器(Avant Browser)、360 安全浏览器(360SE)、搜狗浏览器(兼容模式)(Sougou Explorer)、瑞影浏览器(Rayying))。

图2 系统实现后的部分展示页

本系统针对不同使用人员对象设置了不同权限。进入本系统时,使用人员需要输入登录帐号和密码,系统会自动根据不同的使用人员进行检查,从数据库中获取其相应操作权限,以按权限使用本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其权限管理可以分层使用,分级管理。从而使本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4.1 信息平台简介

本系统主界面(图3)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列出本系统目前拥有的三种检索方式——分子结构的球棍模型代表基础检索模式、头骨代表中毒症状检索模式、质谱仪代表质谱图对比检索模式。通过点击相应图片进入不同的检索模式界面。

图3 系统主界面截图

基础检索模式界面(图4)被分割线分为四部分,左上为用户信息界面,可以进行用户登录、注销、查看用户信息等操作;右上为和主界面选择检索模式时表示类似的图片,作为该界面的图形标识;左下为该检索模块的使用说明及帮助文字;右下为主要的检索功能区域,拥有两个下拉框和一个文本框,其中第一个下拉框能够选择毒物类别,减小搜索范围,第二个下拉框可选择被查询字段的类别:如查询中文名称,或CAS号;文本框内输入需要查询的字段。目前本系统支持通过中英文名称、分子量、CAS编号、分子化学式等基础信息进行检索,能快速定位到所需毒物。

图4 基础检索模式界面截图

中毒症状检索界面(图5)布局与基础检索模式相同,区别在于检索功能区排布了代表17个中毒症状类型的标签。在使用中,点击所描述与被鉴定人表现症状相同或类似的标签以点亮该标签(如图所示,呈现为标签变大,上印有"具有该中毒特征"的印章),点击检索后系统会按照所选中毒症状类型检索并列出符合该中毒症状的毒物群,以期为鉴定方向提供依据和指导。

图5 中毒症状检索模式界面截图

质谱图对比查询界面(图6)的检索功能区域提供上传*.csv格式的MS谱图与输入质谱主要数据信息的两种查询方式。其中“*.csv”格式可以适用于本实验室目前使用的GC-MS操作平台,后续工作中本数据库将开发适用于更多型号MS仪器分析结果的转化接口。在得到使用人员上传或输入的质谱图信息后,本系统能对其进行解析为与库内所存质谱相同的数据格式,并以一定的算法进行比对,比对后按匹配度列出检索结果。在列出检索结果时,同时解析成像待查和标准质谱图(图7),待查谱图在左,系统收录的标准谱图在右。显示界面能提供直观的比对结果,使用人员根据所见可以更好的选取检索结果。

图6 质谱图检索模式界面截图

图7 质谱图检索结果界面截图

4.3 检索结果界面简介

当检索到相关毒物后,点击即可进入检索结果显示页面(图8)。为避免信息量过大造成页面过长,因此对不同类别信息进行分页显示。通过点击页面上方的信息类别选择条进行不同类别信息的查看。系统提供全文下载服务。为保护版权,信息显示页面做出了相应的保密处理。

图8 检索结果界面展示

5 总结

所建系统层次分明、通用性好。系统收录内容合理、丰富,拥有十二大类500余种涵盖毒物鉴定实践所涉的大部分毒物的法医毒物学的关键信息。全部信息内容文字数百万字,各类图表千余张,尽实验室所能,搜集整理了毒物鉴定所需的大量关键信息,以期能为我国毒物鉴定工作中相关信息获取提供有力的支撑。系统检索方便、三种检索方式能满足多样化的检索需求,中毒症状筛选毒物群为自主开发的首创性检索功能,能良好的适应毒物鉴定实践。

[1]Barzilai S,Zohar A.I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till importa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J].Educ Inf Technol,2008,13(1):35-53.

[2]刘宏伟.现代信息检索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趋势[J].现代情报,2006,26(10):67-68.

[3]王琦,刘晓,李瑞芬.在线数据库建设现状研究[J].情报科学,2008,26(3):476-480.

[4]陈黎.我国数据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现代情报,2006,26(11):138-140.

[5]Xiaobo C,Munther H,Tingting Z,et.al.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CCHE Chemical Property Database:Chembase[R].The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2009:3.

[6]Vander RL,Fujiyama-Novak JH,Gaddam CK et.al.Atmospheric Microplasma Jet:Spectroscopic Database Development and Analytical Results[J].Appl Spectrosc,2011,65(9):1073-1082.

[7]Matos P,Adams N,Hastings J,et.al.A Database for Chemical Proteomics: ChEBI[J].Methods Mol Biol,2012,803:273-296.

[8]尹萸,蒋绍锋,蔡君,等.毒物数据库及有毒动植物标本库平台系统的研制和应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3):199-201.

[9]凤尔翠,王建亮,李炳胜,等.化学毒物信息数据库查询系统的建立及其在本科教改中的尝试[J].江苏卫生保健,2009,11(6):25-27.

[10]贾旭东,刘兆平,张晓鹏,等.中国常用食品添加剂毒理学数据库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9,(6):520-522.

[11]陈航.一种法医毒物学数据库系统[P].中国.发明专利,201110315978.3,2011.

[12]樊胜.C/S与B/S的结构比较及Web数据库的访问方式[J].情报科学,2001,(4):443-445.

[13]Buntrock RE.ChemOffice Ultra 7.0[J].J Chem Inf Comput Sci.,2002,42(6):1505-1506.

[14]Hong C.Application of ChemOffice in Chemistry[J].J Sichuan I Light-Ind Chem Technol,2003,16(4):75-78.

[15]王泽民.当代结构药物全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907.

[16]金有豫.实用药品正异名词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1-1070.

[17]Randall CB,Robert HC.Disposition of toxic drugs and chemicals in man(ninth edition)[M].CA,Biomedical Publications,2011:1-1877.

[18]Kent RO.Poisoning&Drug Overdose[M].USA,McGraw-Hill Prof Med,2011:1-815.

[19]Steven GG.A Small Dose of Toxicology:The Health Effects of Common Chemicals[M].USA,CRC Pres,2004:1-266.

[20]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GB7714—2005,2005.

[21]闫晓君.清代的司法检验[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5):110-121.

(本文编辑:卓先义)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Forensic Toxicology Database and Information Platform

CHEN Hang1,2,SHEN Min1,XIANG Ping1,Dai Guang-yu1
(1.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Forensic Medicine,Institute of Forensic Science,Ministry of Justice,Shanghai 200063,China;2.Department of Forensic Medicine,Shanghai Medical College,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China)

DF795.1;TP271.5

A

10.3969/j.issn.1671-2072.2012.03.012

1671-2072-(2012)02-0055-07

2012-03-20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0231204400);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11DZ2271500)

陈航(1988—),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法医毒物分析研究,Email:dio.Chen.h@gmail.com。

沈敏(1955—),女,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法医毒物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毒物毒性中毒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家禽中毒怎么办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中毒
毒物——水银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法医毒物鉴定发展及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