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解伊拉克风险

2012-08-26马宏

中国石化 2012年12期
关键词:局势伊拉克油气

□马宏

与美国“能源独立”、逐步从中东撤军、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的同时,中国石油供应对海外资源的依赖度正在上升,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拓展战略投资的力度越来越大,油气资源丰富的伊拉克必然是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重中之重。中国石油企业高度关注伊拉克油气田的原因之一是,作为中国第二大石油进口来源的伊朗正在西方制裁之下变数陡增,中国不得不随机应变,曲线确保油源供应,这一战略布局既定。

并非乐土

虽然没有西方制裁的围追堵截之虞,伊拉克的安全局势却另有麻烦。尤其是对中国石油企业来说,伊拉克远远不是石油生产的乐土,其安全风险丝毫不比伊朗低。目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内,伊拉克国内石油生产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伊拉克内部复杂的派系矛盾与暴力冲突。在目前的伊拉克权力格局中,总统、总理和议长分别来自库尔德人、什叶派和逊尼派。美军撤出后,上述派系的矛盾和冲突迅速升级为暴力杀戮,各方之间针对平民的血腥袭击事件频繁发生。此前一直由美军调停和控制局势,美军的撤离使伊拉克国内出现了“力量真空”,这些矛盾更加突出,国内安全局势出现了更大的混乱。

其二,伊拉克地处矛盾是非之地,周边安全格局中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美军撤离伊拉克之后,邻国争相渗入填补美军留下的空缺。目前的伊拉克实际已经成为以土耳其、伊朗为代表的非阿拉伯国家和以沙特等海湾国家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进行角逐的舞台。美军的撤离促使这些国家进一步干预伊拉克内政,争取扶植一个对本国有利的政府,从而在今后中东地区事务的博弈中占据有利位置。这样一来,整个地区都随着伊拉克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而更加动荡不安。例如土耳其,为了打击本国库尔德人效仿伊拉克库尔德闹独立,土耳其军队经常进入伊拉克境内采取行动,并且竭力争取对伊境内库尔德人的控制。

其三,受中东北非伊斯兰革命局势的影响,并借美军撤出之机,基地组织近期在伊拉克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他们重点针对石油设施进行恐怖袭击,目的是中断伊拉克的油气供应,破坏伊拉克石油行业重建的进程。这导致在伊拉克作业的国际石油公司面临的安全风险重新升高。为此,总理马利基不得不在2011年6月15日下令伊拉克军队接替石油警察负责该国的能源安全,特别是要加强对该国管道和炼油厂的保护。

另外,无论受到哪方力量的武力袭击,对那些在伊拉克的国际石油公司而言,最大的麻烦就是,一旦遇到袭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由美国军队来保护和救助。因此,伊拉克境内的石油公司在美军撤出后都不得不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处理因突发暴乱而引发的伤病问题,一般都有专机将伤员转移到邻近的迪拜或阿布扎比进行治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发布招标的油气田集中在伊拉克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伊拉克安全局势较好的是南部地区,而中西部和西北部,包括反美武装异常活跃的“逊尼三角地带”,历来社会动荡,安全形势恶劣。

□ 2010年1月27日,中国石油、法国道达尔、伊拉克公司和马来西亚石油公司联合中标伊拉克哈法亚油田开发权。 CFP 供图

谋划对策

由于面临上述诸多风险,正在大举进军伊拉克油气投资领域的中国石油企业一定要对伊拉克复杂的安全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做好充分准备。根据当前伊拉克的安全形势,中国石油企业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谋划对策,来抵御、化解伊拉克安全风险。

第一,投资多元化历来是分散风险的基本策略。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各国油气资源投资多元化的重点地区虽不尽相同,但普遍以距本土最近的产油区和运输途径安全可靠作为多元化战略的重点。据此,邻近中国、社会局势比较稳定的中亚地区和投资环境安全、油气运输途径畅通的北美地区应成为我国积极开拓的两个重点区域,应大力提升这两个区域在整个海外油气投资中的比重。据报道,相关石油企业正在着手实施这一战略投资结构的调整。

第二,在伊拉克这样的中东国家,我国外交机构和相关石油企业除了要与伊拉克政府继续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之外,今后应该重点加强与当地民间社会各派力量的交流,与安全机构、包括反叛势力在内的武装力量、地方政府、有声望的宗教人士、部落长老等多方面发展关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与所在地各派势力交朋友,或者至少让本地势力了解中资企业和中方员工,避免以绑架袭击中方员工来实现派系利益诉求的事件发生。实际上,埃及等国已经发生的绑架扣押中国员工事件的最终解决,多数都是通过当地民间渠道,在宗教或部落首领的主持或协调下才得以实现的。

第三,中国在伊拉克相关企业近年来保障安全的经验之一是:必须大力增加对海外项目的安全投入,施工现场营地要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例如修筑高墙和铁丝网、深挖防护沟、安装报警和监视设备,以及雇用专业保安人员。企业管理高层应当达成一个共识:安全投入绝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浪费。发生在其他国家的惨痛案例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善后的花费往往大大高于预先采取防备措施的成本。

第四,相关企业应增加针对员工人身安全的投入,完善员工人身安全保险补偿机制。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日益重视石油政治风险的防御,相继为一些海外项目进行了政治风险投保。但是,迄今为止,专门针对海外员工人身安全的保险机制仍然不够健全,需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局势伊拉克油气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纳卡战斗加剧局势彻底升级的威胁
激战正酣
伊拉克战争关键人物今何在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作战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