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南大学校园常见木本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2012-08-28范亮亮刘东旭蒋昶宇

绿色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木本植物湘雅中南大学

王 丽,范亮亮,刘 威,黄 皓,赵 娟,刘东旭,蒋昶宇

(中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3)

1 引言

中南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院校,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政府部省三方重点共建的大学。学校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合并组建而成。

中南大学所在区域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绵长,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水量1422.4mm,相对湿度年平均为80%[1]。

校园植物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校园环境,改善了校园的局部气候,为师生提供了舒适的工作学习场所,促进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校园植物还可为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提供便利。近年来北京大学[2]、清华大学[3,4]、武汉大学[5]、深圳大学[6]、西南大学[7]、陕西师范大学[8]、河南大学[9]、湖南农业大学[10]、沈阳大学[11]、长春大学[12]等许多高等院校分别就校园植物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而对中南大学的校园植物仅限于三校合并之前的有限研究[13],因此拟对中南大学的现有校园植物展开全面的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校园内的木本植物,为了查清中南大学各校区校园木本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长情况,2010年5月~2011年10月对中南大学各校区木本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此次调查为中南大学有关植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及对外交流提供参考,也可为今后校园绿化、新种引进、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校园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方法

中南大学现有校本部、南校区、新校区、湘雅老校区、湘雅新校区、铁道校区6个校区,调查范围包括各校区街道、教学区、生活区、后勤服务区等地段的绿地(不包括校内苗圃内培育的植物)。调查方法是实地调查,采集典型木本植物标本并对植物整体和观赏部位摄影,根据《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和《湖南植物志》[14]对植物进行鉴定,编写《中南大学校园木本植物名录》,统计各类木本植物的名称、科属、分布位置等,并记录其生长状况、生活型、物候期、园林应用等特征。同时,为了向广大师生员工普及植物学知识和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调查小组还制作了植物简介牌挂在对应的植物上。

3 调查分析

3.1 种类统计

通过对校园木本植物的调查和鉴定,初步确认校园木本植物约有128种,隶属于58科102属,裸子植物7科12属15种,占11.7%;被子植物51科90属113种,占88.3%,其中双子叶植物共106种,是校园木本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单子叶植物比较少,共7种,分别隶属于棕榈科和禾本科。校园木本植物中乔木78种,占63.4%,灌木45种,占36.6%。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比例基本相同,常绿木本植物61种,其中常绿乔木31种,常绿灌木30种;落叶木本植物62种,其中落叶乔木47种,落叶灌木15种;此外还有5种木质藤本植物(表1)。含种数比较多的科有蔷薇科(14种)、木犀科(8种)、木兰科(5种)、柏科(5种)、桑科(4种)、芸香科(4种)、棕榈科(4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亚热带的气候性质。

3.2 分布特点

校园行道树主要以樟树(Cinnamomum Philippinense)、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法国梧桐(Platanus×acerifoli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雪松(Cedrus deodar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等为主。各校区分布又有不同,校本部主要是樟树、广玉兰、银杏和水杉,南校区主要是法国梧桐、杜英和桂花,而新校区主要是复羽叶栾树、广玉兰和银杏。绿篱植物主要以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num)、海桐(Pittosporum tobir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夹竹桃(Nerium oleander)、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红继木(Loropetalum chinense Oliver var.rubrum)、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雀舌黄杨(Buxus bodinieri)、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等为主。大部分是栽培绿化和观赏植物,也有一部分是野生乔木或灌木,如南校区和校本部的一些未开发的山包,上面生长有多种野生的乔木和灌木,另外校本部、南校区和湘雅老校区的花坛里面生长有野生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ifera)。

表1 中南大学校园木本植物种类组成及性状统计

3.3 资源植物

校园植物主要是作为观赏植物美化校园,本次调查的木本植物中大部分(约75%)是作为观叶植物,如银杏、女贞(Ligustrum lucidum)、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等;有少部分(约21%)作为观花植物,如广玉兰、泡桐(Paulownia fortunei)、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紫荆(Cercis chinensis)等;还有大约4%作为观果植物,如石榴(Punica granatum)、柿(Diospyros kaki)、珊瑚树、火棘等。亦有一部分植物既可以观叶也可以观果,如枸骨冬青(Ilex cornuta)、柚(Citrus maxima)、复羽叶栾树等。

校园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木本植物约有50种,占整个校园木本植物资源的38%,如冬青(Ilex chinensis)、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枸骨冬青(Ilex cornuta)、铁冬青(Ilex rotunda)、蜀葵(Althaea rosea)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龙柏(Juniperus chinensis)、樟树、圆柏(Sabina chinensis)等具有杀菌抑菌的功效[15]。

校园中经济木本植物约有34种,约占26.7%。其中果树有7种,如柚、橙(C.sinensis)、桃(Amygdalus persica)等都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果树资源;建筑、家具、用材树种约11种,如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等因具有纹理直、结构细、耐水湿、抗腐性强等优点,使用广泛;芭蕉(Musa basjoo)、铁冬青是良好的造纸材料;油料作物约9种,其中黄荆(Vitex negundo)、含笑(Michelia figo)、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等可以提取精油,油桐(Vernicia fordii)则是我国重要的工业油料作物;还有可以用作提取涂料染液的树木5种,如构骨冬青、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等,其中漆树更是有“涂料之王”的美誉。

此外,校园内还有一些珍稀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我国特有的植物。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4种,有红豆杉(Taxus chinensis)、银杏、水杉、苏铁(Cycas revoluta)等,Ⅱ级保护植物4种,有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喜树(C.acuminata)、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等,其中银杏、华南五针松、水杉、鹅掌楸、青檀、喜树又是我国特有植物,此外我国特有植物还有湖北梣(Fraxinus hupehensis)、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侧柏、柏木(C.funebris)、圆柏等。

