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PS及轻钢结构在立面改造中的应用—以永春县城主干道和朋口镇文坊村立面改造为例

2012-09-06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2年14期
关键词:永春县马头墙民房

在当代中国,有一种建筑活动相当频繁,这个活动有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叫“外观装修”,在建筑界被称为“立面改造”。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改造建筑表皮的外观,是建筑表皮更换活动中的一种最常见和最普通的类型而已。随着中国各大、中、小城市既有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对建筑师来说这种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建筑现象。

图1 建筑改造前

图2 建筑改造后

接到永春县城主干道立面改造这个工程后,我们对既有建筑进行了调查和拍照。此次改造的建筑建设时间均在上世纪90年代初,建筑立面老旧,色调不一,电线分布杂乱,卫生环境较差,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影响了县城整体形象。经多个方案的比较,再综合改造速度、造价、效果等方面的考虑,县领导决定采用欧陆风格进行设计。方案很快完成并审定,但到了施工图阶段,却遇到了难题。按照传统一贯的做法,外加的欧式线条,采用的是GRC或石膏线条外挂,但做结构的同事提出了异议。因大部分建筑都是老旧建筑,就女儿墙而言,大都是砖砌,外挂繁重的GRC或石膏线脚,显然不适宜。这时我们找到一种替代产品----新型的材料EPS。

EPS装饰线条是近几年在我国新兴的一种建设装饰材料,它的出现在设计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并且很快得到了国内众多设计师的认可和采纳。它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外墙装饰线条只能用GRC和石膏的传统。与GRC和石膏相比,它的优势在于:1.质量轻,而且防火、防水、防蛀、防霉、防裂。2.可塑性强、可钉、可锯、可刨、可洗、可弯曲造型。3.产品种类繁多,可以接受来样定做。4.低成本化,施工费用低,装修简单,耐久性长,比GRC、石膏制品节约80%施工成本,适用于各种室内、室外装饰用材。该产品采用化合纤维为原料,即以聚苯乙烯为主体,粘贴耐碱玻纤网格布,加以特殊的抗裂砂浆外保护层复合而成。达到国家工程装修无毒无害产品标准, 是一种绿色的新型装饰材料。

在详细了解了EPS的性能特点后,我们大胆地对方案进行了更符合时尚趣味的修改。例如:原先因是采用GRC线条,设计上并没有对立面作大幅的调整;认定了EPS线条后,在立面上不管横向还是竖向,只要是能达到满意效果,EPS线条被用到了极致。永春县城主干道立面改造中,存在大量的老旧的建筑物,外观看上去平淡无奇,除了窗户及些许有色面砖在大片的白磁砖中作装点外,没有任何时尚趣味可言(图1)。这样的建筑,我们就利用EPS在材质上轻而可塑性强的特点,在建筑立面上作横竖线条的重组。横向采用不同的欧式线条作分割,竖向采用凸出的欧式柱作装饰,既有对称的均衡,更多的是不对称的立面构图。原有平直的女儿墙在冠以EPS欧式线条后,建筑增色不少。被保留的窗户则加以EPS成品窗套,不同的建筑窗套的花式则不同,以避免又一次的千篇一律。在原有建筑的空白处,我们大胆地采用成品的EPS欧式雕花作点缀,使得建筑形象立时丰满起来。虽然建筑的结构、内部功能分区未作改变,但街景看上去已不是一个个方盒子的摆放,而是单体富有个性,相互间又有共同建筑语言的新景观。(图2)

图3 项南故居右侧民房改造前

图4 项南故居右侧民房改造后

为了使街景看上去有高低起伏,在建筑的适当位置,加进了平改坡的设计,或局部加高女儿墙,做成典型的欧式三角形山花,这些造型采用的都是轻钢结构。轻钢结构在广告牌的安装上很常见,这种结构有自重轻,强度大的特点,同样适用于老旧建筑的立面改造。利用轻钢结构造型的部位也是有考究的,一般是突出屋面的楼梯间,局部加高的功能房间,或原先就已存在的小造型,美观与安全性同时兼顾是本次设计的基本原则。

EPS、轻钢结构的应用,使得永春县主街道立面改造更加得心应手,但这也只是小试牛刀。在接下来的连城县朋口镇文坊村的立面改造中,这两种材料被利用得更加充分和巧妙。这个项目的改造对象大都是既有的民房,改造的重点是项南故居两侧的民房(图3)。在经过实地的考察特别是结构安全的考量后,再结合当地的经济及改造后可能的发展前景等等,定下了实施的方案:即把既有的民房改造成具有徽派风格的建筑。徽派的建筑大都是以马头墙为其主要特征,斜檐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在平直的墙面上加上这两个构件,轻钢结构担起主要角色。就马头墙而言,首先在墙外用轻钢结构做出设计的造型,因外墙装饰采用的是白色真石漆,EPS优越的着色性能决定了它即是马头墙最外层的材料,而EPS与轻钢结构间则采用纤维增强型硅酸钙板作为中间层。先是硅酸钙板与轻钢结构固定,再将EPS用专用胶粘结,最后喷涂上真石漆。竣工后外伸的马头墙几可乱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图4)外挑的斜檐则先用钢架打出设计的造型,上部斜的钢架直接与合成树脂瓦锚固,下部用纤维增强型硅酸钙板封平,最后是EPS面层,喷以真石漆,效果也在意料之中。(图5~7)

图5 马头墙局部立面

图6 节点构造

图7 节点构造

以上两个工程实例,前者代表的是已老旧的以最普通的现代主义形式语言为特点的仿现代主义方盒子式建筑,其中包括旧公建、旧住宅;后者代表的是广大农村拥有的自建的民房,有新建的,有早些年建的,绝大多数也是“方盒子”。二者共同的特点是这些既有建筑形式单一,外观老旧,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社会时尚的追求。对这些既有建筑的改造在现在乃至若干年后都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造工程具有不同于新建工程的许多特点和独特的专门技术,它在建筑施工领域内的重要地位,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仅仅是以两个实例作为引子,以期能抛砖引玉,予同行们借鉴,共同走出一条更新更完美的路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永春县马头墙民房
永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青砖小瓦马头墙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永春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马头墙上的徽州“ 一府六县”的水墨长卷
永春县花卉产业发展前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