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事迹”传播“大精神”——以价值引导为核心促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

2012-08-26李江浩

中国石化 2012年12期
关键词:管理者价值工作

□ 李江浩

□ 企业应积极倡导“人人都有价值、人人都有潜能”的价值观。 谢玉文 摄

企业应从价值发现、价值培养、价值调适入手,将思想政治工作的“软”管理方法与“刚”性的企业管理方式相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当前个性价值表达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应当把员工个人价值实现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引导员工把个人价值融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

注重发挥价值发现作用

价值认识作为员工的微观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员工的思想情绪、完成工作的态度和业务能力的发挥水平。各级组织和管理者应该注重做好员工的价值引导工作,把党的理想信念,通过企业价值理念建设转化为企业的凝聚力。

增强员工价值意识。企业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倡导“人人都有价值、人人都有潜能”的价值观,围绕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一般价值和优秀价值等命题,在员工中倡导工作与生活、个人与企业、精神与物质和谐发展的全面价值理念。通过各种思想宣传工作和团队活动,引导员工在企业发展目标的总体框架内建立清晰的个人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的价值目标。

树立价值标杆。要通过多种形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环境中为员工树立价值标杆。一方面,要持续培养身边先进典型,给员工树立可对比可借鉴的价值榜样。分类别、分层次、分类型地选树典型人物,让员工能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典型人物的先进之处,随时随地与先进人物作比较、知不足、定目标,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先进精神同化、带动。另一方面,要拓展企业外部交流空间,使员工学习与时代同步。在更开阔的视野里为员工树立时代的先进标杆。通过读书看报和新兴媒体引导员工了解国内外优秀人群的思想观念,不断提升人生价值追求。

点亮平凡岗位员工的不平凡价值。要重视每一名员工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出的精神亮点。一是从小处找亮点。各级管理者要用“放大镜”寻找普通员工的亮点或闪光点,以“微事迹”传播“大精神”,让员工感受到尊重和自豪。二是从空白点中找亮点。大部分基层员工的岗位工作相对简单,时间一长,基层管理者甚至员工个人都会认为日常工作价值不大、贡献很小。基层管理者应及时对员工每一次优异的表现和点滴进步给予鼓励,让所有员工认识到每个人、每个细节在整体工作中的价值,避免员工陷入机械麻木的工作状态。

积极构建价值成长平台

用企业的生产科研工作为员工构建合适的价值平台,不断提升其能力和才干,并使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在实践中创造价值。

强化学习实践,提升能力价值。员工业务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其个人价值的提升,同时也是企业人力资本的增值。要引导员工明确企业发展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和学习对于自身价值实现的意义,增强员工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企业要根据长远发展目标及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规划,建立效果可评估的学习制度,以岗位工作为核心明确员工学习计划和目标。要搭建平台和载体,展示员工的业务技术能力,使员工获得荣誉感,同时营造团队学习氛围。

注重复合培养,拓展价值空间。通过工作丰富化和扩大化,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进一步释放员工的潜能。一是有计划地进行岗位轮换和交流使用,拓展员工的业务能力。让员工有机会从事新的工作、担当新的责任、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丰富其工作阅历,锤炼其心理素质。二是畅通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建立明确的职务升迁序列,及时把优秀人才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建立清晰的人才选拔程序和评价考量标准。三是加强人才成长的指导纠正。完善各类人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促进人才发挥积极作用。对表现不佳的员工要及时进行诫勉谈话或调整岗位,帮助员工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防止产生消极和错误的群体价值认识。

积极探索价值调适机制

企业员工既是价值创造者,又是价值享受者。每个员工都希望通过工作从企业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是,由于外界环境影响和个人心理状况差别等原因,部分员工中存在物质或精神上的不满足感。这就需要企业做好员工的价值疏导工作,寻求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价值和谐与平衡。

强化思想和信息沟通,筑牢价值基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信息沟通,统一企业和各类员工的认识,在最大的范围内形成一致的价值判断。一是加强形势任务和政策宣传。围绕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主动地传递正面信息,让员工特别是重点特殊群体更好、更全面地理解政策,达成共识。二是畅通意见反馈渠道。要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座谈讨论、领导信箱等多种渠道,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杜绝单向价值观灌输的简单工作方式。三是强化主动沟通。企业执行经营管理政策过程中,难免因为不理解政策而出现的消极抵触行为或者上访事件,对于相关群体和人员,管理者应主动进行沟通,掌握其诉求,坚持公平客观公正的原则,理顺情绪,消除误解,化解矛盾。

注重心理关爱,输入精神营养。心理关爱是企业不竭的管理资源之一。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员工关爱措施,拓展员工关爱范围,以实际行动体现人文关怀,通过管理者个人与员工心理距离的贴近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要关心员工,经常走访员工、与员工谈心,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使广大员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从而增强为企业多做贡献的责任感。

实施困难帮扶,提供生活保障。国有企业除了承担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以外,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对于与企业有某种联系的特殊困难员工、特殊社会群体,应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应建立健全帮扶救助机制,针对困难人员的实际状况及要求,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保障其基本生活,使他们感受到组织和社会的关心。

猜你喜欢

管理者价值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选工作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