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脚斗士运动员下肢关节慢性损伤的研究

2012-09-06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斗士下肢关节

赵 辉

脚斗士运动也称为“斗拐”、“撞拐”,是一个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该运动在我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1,2],已组织过多次全国性的比赛[3]。目前,国内学者对脚斗士运动对人体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进行了一些研究[4,5],但对脚斗士运动造成运动损伤的研究较少,特别对长期进行训练和比赛中可能造成的慢性损伤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造成下肢关节慢性运动损伤以及预防要点还未见报道[6]。慢性损伤是致伤因素和人体长时间作用的结果,单纯的研究比赛过程或短期的训练并不能真实地反映这项运动对人体的影响[7]。由于人们对慢性损伤的重视程度不高,尤其是对慢性损伤经常会持续性加重并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认识不足,因此,本研究以人体下肢关节为检测重点,对比长期参与脚斗士运动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员与对照组之间的关节损伤情况,探讨脚斗士运动中应注意的下肢关节慢性损伤问题,为脚斗士运动在我国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陕西理工学院在校学生。研究组:经常参加脚斗士运动的学生。其中体育学院学生60人,其他专业学生30人,平均年龄20.1岁。男性73人,体重45kg~80kg;女性17人,体重40kg~60kg。对照组:均未参加过脚斗士运动或训练的学生。其中体育学院学生60人,其他专业学生30人。

1.2 研究仪器

C臂X光机、螺旋CT仪(德国西门子)、核磁共振仪(美国GE)。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脚斗士运动的主要运动形式。脚斗士运动是以单腿支撑,膝关节攻击,迫使对手失去平衡或离开场内为获胜条件,技术动作包括上挑、下压、套膝、顶撞、探推等[8,9]。这类动作容易引起下肢诸关节的慢性损伤[10,11],因此,选择骶髂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足关节作为研究的重点。

1.3.2 医学检查法 对是否有自觉症状,如起病时间、部位、程度、频度、诱因所造成的运动障碍、伴随症状,个人病史,治疗史进行问诊。研究对象和对照组应用现代医学的检查仪器检查下肢关节的慢性损伤情况:扫描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核磁扫描选择自旋回波(SE)、梯度回波(GRE)等序列采集T1、T2加权图像,结合运动员口述、体格检查,对是否存在关节慢性损伤及损伤部位和程度进行统计。

1.3.3 问卷调查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训练负荷、训练场地、训练方法、训练中的保护措施、医务监督等因素进行研究。发放问卷180份,收回176份,有效问卷175份,有效回收率为97%。

1.3.4 数理统计法 使用 Excel 2003和 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下肢关节慢性损伤发生率统计

对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研究组和对照组下肢关节慢性损伤统计情况见图1、图2。

图1 研究组与对照组下肢关节慢性损伤人数(运动专业)

图2 研究组与对照组下肢关节慢性损伤人数(非运动专业)

从图1、图2可以看出,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的研究组和对照组下肢关节慢性损伤情况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脚斗士训练或比赛有可能造成参与者的下肢关节慢性损伤。非体育专业的下肢关节慢性损伤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和足关节,体育专业还包括了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的慢性损伤。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学生下肢关节慢性损伤情况更加广泛,这可能与参加脚斗士运动训练的情况有关。

2.2 研究组中不同专业学生下肢关节慢性损伤发生率的比较

对研究组中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下肢关节损伤发生率统计见图3。

图3 运动与非运动专业慢性损伤发生率的比较

从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下肢关节慢性损伤的发生率比较来看,体育专业的骶髂关节、髋关节慢性损伤发生率要显著大于非体育专业(P<0.05),而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慢性损伤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关节的慢性损伤的发生率则表现为非体育专业显著高于体育专业(P <0.05)。

2.3 问卷调查结果

体育专业学生在脚斗士运动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训练负荷过大;(2)医务监督不到位。非体育专业学生在脚斗士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训练场地不标准。学生往往选择广场、操场或空教室进行训练;(2)缺乏正确的训练指导。这部分学生很少进行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身体力量、灵敏性和柔韧性较差。过多地进行实战练习,技术动作不规范,动作粗野,在失去平衡后不能及时放下攻击腿;(3)缺乏运动装备和必要的保护。部分同学着皮靴进行练习,练习中很少佩戴护膝等护具;(4)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对一些常见的损伤后的表现或症状不清楚、不理解,因此不能够及时地调整治疗,最终由急性损伤演变为慢性损伤。

