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协调分析

2012-09-04李瑞君高宏伟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

物流科技 2012年12期
关键词:格兰杰因果关系物流业

李瑞君,高宏伟(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LI Rui-jun,GAO Hong-wei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1 引言与文献综述

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物流业的超前或滞后发展是有一个度的,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影响区域经济的顺利发展。山西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近年来,山西省煤炭产业和钢铁产业发展迅速,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山西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物流产业是否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否需要对物流产业重点投资,让其加速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山西经济发展的要求,诸如此类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有研究认为,山西省的物流产业近5年来发展迅速,强大的物流产业对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发展乃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如张越[1](2005)提出,山西省物流业发展快速,对经济产生了促进的作用。两者处于和谐的发展关系。但也有研究认为,山西省的物流产业还远不能适应山西煤炭产业与制造业等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敬春菊[2](2012)指出山西省物流业物流形态还比较落后,服务项目单一,仅停留在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上,与工业、制造业的关联度低。由于在山西省的 “十二五规划”中,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对物流产业提出了作为第三方物流业建立综合物流枢纽等方面更高的要求,很明显,当前的物流产业并不能满足山西经济发展的要求,处于明显的滞后阶段,由此判断两者近期的发展关系处于十分不和谐的状态。

学者对山西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关系是否协调的判断存在不同的论点,山西省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究竟属于哪一类需要给予明确的回答,否则误判两者的协调性会对山西省经济发展、物流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想对此问题展开探讨,本文欲以统计年鉴1980年到2011年山西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数据,用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从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角度,探讨物流与经济之间的协同关系,找出研判两者协调程度的依据,为山西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出提供参考。

许多学者致力于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毛小清[3](2000)认为,物流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王俊 (2000)揭示了中国物流业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关系。杨志梁、张雷、程晓凌 (2009)利用中国各省1991~2007年物流发展水平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对在中国东中西部物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3个区域的物流与经济增长均存在协整关系,东部地区两个变量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中、西部地区两个变量仅存在物流对经济增长单向的Granger原因。谭清美等[4](2000)研究认为江苏省物流能力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77%。

历史研究中多基于国家层面的物流与经济的关系分析,关于具体省份的物流经济关系分析较少,有也只是停留在发达地区的研究;或研究只为GDP与物流的一元回归、单一方向的因果关系分析,缺少双向的、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分析。以往研究缺少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关系的研究,也缺少对山西物流业发展的定量的研究。许多论文也只是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山西省物流业的发展。例如李峰[5](2008年)研究了山西省物流业发展的几大现状与模式,然后根据现状与发展战略,提出了适合山西省物流的发展模式。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定量的研究山西省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并从物流市场及供给需求角度来分析协调与否。

本文利用定量的方法对山西省的物流与经济关系做格兰杰因果分析。定量体现在通过历年来山西省货运周转量、运输线路长度以及经济指标的数值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对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关系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可以找出物流与经济双向的因果关系,即经济的前期的发展对近期的物流变化是否有影响,物流的前期的发展是否对经济的变化有影响。看二者是否处于一个相互促进的发展状态,如相互促进则二者协调发展,如二者有一项滞后,则二者处于不协调的发展状态。所以格兰杰因果法可以找出一个时间上的递进因果关系。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山西省物流需求和经济发展是双向的因果关系,山西省物流供给不是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发展不是物流供给的格兰杰原因。即表明山西省的物流需求的增加给山西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派生需求物流需求的发展。山西省的物流供给滞后,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山西省的物流市场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2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1)指标选定。物流需求用货物运输量和货运周转量作为统计指标。经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得出货物运输量对货运周转量产生影响,二者具有重叠性,所以在分析物流需求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我们只选定一个货运周转量 (每公里公吨)作为指标,记做x1。

物流供给:考虑山西省的铁路、公路运输发达,周边水域缺少,航运货物量小的现状,山西供给网络运输线选定铁路、公路两个指标来作为网络运输线 (公里)。网络运输线记做铁路、公路运输线的加总,网络运输线记做x2。

山西省经济发展指标选取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GDP,GDP已剔除价格影响,选取GDP指数记为y。

本文的数据均根据1980~2010年的山西省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相关数据处理用excel,Eviews3.1软件。

(2)协整检验。运用传统计量经济学建立模型时,如果序列不平稳而很有可能产生 “伪回归”,得到不正确的结论,本文利用协整来检验物流供给与经济发展关系、物流需求与经济发展关系。协整关系是反映非平稳的单整序列之间存在的一种长期稳定关系。即若2个 (或2个以上)的时间序列变量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表现出平稳性,则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如检验的数据是非平稳 (即存在单位根),但各个序列是同阶单整的,则可以运用协整检验。

(3)格兰杰因果关系[6]。格兰杰因果关系的计量学定义是 “预判断x是否引起y,则判定y的当前值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由y的过去值来解释,然后考察加入x的滞后值是否改善y的解释程度。如果x的滞后值可以改善y的解释程度,则认为x是y的格兰杰原因”。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即是x的滞后项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如果一个变量是另一个变量的原因,则它必须是在时间上领先于结果变量,所以格兰杰因果关系是一种时间序列意义上因果关系。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1)单位根检验。在协整检验之前进行单位根检验,确定所研究序列的平稳性。用ADF检验法,分析x1、x2、y各序列均是非平稳的,对这3个序列各作一阶差分以后,Dx1、Dx2、Dy达到平稳。由Eviews软件输出ADF检验值,经Excel表整理如下:

表1 序列的ADP检验结果

(2)协整检验。由单位根检验得出物流需求、物流供给、经济发展都是一阶差分平稳,所以可进行协整分析。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y与x1、x2作简单回归,回归后出现模型的残差序列resids后,对残差resids作折线图,观察残差序列是否平稳,后用单位根检验法作平稳性检验,得残差序列的ADF检验值,检验的t统计量的值为-4.964565,小于0.01、0.05、0.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3.6661、-2.9627、-2.6200,所以拒绝原假设,则残差序列平稳,y与x1、x2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多元回归不会造成伪回归。可以对3者进行多元回归。

(3)格兰杰因果分析。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山西省的物流供给、物流需求、经济发展三者谁是谁的格兰杰原因,即物流供给、物流需求是否可以有效地解释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否推动了物流供给、需求的增加。探讨物流供给、物流需求与经济发展三者发展是否协调一致。

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X1、X2、Y的格兰杰原因。因X1、X2、Y原序列都是非平稳的,格兰杰因果分析的前提是序列平稳,则不能直接运用原序列进行检验。因上述单位根检验得:X1、X2、Y的一阶差分均是平稳的。所以用平稳的一阶差分序列来代替原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不影响序列的因果关系。在该格兰杰因果分析中,分析滞后两期的格兰杰原因。即滞后两期的X对Y的影响或滞后两期的Y对X的影响。

表2 物流需求与GDP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表3 物流供给与GDP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分析:表2中,在Dx1不能格兰杰引起Dy的假设下,P值为0.00167<显著水平0.05,在小概率原理下,拒绝了原假设,所以Dx1是Dy的格兰杰原因。在DY不能格兰杰引起Dx1的假设中P值为0.00037<显著水平0.05,在小概率原理下,拒绝了原假设,所以Dy是Dx1的格兰杰原因。

表3的两个假设中,P值均大于显著水平0.05、0.1,接受原假设。

4 结论与建议

(1)山西省经济发展不是物流供给的格兰杰原因。滞后两期的经济发展指标不是物流供给指标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没有引起物流供给的有效变化。说明在山西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物流供给并没有提高,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山西省对物流产业的投资不足。

(2)山西省物流供给不是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山西省现有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发展不平衡,说明在现有的物流需求下,物流供给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虽然物流供给有提高,但是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物流网络线路只从量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质的提高还是有限,故对经济影响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用物流网络线即运输线路的长度作为物流供给的衡量指标有一定的缺陷,不能很好地表示出物流供给的变化,应该探索更好的物流供给指标。

(3)山西省经济发展是物流需求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发展带动了现在物流业需求的变化,即物流需求增加。山西省经济发达了,省内的消费能力提高,购买、投资能力提高,加大了对物品的需求,派生出的物流需求也增加。

(4)山西省物流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物流需求增加促进了经济发展。对山西省的物流需求增加了货物运转量,即增加了对山西省货物的需求,比如对煤的需求,山西省的煤大部分是向外省、国外销售。促进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地区生产总值,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由上得出:近年来,山西省的物流需求增加了,物流供给不足;物流市场未达到均衡状态;山西省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处于不协调状态;物流供给未能达到经济的发展要求;物流业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根据上述提出的山西省经济与物流发展的不协调状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加快山西省物流产业的发展,达到山西省经济与物流相互促进发展。

第一,山西省在发展物流产业时,要注重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的协同发展,只有二者契合的很好,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需求与供给如果出现差距,就会抑制物流业的发展,阻碍经济的发展。第二,在山西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在物流供给方面加大投入,提高物流运输体系、能力。建立合理的公路、铁路、水路运输线路。不仅要从量上更要从质上提高供给能力,在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的同时,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物流商务电子业务。在物流产业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创新推动物流市场快速发展。第三,加大人员培训的投资力度,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提高物流业服务水平能力,提高物流企业软实力。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人员素质在物流产业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第四,开发第三方物流,将企业里的物流部门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物流企业,包括运输、仓储、包装等一系列业务,单独的物流部门会更好地分配物流配送与线路,并跨区域合作,形成区域物流的一体化,减少物流成本,节约资源。

[1]张越.依托物流业发展带动山西经济的探讨[J].经济问题,2005(9):77-80.

[2]敬春菊.现代物流业与其相关产业灰色关联度研究——基于山西省的实证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0(4):47-51.

[3]毛小清.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山东省的实证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谭清美,冯凌云,葛云.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8):22-24.

[5]李峰.物流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山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8(16):65-67.

[6]杨渺.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多元推广及应用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2.

[7]郝瑞珍.山西省现代物流发展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8):58-59.

猜你喜欢

格兰杰因果关系物流业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帮助犯因果关系刍议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介入因素对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
物流业
榜单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