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义系统理论与中学文言文教学

2012-09-06赵丽娜谭宏姣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引申义本义系统性

赵丽娜,谭宏姣

(吉林师范大学 a.信息技术学院;b.文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词义系统理论与中学文言文教学

赵丽娜a,谭宏姣b

(吉林师范大学 a.信息技术学院;b.文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以“兼”、“时”为例,说明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运用词义系统的理论,即从词的本义出发,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感知其引申义形成的来由,形成一个清晰的词义引申脉络,一纲举而万目张,一领挈而全裘振,从而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词义系统;本义;引申义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文言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补充和丰富学生现代汉语知识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词义的系统性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语词汇的意义,有利于对词汇进行质的深入和量的扩展。

一、文言文教学与词义的系统性

近些年,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对于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考查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而且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得晦涩难懂,而文言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的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教师教起来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目前的中学文言文的教学存在着许多误区,例如课堂教学结构呈涣散状态,说到哪里算哪里;教学的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等。针对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性、大局性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并大力提倡。如魏艳金呼吁:“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1]吴晓凤指出:“在积累古汉语词汇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比较、拓展、归纳。这样,能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2]笔者也认为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运用词义系统的理论解释字词,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教师辅以恰当的引导,从而达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效果。

那么什么是词义的系统性呢?词义的系统性强调词义之间的联系性。王力先生曾经指出,人们很容易体会到一种语言的语音的系统性和语法的系统性,却往往忽视了词汇的系统性,其实词与词之间是联系是十分密切的[3]。洪成玉认为:“词汇系统实际上就是词义的结构系统。词义的结构系统表现为词义之间的各种联系形式。”[4]笔者认为,词义与词义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语的词汇系统就是以词义之前的这种相互关系为基础才得以形成的。例如“间”的引申系统可以形象地表现为:

二、词义系统理论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运用词义引申系统理论,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从词的本义出发,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感知其引申义形成的来由,从而形成一个清晰的词义引申脉络,一纲举而万目张,一领挈而全裘振。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思路清晰,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系统性,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文言文,而且把这些规律教给他们,对于他们学习生词和对词汇的分析判断能力都有启迪的作用。下面以具体的词为例,谈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如何运用词义系统理论。

(一)“兼”的词义系统[5]

“兼”的小篆,字形如一手持两棵庄稼。《说文》:“兼,并也,从又,持禾,兼持二禾。”“又”指“右手”,可见,“一手持两禾”为“兼”的本义。由本义可以引申出如下三个引申义项:

1.由“一手持二禾”之意,引申为同时涉及或具有几方面的情况,在此意的基础上又引申为“聚合”之义。如“鱼与熊掌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语文九年级下)的“兼”是“兼得”之义。又如贾谊《过秦论》(高中语文第二册):“约从离横,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之中的“兼”为“聚合”之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兼备”、“兼并”、“兼任”、“兼顾”、“兼课”等词保留了此义。

2.由“两禾”之义引申为“加一倍”。如《中山狼传》(语文九年级下):“先生亦驱驴兼程而进”中的“兼程”就是使路程加一倍。《狱中杂记》(高中语文第五册):“伤肤,兼旬愈”中“兼旬”就是使旬加一倍,即二十天。

3.又可引申为副词“同时、连同、竭尽”,表示动作或行为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如《活版》(语文八年级上):“兼与药相帖,不可取。”其中“兼”为“同时”之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兼听则明”、“兼收并蓄”、“品学兼优”保留了此义。

“兼”的词义系统可形象地表示为:

(二)“时”的词义系统

时,甲骨文,下为太阳之形,词义与太阳有关。《说文》:“时,四时也。从日,寺声。旹,古文时,从之、日。”《玉篇·日部》:“时,春夏秋冬四时也。”所以,“时”的本义为季节,时令,即四时。如《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其中的两个“时”都为“季节”之意。“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里的“时”指“时节”。像《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时序、时疫等词仍保留沿用了此意。

从“时”的本义出发,可以引申为如下多个义项:

1.计时单位“时辰”。在这个意义基础上引申出“时代,时俗”之意。《师说》(高中语文第三册):“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这里的“时”为“时俗”之意,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2.时候(四时之节候)。如《鸿门宴》(高中语文第一册):“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这里的“时”为“时候”之意。另如:

(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短歌行》(高中语文第二册)

(2)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高中语文第二册)

其中的“时”都是“时候”之意。

3.时间。这一引申义进一步引申为:

(1)表示“时间”之频繁的“时常”。如《孔雀东南飞》(高中语文第二册):“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中“时”为“时常”义。

(2)表示现在或过去某一时间的“那时”、“当时”。《兰亭集序》(高中语文第二册):“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中的“时”指“当时”。

三、词义系统理论应用于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对词汇的记忆犹如一个网络,网络上的一个个节点代表着一个个词语概念,而这些词语概念正是通过网络上的一条条经纬线纵横联系着的。因此在进行词汇教学过程中,应学会抓住各个节点及由各个节点延伸出来的各条线,使词汇与词汇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而不是孤零零地只抓住其中的词语。这种思想应用于文言文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对课本中的文言文有个全面、准确、深入的认识,对其中的知识点、能力点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上下联系,瞻前顾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在捕捉到“一条条鱼”的同时逐步编织起“鱼网”,并用这张“鱼网”自主地去捕捉更多更大的“鱼”。相信我们教师能晓之以理,教之有据,使学生也能和“之乎者也”交上朋友。

:

[1]魏艳金.文言教学之我见[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4).

[2]吴晓凤.培养语感 积累词汇[J].现代语文,2006,(5).

[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洪成玉.词义的系统特征[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7,(4).

[5]李晓蓉.《说文解字》与文言文教学[J].鲁行经院学报,2003,(2).

G633.3

A

1001-7836(2012)12-0107-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2.12.045

2012-10-19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植物命名考释(2012B124)

赵丽娜(1982-),女,吉林四平人,助教,硕士,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谭宏姣(1976-),女,吉林四平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猜你喜欢

引申义本义系统性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耐”字原是剃胡须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
时态的系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