3 讨论与建议

脚斗士运动在我国正在蓬勃兴起并逐步向国际化迈进,人们通过推广普及、组织竞赛、开拓国内外市场、广泛开展国际交流等形式对该运动的健身性、娱乐性、现代性、知识产权性进行了探索研究[1],并对比赛中的安全性进行了统计分析[6]。但对于脚斗士运动训练全过程中是否会造成慢性运动损伤还没有明确的阐明。当前研究已经证明慢性运动损伤与长期、反复、持续的运动动作在局部造成损伤并累计、迁延有关[12~14]。运用现代诊断技术研究这些因素对脚斗士运动训练的影响和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该运动,从而使这项运动能更好地推广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训练脚斗士运动4年之后,下肢关节的慢性损伤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非体育专业的慢性损伤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和足关节,而运动训练专业的慢性损伤则更广泛,还包括了骶髂关节和髋关节。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的关节结构稳定,一般不容易发生严重的损伤,但在脚斗士运动中,采用单腿支撑的运动形式[11],易造成重力传递不均衡,在单腿跳跃过程中肌肉反复牵拉,形成慢性炎性组织并影响关节活动性;在脚斗士运动中,当躯体突然失去平衡将要倒地时,机体本能地努力恢复平衡也可导致这些关节的慢性损伤。结合问卷调查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体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固有训练项目,再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脚斗士训练,这就延长了运动时间,肌肉的疲劳导致关节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使运动疲劳造成慢性损伤的几率增加。其次,体育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肌力,在练习和比赛中对关节造成的影响更明显,给对手和自身造成的冲击力也更强,这些影响短期内可能表现不明显,但在长期训练过程中会慢慢显现出来,这个结果与王成国[11]关于《我国优秀青年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足关节损伤的机理研究》结果相符;非体育专业学生在脚斗士运动训练时,训练强度较运动专业学生低、训练时间也较短,因此对于粗大稳定的关节如髋关节造成的影响不足以引起慢性的关节损伤。但对于膝关节及以下关节来说,由于平时锻炼少、周围肌肉及韧带较弱、关节稳定性差,而脚斗士运动中这些关节受到的冲击力以及扭转应力较强,同时由于训练场地不规范等原因,膝关节以下的关节慢性损伤发生率较高,这与焦爽等[15,16]对下肢关节损伤原因的分析研究内容相符合。

针对在脚斗士运动训练中出现的慢性关节损伤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坚持科学训练的原则,对场地、训练负荷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脚斗士训练理论。(2)重视身体基本素质的提高,培养参与者良好的运动素养。(3)建立长期完备的医务监督体系,对出现的损伤进行及时的处理,预防慢性损伤的形成。

[1] 高亮,朱瑞琪.“脚斗士”运动的形成、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146~149.

[2] 蔡仲林,汤立许,张法平.脚斗士运动的现代嬗变与发展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2):32 ~35.

[3] 孙荣艾,陈明星,杜江伟,等.脚斗士赛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129~133.

[4] 黄翠,耿磊,赵晓东.脚斗士运动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5):99 ~101.

[5] 高文峰.脚斗士训练对大学生体能影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3):98~99.

[6] 黄辉,王乃茹.“脚斗士”运动安全性的调查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0(2):40~42.

[7] 马玉河.优秀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慢性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5):94 ~95.

[8] 王军利.脚斗士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32~34.

[9] 刘亭亭.脚斗士运动主要得分技战术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1(1):113 ~118.

[10] 李风琴.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单足跳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0(2):79~80.

[11] 王成国.我国优秀青年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足关节损伤的机理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5):9~12.

[12] 汤理君.关于普通高校学生慢性运动损伤的分析和防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2):65 ~66.

[13] 任玉衡,田得祥,史和福,等.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4):41 ~50.

[14] 杨志栋,王晓倩.运动损伤研究现状综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6):47 ~49.

[15] 焦爽,闫汝蕴.本体感觉训练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6):110 ~113.

[16] 王煜,张葆欣,王方,等.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调查及预防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71~72.

猜你喜欢

斗士下肢关节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高福:抗击致命病毒的斗士
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何日报怨仇,手刃贼人头”——记抗日斗士、诗人李雪舟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一只呼唤“自由”的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