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苯三酚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的临床分析

2012-08-18陈小宁简艳红黄淑瑜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苯三酚先兆天数

陈小宁 简艳红 黄淑瑜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佛山 528000

自然流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妊娠,其发生率为10%~15%[1]。孕20周前的先兆流产,先表现为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相继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患者多数较紧张。在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安胎治疗外,同时亦需要缓解腹痛、腹部不适感,止血等对症治疗,减轻孕妇的心理负担。晚期先兆流产中,孕妇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多由子宫收缩引起,故应用宫缩抑制剂可减轻子宫张力,缓解症状;对于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患者,辅用宫缩抑制剂,亦能减轻宫缩引起的胎膜剥离,减少出血。目前在孕20周前的先兆流产治疗中,宫缩抑制剂药物的应用还未有有效的经验。间苯三酚是亲肌性非阿托品类,非罂粟碱类纯平滑肌解痉药,在欧洲已广泛用于妇产科、胃肠科和泌尿外科,国内在妇产科领域中,主要报道适用于产程延滞、痛经的相关治疗,作为子宫肌解痉药,效果显著,但在先兆流产的应用,目前报道甚少。近年来笔者采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先兆流产孕妇,年龄22~38岁,孕20 周内,有腹部不适(包括腹痛、腰酸、下腹坠胀),阴道少量流血等先兆流产症状。研究对象需排除:异位妊娠、产前大量阴道流血、胎儿/胎盘/羊水异常(如羊水过多、胎盘早剥);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孕妇严重疾病。

1.2 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每组30例,用药1周为1疗程,间苯三酚注射液(南京恒生制药厂, H20046766)200 mg+5%葡萄糖250 mL静脉注射,24 h最大量可用到400 mg。常规药物用法:黄体酮针剂20 mg,Qd;达芙通10 mg,Bid;HCG 2 000 U,Bid;叶酸 0.4 mg,Qd;维生素E 100 mg,Qd。A组(孕5~12周):间苯三酚+常规用药(黄体酮针剂、达芙通、HCG、叶酸、维生素E);B组(孕5~12周):常规用药(黄体酮针剂、达芙通、HCG、叶酸、维生素E);C组(孕12~20周):间苯三酚+常规用药(达芙通、叶酸、维生素E);D组(孕12~20周):常规用药(达芙通、叶酸、维生素E)。

1.3 检测指标

B超检测:胎儿发育情况、有无绒毛膜下积血、有无胎盘低置状态。激素水平:HCG+P,每周1次。生殖道感染:白带常规。孕妇观察:治疗天数、症状持续天数、妊娠结局、有无不良反应。

1.4 疗效标准

有效:用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B超检查胚胎、胎儿发育良好,羊水量正常,早孕者妊娠超过12周,中孕者妊娠超过28周;显效:用药后症状和体征持续存在或稍减轻,B超检查胚胎、胎儿发育良好,羊水量正常,早孕者妊娠超过12周,中孕者妊娠超过28周;无效:治疗后症状加重,不能继续妊娠,自然流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临床症状比较

由表1可见,各组患者均有自觉症状:腹部不适和(或)阴道流血,B超检测下,A组有绒毛膜下积血4例,B组有绒毛膜下积血5例,C组有绒毛膜下积血14例,低置胎盘状态2例,D组有绒毛膜下积血15例,低置胎盘状态5例。由上述资料可见,胎儿孕周越大,宫缩引起的胎膜剥离机率越大,因此发生绒毛膜下积血的几率亦越大。

表1 各组临床症状比较(n)

