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鹃冠网蝽的药剂防治试验

2012-08-28邱宁宏

绿色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乳剂若虫杀虫剂

邱宁宏,王 勇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1 引言

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 pyriodes)属半翅目网蝽科,分布极为广泛,是杜鹃花卉的主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危害叶片,吸食汁液,排泄粪便,使叶片背面呈锈黄色,叶片正面出现白色斑点,受害植株生长缓慢,提早落叶[1]。遵义市拥有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张城市名片。2010年,杜鹃以高票当选遵义市市花,在遵义园林中已成为主要景观花卉。据调查,遵义市各公园、休闲广场、住宅小区、道路两侧、街道花坛等处种植的杜鹃花,均有杜鹃冠网蝽分布,局部区域危害严重,降低了城市景观和生态功能。在城市园林植物保护中化学防治依然是很重要的调控手段[2],生产中长期使用乐果、敌敌畏、溴氰菊酯等常规农药进行防治,导致环境污染、杀伤大量天敌、害虫抗药性增加。为筛选高效、安全的环境友好型农药,笔者选择了5种作用机制和剂型不同的杀虫剂对杜鹃冠网蝽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药剂

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傲腾,江苏省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00、5000倍液;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飞电,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2000、2500倍液;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雷通,美国陶氏益农公司)3000、5000倍液;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风向标,青岛星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4000、5000倍液;20%氯氟·毒死蜱微乳剂(金3721,青岛星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500、1000倍液。

2.2 实验设计

设11个处理(以上5种药剂10种处理和不施药的空白对照),上述药剂的用药量是以商品使用说明中推荐的田间使用稀释倍数范围为依据。每处理重复3次,实验小区面积10m2,随机区组排列。试验于2011年5月17日第1代若虫大量发生期,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校园绿化带进行。实验品种为普通毛杜鹃,丛植栽培,土壤肥力中等。采用3WBS-16A手动喷雾器喷雾,均匀喷布于叶片正反两面。

2.3 调查与数据处理

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小区固定标记10株杜鹃。药前调查每株成虫和若虫的虫口基数;药后1、3、5、14d调查成虫、若虫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同时观察药害情况。所得数据采用Excel2000,DPS 7.05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防效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虫口减退率(%)= [(药前活虫数 - 药后活虫数)/药前活虫数]×100;

校正防效(%)= [1-(对照药前虫口基数 × 处理区药后活虫数)/(对照药后活虫数× 处理区药前虫口基数)]×100。

3 结果与分析

5种杀虫剂对杜鹃冠网蝽的防效有所差异(表1)。20%氯氟·毒死蜱、10%烯啶虫胺、25%吡蚜酮、5%甲维盐、24%甲氧虫酰肼是防治杜鹃冠网蝽的有效药剂。5种药剂按推荐的田间使用稀释倍数范围使用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低稀释倍数的防效优于高稀释倍数的防效。

施药后1d,20%氯氟·毒死蜱微乳剂500倍液、1000倍液的防效最好,分别是96.03%、92.77%;其次是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4000倍液,防效达90.72%,表现出极强的速效性;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5000倍液、3000倍液的速效性较差,只有35.74%~63.35%。药后3d、5d,各处理的防效继续明显上升,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5000倍液,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00倍液,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的校正防效也上升至90%以上。药后14d,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4000倍液、5000倍液,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00倍液,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5000倍液,20%氯氟·毒死蜱微乳剂500倍液、1000倍液的校正防效仍维持在97%~100%,与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3000倍液、5000倍液(防效为86.45%、80.99%)之间差异极显著,表现出很好的持效性。

施药期间观察发现,施用烯啶虫胺、吡蚜酮等药剂对杜鹃无药害,各小区也未发现草蛉、瓢虫等天敌昆虫大量死亡。

表1 5种杀虫剂对杜鹃冠网蝽的防治效果

4 结语

叶面喷药是防治杜鹃冠网蝽最有效方法是筛选高效低毒的环境友好型农药种类[3]。氯氟·毒死蜱、烯啶虫胺、吡蚜酮、甲维盐为防治杜鹃冠网蝽的首选药剂,药后14d的防效均在97%以上。氯氟·毒死蜱是复配制剂,具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烯啶虫胺是烟碱类杀虫剂,具内吸渗透作用,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换代产品。甲维盐是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具胃毒、触杀作用,无残留,无公害。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害虫接触药剂后产生口针阻塞效应,停止取食,丧失危害能力,饥饿死亡且不可逆转。

甲氧虫酰肼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蜕皮激素类杀虫剂,抑制摄食,目前在生产上主要用于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本实验扩大了该药剂的使用范围,虽然其速效性较差,但5月下旬正逢杜鹃冠网蝽第1代若虫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摄食药剂后导致大量若虫不能正常蜕皮、取食和排泄而死亡,药后5d、14d的防效均在80%以上。

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氯氟·毒死蜱微乳剂、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是防治杜鹃冠网蝽的有效药剂,具有防效好、持效期长、对天敌安全、对杜鹃无药害等特点。这5种药剂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剂型多样化,水乳剂、微乳剂等都是符合世界农药剂型发展方向的绿色环保剂型,适宜在园林植物保护中推广使用。注意交替用药,田间使用浓度逐渐由低到高,延缓抗药性产生。5月中、下旬为当地杜鹃冠网蝽第1代若虫大量发生期,抓住这一时期喷药是控制该虫危害的关键,既降低虫口基数,又保护新叶不受害。杜鹃冠网蝽若虫常群集于叶背主、侧脉附近吸食危害,喷药时重喷叶背可提高杀虫效果。

[1]程亚樵,丁世民.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2]周 静.杜鹃冠网蝽的药剂防治试验[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5):35,37.

[3]王志龙,姚 昇.几种高毒替代农药防治杜鹃冠网蝽试验[J].北方园艺,2009(6):54~56.

猜你喜欢

乳剂若虫杀虫剂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南苏丹1区原油破乳剂和反相破乳剂筛选评价及应用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老化油聚醚破乳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环斑猛猎蝽对烟蚜若虫的捕食作用
虾青素干乳剂制备工艺研究
跟踪导练(一)3
薇甘菊颈盲蝽基础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