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岳麓书院的空间尺度研究

2012-08-21王怡静

山西建筑 2012年24期
关键词:书楼岳麓书院建筑群

王怡静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0 引言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自然环境优美的岳麓山下。坐西朝东,西靠岳麓山,宋朝曾东至湘江西岸。于北宋时期由潭州太守朱洞创造,现在位于湖南大学建筑群之中。时至今天岳麓书院一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不少的旅游者。岳麓书院的魅力是所属的环境以及建筑魅力所赋予,它由于当时书院巧妙的空间设计,令当时的使用者和现在的游览者产生庄重与亲和两种不同感受。

岳麓书院是古代“文化的容器”的典型代表。这个容器不单指培养人才的场所,同时意指其丰富的层次空间,其复杂的空间需要我们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去感受。空间存在于人们的感官认识:人们在一定容积下的空间进行活动,利用眼耳口鼻等感受器官,观察世界,听见声音,呼吸空气,闻到花香。只有当空间被捕获、围合、塑造和组织的时候,人的空间感受才开始产生,建筑才得以完整。

1 宏观的总环境空间感受

1.1 中轴线空间

在任何的尺度下,在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建筑形式,也需要考虑到建筑对周围环境、城市格局的影响。岳麓书院在城市的布局,采用严谨的轴线,安排各个功能空间,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清晰的轴线表明其建筑群的历史地位、社会地位。现时的岳麓书院,虽然整体格局备受破坏,当年入口空间几百米的桃树林空间已荡然无存。但是,入口仍保留南北两侧有青龙(凤凰山)白虎(天马山),保留了自卑亭、赫曦台、大门、二门、姜汤、御书楼历史建筑等,仍可清晰感受到中轴线空间的存在。

回顾宋代时期,岳麓书院整体规划为线性空间——中轴线空间,其主要特点是一系列尺寸、形式和功能相似的空间重复出现。中轴线空间给以人们严肃、庄重的感受,同时利用其背山面水的自然优势,创造另一番幽深的学术气氛。

1.2 中轴线与城市外部环境

岳麓书院整体布局,除了主体建筑群有明显的中轴对称外,与城市肌理亦有明显融合。中轴线主要包括了江边入口的引导景观、书院广场园林和书院院落三大部分。其中,引导景观在此体现出整体布局与城市外部环境的相互融合。

狭长带状园林景观指牌坊门至自卑亭,岳麓书院与湘江的连接为一条两侧整齐种植树木的城市道路,两侧现为湖南大学教学楼。教学建筑主要为多层建筑,保持相对较低的高度,掩映于林木间。高度相近的成片树木和建筑成为了空间的限定要素,烘托出笔直的深邃空间感。接着,自卑亭至东方红广场这一段较为开阔的空间,成为轴线空间一重要节点,打破了带状园林的单调感,从而进入第二个引导空间——桃林。这种先抑后扬的空间尺度处理手法使得整个环境逐层递进后豁然开朗。

1.3 宏观空间感受

总结上述的岳麓书院的环境空间特点,从宏观角度看,其主要形成以下两种不同的感官感受。

1.3.1 中轴线空间形成庄重感受

建筑布局自东至西,空间入口至主要建筑群顺应山势,逐进升高。利用空间“有”和“无”的两者烘托,形成一种庄重、严谨、气势磅礴的空间轴线。

1.3.2 自然景观形成幽深感受

天马山、凤凰山形成岳麓书院轴线上的天然大门,二者与岳麓山脉围合书院为内向的城市空间,使其隐逸在古林之中,从而体现当时古代学者对教学环境的要求。

2 建筑群的空间感受

2.1 功能分析

书院主要有三大功能:

讲学、藏书、供祀。同时还应该兼有学生的生活、休憩的用途。

对此岳麓书院有以下的功能布局:

1)南侧的主要中轴线上,通过多进的院落布置学习空间。

2)北侧自成一轴线的三进院落为书院的供祀空间。

3)中轴线大门至讲堂段两庑中设置生活空间。

4)每进庭院以及向南、向西与岳麓山毗邻的游憩空间。

岳麓书院内部的各种不同的功能,通过中轴线相连接起来。中轴线上有头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藏书楼建筑物(见图1),两侧则是学斋围合而成的大小不一的庭院。中轴线的前部东西有吹香亭、风雩亭在水池之上。功能空间较为丰富。