4 结果与讨论

中南大学木本植物数量较为丰富,整体上分布规划较为合理。校园绿化面积较广,改善了校园局部气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社会钢筋混凝土带来的显著温差和湿度变化,为学校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给久居城市的市民带来了一丝大自然的气息。中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学科齐全,实力强劲。很多专业如生物科学、药学、临床医学等都开设有植物学、生态学等相关课程,校园中丰富的木本植物资源可以为这些学科的开设和教学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以为相关科研提供素材。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南大学的绿化工作进行得积极有序,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4.1 丰富植物资源种类,合理布置绿化资源

整个中南大学6个校区合计有木本植物约128种,不足长沙市树种的15%[14],种类丰富度不够,使得校园景观过于单调。并且各个校区的种类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校本部有木本植物约43种,南校区有约53种,新校区有约34种,湘雅新老校区各约24和26种。同时,在校本部、南校区和湘雅老校区高大乔木分布较多且多为行道树,但在新校区和湘雅新校区,由于是新建的校区,所以行道树则多为幼龄树木,如此不利于景观生物多样性的建立和发展[16]。

乡土树种[17]是自然分布于本地生长植物的俗称,对本地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强,易于成活,生长良好,抗病虫害,也有利于营造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长沙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合适此地生存的乡土树木众多,但校园中仅见香樟、桂花等少数种且仅以香樟居多,其余乡土树种数量种类分布相对较少。

此外,校园中的绿化树种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难以达到各个校区“四季有青,三季有花”的绿化效果。以冬季湘雅新校区与校本部相比为例,校本部冬季有雪松,香樟、广玉兰、柏木、罗汉松等约20种常绿树种,腊梅等几种冬季开花植物;湘雅新校区仅有罗汉松、香樟等不到10中常绿树种,无开花植物。由此,学校应适当增加校园树种的引进,合理规划校园绿化,将中南大学建设成为“花园式校园”。

4.2 增加垂直绿化面积,发展立体绿化

整个中南大学木质藤本植物很少,本次调查仅有5种,种类数量相对都比较少。在几个校区中仅南校区和校本部有几处立体绿色长廊和墙面。垂直绿化占用实际用地面积小,绿化面积大,藤本植物生长较快易于培养,同时观赏性也很强。绿叶覆盖的墙面既能保温降温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有绿色瀑布的感觉。紫藤缠绕的长廊是广大师生最向往的地方,也是夏日傍晚纳凉的好地方。学校可以考虑多做一些墙体绿化,成本低且功效大。同时可以在各个校区建造一些长廊亭台,以藤本植物装饰,一定会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4.3 保护校园树木,号召人人行动

整体上中南大学的树木保护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某些地方还有一些树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些损害有一些是因为人为的破坏,还有一些是管理不善所致。例如在校本部生活区,一棵红豆杉和一棵水杉都被铁丝缠绕用来晾晒衣服;在湘雅新校区生活区,同学们会在小的灌木上晾晒被子等。大部分的树木受损几乎都是因为晾晒衣物,学校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在各个校区多建设晾晒设施,组织人员解除缠绕在树木身上的铁丝绳索,同时应该委派相关人员定期检查各校区植物,及时修剪、除虫除害。

在新校区有一片“海峡友谊林”,那里的树木保护的就相对较好,还有一些“毕业树”等也被认领的同学们保护得很好。学校可以鼓励号召大家在毕业或交友时认领一棵树进行见证,以此类办法让广大的全校师生一起加入到保护中南绿色的行动中来,为我校早日建成最美丽的绿色校园和生态校园而努力。

[1]陈三茂.长沙市高校园林绿化调查与研究[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18(2):73~77.

[2]赵黎芳,丛日晨.北京大学校园植物调查[J].北京园林,2005,21(1):17~19.

[3]李文吕,秀 娟,李树华.清华校园春季野生草本地被植物多样性与群落分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8):31~33.

[4]郑淮兵.清华大学植物配置[J].中国花卉园艺,2004(23):58~60.

[5]黄德明.武汉大学校园木本植物种类的调查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03(1):31~34.

[6]张永夏,胡学强,洪锐沙,等.深圳大学校园维管植物调查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7,24(4):70~72.

[7]字 发,彭黎立,张登萍,等.西南大学校园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3):156~161.

[8]刘画奇,张迎春.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木本植物种类调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05~108.

[9]丁圣彦,冯桂香,李 黎.河南大学植物区系初步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3):51~54.

[10]杨中侠,文礼章,诸凤丹,等.湖南农业大学校园园林植物害虫初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34(5):583~586.

[11]苏宝玲,刘 娜,范业展,等.沈阳大学北校区校园绿化木本植物检索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68~1070.

[12]谷 颐.长春大学本部校园绿化树种的调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5,15(2):56~60.

[13]陈三茂,田晔林,黄 莉,等.中南工业大学园林花卉植物的研究[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17(2):78~81.

[14]刘克明.湖南植物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5]胡仁火,蔡朝晖.8种校园绿化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抑菌杀菌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28~9129,9131.

[16]薛文选,宋 捷.城市绿化生态景观多样性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35(35):351~352.

[17]全 平,康江华.湖南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湖南林业科技,2004,31(4):79~80.

猜你喜欢

木本植物湘雅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书法:人是铁饭是钢
湘雅精神薪火传
湖南湘雅建立移动医疗平台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民国时期张孝骞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治校实践探析
裁判医学在湘雅的起源与发展(英文)
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木本植物吸收特征
西宁市绿地木本植物的种类调查及园林应用初探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