2.2 各组治疗效果比较

由表2可见,A组平均治疗天数为(8.62±3.14)d,B组平均治疗天数为(10.66±4.13)d,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有效率为80.00%,B组治疗有效率为66.6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无效率(自然流产率)为13.44%,B组治疗无效率(自然流产率)为16.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平均治疗天数为(8.26±2.37)d,D组平均治疗天数为(9.33±3.41)d,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有效率为66.66%,D组治疗有效率为46.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无效率(自然流产率)为16.67%,D组治疗无效率(自然流产率)为20.0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和(或)下腹疼痛,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物未排出,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者,其出现下腹疼痛,主要由子宫收缩引起,故辅用宫缩抑制剂能减轻宫缩引起的胎膜剥离,减少出血,对安胎有利。

抑制宫缩药物包括硫酸镁、间苯三酚、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缩宫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等。硫酸镁在产科主要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解痉作用,近年来对23项超过2 000名女性的文献meta分析研究,未发现应用硫酸镁可以延缓分娩或预防早产的证据。Elliott[2]研究发现应用硫酸镁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约为7%,约2%者必须停药。常见的副作用有皮肤血管扩张、潮红、恶心、呕吐、心悸和头痛,严重的有孕妇低血压、骨质脱钙、麻痹性肠梗阻,甚至是肺水肿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存在这些明显的副反应,有效性不确定,尚难以确定保胎时的应用,因此,一般不推荐在孕20周之前使用。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是目前普遍用于抗早产的有效药物之一,但其具有引起孕妇心率增快、肺水肿、促使血糖升高等副作用,对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孕妇,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增快心率的副作用使部分孕妇不能耐受,亦限制了本药的应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亦可引起胎儿心率增快,增加了胎儿窘迫发生的机率,容易造成孕妇心理负担加重,对安胎不利,且在孕20周前的先兆流产治疗中,其安全性亦尚未肯定,故不推荐应用。催产素受体抑制剂虽然安全性较好,但因价格昂贵而限制了它的使用,故少用于孕20 周之前的先兆流产患者。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则因对母胎的安全性尚未确定以及有一定的副反应,也很少用于孕20周之前的患者。

间苯三酚是亲肌性非阿托品类、非罂粟碱类纯平滑肌解痉药,在欧洲已广泛用于妇产科、胃肠科和泌尿外科,国内在妇产科领域中,主要报道适用于产程延滞、痛经的相关治疗,亦有报道用于先兆早产的相关治疗[3-4],作为子宫肌解痉药,效果显著。至于其在先兆流产中的应用,目前报道不多,黄翠琼[5]报道过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分析,治疗效果良好。因本药不具有抗胆碱作用,在解除平滑肌痉挛的同时,无抗胆碱样副作用,不会引起低血压、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副作用,对心血管功能亦无影响,孕妇耐受性好,接受程度高。毒性试验结果已证明间苯三酚的安全性,实验研究表明,间苯三酚没有致畸、致突变及致癌性[6],故用于孕20周前先兆流产的安胎治疗中,其安全性得到保障。

在对间苯三酚治疗孕20周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中,笔者发现,无论从缩短住院天数,还是从症状缓解、妊娠结局改善等方面,使用间苯三酚组均比对照组取得显著的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孕妇耐受性好,接受程度高,因此,间苯三酚应用于孕20周前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规则宫缩、下腹胀痛和(或)阴道流血的先兆流产孕妇,下腹隐痛缓解,阴道流血量减少,孕妇心理负担减轻,胚胎、胎儿发育不受影响,妊娠成功率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2 各组治疗效果比较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

[2]Elliott JP.Magnesium sulfate as a tocolytic agent[J]. Am J Obset Gynecol,1983,147:277-284.

[3]杨怡凤,庄倩,吕翠.间苯三酚与硫酸镁对先兆流产、早产影响的比较[J].山东医学,2010,50(12):41

[4]邓樑卿,田耕.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研究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31-32

[5]黄翠琼.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分析[J].临床研究,2010,4:837.

[6]彭文达,李健和,黎银波,等.间苯三酚注射液的研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7(4):315-317.

猜你喜欢

苯三酚先兆天数
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先兆流产,别害怕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天然间苯三酚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生日谜题
间苯三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