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2012-08-18丁效国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肺泡早产儿

郭 磊 丁效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儿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ne,NRDS)多发生于早产儿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是新生儿期危重症之一,同时也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早产儿中发生率可达62.5%[1]。临床对此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机械通气及肺表面活性物质,这种最基本的措施治疗成本也很高,一般的家庭经济状况不能完全承担,因此,寻求一种既经济又有效地预防治疗措施尤为重要。盐酸氨溴索(ambroxol)作为一种快速促排痰药,近年来各国研究人员的大量研究表明,盐酸氨溴索不仅能促进呼吸道黏稠分泌物排出,也可促进并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使卵磷脂/鞘磷脂比值增大,同时促胎肺成熟的作用也十分明显,没有明显的的不良反应,本研究通过对128例早产儿使用氨溴索预防性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8例患儿为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2010年1~4月入院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其中男79例,女49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胎龄、日龄、体重和Apgar评分方面均有可比性(P均>0.05)。见表1。为方便两组患儿比较,需要在分组前排除以下几种特殊情况,如孕母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严重贫血及严重心、肝、肾疾病,禁止在产前对孕妇给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疗;排除有宫内窘迫史、窒息史的胎儿,有其他严重脏器或者先天畸形的患儿也不参与本次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基本情况比较见表1。

表 1 两组患儿基本情况比较(± s)

表 1 两组患儿基本情况比较(± s)

组别 n 男 女 日龄(d) 胎龄(周) 体重(kg) Apgar评分治疗组 64 38 26 5.3±1.7 31.6±2.5 1.2±0.4 8.3±2.4对照组 64 41 23 4.9±1.5 31.2±2.1 1.3±0.3 8.1±2.7

1.2 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基础治疗,如在治疗过程中发生NRDS则立即给予相应正规治疗。用药后密切观察患儿皮肤颜色及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变化。治疗开始后每天进行1次血气分析和胸部X线检查,每3天进行1次肝、肾功能检查。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之外,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沈阳新马药业有限公司,H20050242),18例患儿采用小剂量组治疗:7.5 mg/(kg·d),每6小时一次静脉滴注;46例患儿采用大剂量组治疗:30 mg/(kg·d),每6小时一次静脉滴注。

1.3 判定标准

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观察和统计,NRDS诊断要点是根据《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1)新生儿生后6~12 h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的表现;(2)两肺呼吸音减低,吸气时可听到细湿罗音;(3)X线早期两肺野普遍性透亮度减低,支气管有充气征,毛玻璃样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预防早产儿RDS的疗效比较

如表2所示,用盐酸氨溴索干预预防其发生率仅为34.4%,而对照则为5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比数比为1.7,属于中等联系强度。

表 2 两组预防早产儿RDS疗效比较

2.2 副作用

用药过程中未出现过敏反应及肝、肾功损害。

3 讨论

NRDS因其临床治疗上的复杂性及治疗费用高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疾病中尤为重要,对部分患儿家庭的经济状况有很大要求,所以临床工作者寻求一种有效又经济的的预防措施成为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NRDS的预防通常按照时间及方式分为产前预防、产后预防及联合预防。

目前认为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是导致NRDS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产前预防方面,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不能合成足够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塌陷。1969年Liggin[3]在研究中首先发现静脉滴入地塞米松可促早产羊肺成熟,试验中其他动物的也出现相同的促肺成熟的结果,孕妇在实际研究应用中,效果也明显有效[4]。Enhorning等[5]在1985年首先在产后预防NRDS通过应用PS而获得成功,为预防NRDS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我国学者在对NRDS的产后预防方面研究成果也十分突出,周晓光等[6]通过对8例高危早产儿预防性给予Exosurf 67.5 mg/kg也显示出良好的预防效果。

对于部分早产患儿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或没有接受产前预防措施,如何防止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比较少,目前国内卢庆晖等[7]应用盐酸氨溴索在治疗NRDS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新型黏痰溶解剂,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颇受重视,其化学名为反式-4-[(2-氨基3,5-二溴苄基)氨基]环已醇盐酸盐,通过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表面活性物质,使纤毛的摆动幅度增大从而痰液能够顺利排出,通过调节呼吸道分泌细胞使其成黏液性或浆液性分泌,也有利于痰液的排出[8]。本研究充分借鉴临床上肺表面活性物质既能治疗又能预防NRDS的成功经验,结合NRDS发病的机制,并确定盐酸氨溴索在人体的药理作用特点,通过对128例早产儿使用氨溴索预防性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防组与对照组相比NRDS的发生率分别为34.4%、59.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与对照组相比在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可明显减少NRDS的发生,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董声焕.呼吸衰竭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249-250.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1-423.

[3]Liggin GC.Premature delivery of foetal lambs infused with glucocorticoids[J].J Endocrinol,1969,45(6):515.

[4]万伟琳,王丹华,赵时敏,等.产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预防作用[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3):137.

[5]Enhorning G,Shennan A,Possmayer F,et al.Prevention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by tracheal instillaction of surfactant,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Pediatrics,1985,76(2):145.

[6]周晓光,罗先琼.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作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1999,2(4):218.

[7]卢庆晖,彭爱霞.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小儿急救医学杂志,2003,10(1):47.

[8]陈才,胡文福.基层医院盐酸氨溴索地塞米松联合头罩吸氧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153.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肺泡早产儿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