2.2 中轴线空间

对于岳麓书院的中轴线组合空间而言,在功能方面或者在象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空间,通常利用一定的布置规则,沿着中轴线序列,成为空间序列的某处高潮。

1)第一进院落。

岳麓书院从赫曦台进入书院内部第一进院落。赫曦台的东西部屋顶做法并不一致,东面采用悬山而西面采用歇山顶的形式,从而削减赫曦台两面皆为歇山顶的庄重,显得更为平易近人。院落两侧高大的树木,作为中部戏台开阔空间的限定因素,围合出肃穆的空间。

2)在第二进的院落。

在第二进里面,在接近讲堂前的绿地上,种植的是高度为1.8 m的灌木丛,使人感觉到从茂密的山林里面进入到亲切的教学环境中。同时利用高大的树木阻挡了书院外部的繁嚣,低矮的灌木则不影响室内的采光需求,使书院更隐逸肃静。

3)第二进院落与第三进院落间的过渡空间(见图2,图3)。

图1 赫曦台

图2 御书楼

图3 御书院前庭院

第二进与第三进庭院接壤处,设置柱式游廊,产生一个微妙的过渡空间。不难发现在岳麓书院中,有一突出的空间特点。它是以游廊连接各个空间,而游廊则将一个大的庭院划分为较小的和较大的两种庭院。这个过渡空间使人从一个封闭的空间慢慢过渡到一个开敞的空间。同时利用游廊,使讲堂与后部南北两翼的功能区域产生联系。可以减少两个大体量建筑讲堂与御书楼的尺度感,削减中轴对称的庄重感与压迫感,使人在里面有愉悦轻松的气氛。

4)第三进院落。

第三进院落依山势逐层递升,园林景观两边对称,中间为5 m宽的台阶,御书楼处于最高处,显得高耸秀丽,使中轴线推向高潮。从第一、二、三重院落中,空间景观在交替变化,前部平易近人、中部庭院庄重、后部庭院与建筑壮观。中轴线层层递进,御书楼成为制高景观点。

3 建筑细部

3.1 狭长天井

岳麓书院的天井作为采光之用,因天气炎热,其形态普遍狭长,带给人们一种幽静的氛围。以湘水校经堂与慎斋祠、船山祠之间的天井为例,其南北长10.2 m,东西宽2.6 m的狭长天井,在四周的白墙之中,其中一建筑西面借此天井采光通风之用,同时又可防止西晒。再以湘水校经堂旁两庑的方形天井为例,长为3.6 m。同样是白墙作为四周衬景,在方形天井之中,有一树木立于中央。二者所处位置很接近,面积相仿。由于前者的周长较长,所以它的采光、通风较后者更胜一筹。

3.2 游廊

四周围绕的廊道,大部分较为狭窄,主要是满足了功能区域之间的连接。廊道单一而不单调,利用一虚一实的手法安排窗、柱、墙、楼亭等方式,将廊道强烈带状感打破。

4 启示

岳麓书院设计对环境需求、功能需求、象征意义需求作出了不一样的空间设计,才缔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本文对岳麓书院空间特色的总结归纳,对于当前旧建筑群新建、改造有指导意义。如果缺少对历史建筑群落的空间感受的正确理解,其后果是这一种带有历史建筑空间感受的特殊物质逐渐消亡。

同时,探讨研究岳麓书院的空间尺度,对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设计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建筑是用以满足人们的所需、所求、所想。例如,岳麓书院的入口景观轴,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可做现代建筑广场的参考范例;建筑间的天井空间,满足良好的通风、采光需求,也可作为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范例,在此不一一细数。所以,对岳麓书院为人所用的空间研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1]冒亚龙.岳麓书院园林景观人居环境科学导论[J].华中科技,2008(3):99-100.

[2]冒亚龙.湖南南岳书院建筑空间形态与文化表达研究——以岳麓书院为例[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张 荃.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探讨[J].山西建筑,2011,37(21):86-87.

猜你喜欢

书楼岳麓书院建筑群
岳麓书院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建筑与建筑群储能工程初探
走在全面现代复兴大道上的岳麓书院
Portal gas in neonates;is it always surgical? A case report
中国古代御赐书专藏研究:赐书楼考*
岳麓书院举办己亥年祭孔大典
审视中国传统建筑群院落式构成法则
书楼寻踪二集(上)
意象融合 数象达意——天一阁书楼营造模式及其营造文化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