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盐碱地绿化主要树种及改良措施

2012-08-15白维滨

山西建筑 2012年34期
关键词:盐渍化盐碱排水沟

白维滨

(太原市园林建设开发中心,山西太原 030002)

1 太原市盐碱地概况

根据我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共有盐碱地261 800 hm2,占平川总土地面积的9.9%,按行政区域划分,盐碱地分布在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临汾、运城、太原8市的45个县(市、区)。太原市盐碱耕地涉及小店区、晋源区和清徐县。位于太原市南部的汾河、萧河流域,3县区土地面积118 747 hm2。

2 盐碱地治理的必要性

2.1 盐碱地治理是生态环境改造的必然趋势

近些年来,随着林业建设的发展,以及建设生态省战略目标的确定,劣质立地植被恢复的越来越重要,盐碱地治理就是劣质立地改造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生态环境改造的必然趋势。盐碱地必须进行治理,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2 整治国土、确保生态安全

盐碱地的绿化是我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盐碱地治理的好,我市的绿化建设就可以逐步得到完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恢复、实现建设生态省的宏伟目标。我市属于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植被少的市。由于绿化不足,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瓶颈,直接影响了我省“生态兴省”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盐碱地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很大。

2.3 不断实践探索做法,总结经验

目前,盐碱地治理较成熟的技术不多,难度较大,我们要不断实践进行试验和探索,总结经验。盐碱地治理从技术手段、生物措施、工程等方面,都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抓好太原市盐碱地治理工作,可以以点带面,推动盐碱地治理工作的实施。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2.4 提高和确保绿化率,必须对盐碱地进行改良

盐碱对植物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使根系及种子发芽时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过多的可溶性盐类,提高了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引起植物生理干旱,特别是危害植物组织,干旱季节,表土层盐分过量积聚易伤胚轴。在高pH值下,还会导致OH-对植物的直接毒害。植物组织内盐分过量积聚,使原生质受害,蛋白质合成受阻,含氮的中间代谢产物积累,造成细胞中毒。另外影响植物正常营养吸收,使植物对磷、钾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磷的转移受到抑制,营养状况受到影响,气孔开闭不畅,在高盐情况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淀粉形成受到阻碍,使气孔不能关闭,植物容易干旱枯萎。

3 适宜山西盐碱地栽植的主要绿化树种

盐碱地绿化树种选择应适地适树,因地选树。选择适宜的绿化树种,既能适应盐碱地的生态环境,提高绿化效果,又能提高苗木成活率,减少建设成本,营造盐碱地生态景观特色。

3.1 乔木树种

适宜太原地区盐碱地绿化的主要乔木树种有:白蜡、杨树、柽柳、杜梨、臭椿、火炬、沙枣、杏树、泡桐、枣树、松柏柽柳、旱柳、侧柏、刺槐、垂柳、毛白杨、皂荚、白榆、梨树、杂交杨等。

3.2 灌木树种

适宜太原地区盐碱地绿化的主要灌木树种有:紫穗槐、胡颓子、白刺、沙棘、枸杞、四翅滨藜、黄刺玫、珍珠梅、山杏等。

3.3 草种

适宜太原地区盐碱地绿化的主要草种有:芨芨草、盐地碱蓬、盐生草、针茅等。

4 盐碱地的改良

要确保绿化成活率,必须对盐碱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良措施。一般来说单一技术不行,必须采取综合配套集成技术,采取切实可行的、具有区域特点的盐碱等地防治盐碱化技术模式,通过生物措施与其他措施的组装配套、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提高太原市盐碱地绿化的成活率和生长量。

4.1 地下部分生长环境整治措施

4.1.1 增加土壤养分

地下部分生长环境整治工程措施,包括土、肥、水、气等的改良,种植绿肥或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养分,并通过改善土壤结构而有利于脱盐,尽可能增施农家肥;施用磷酸石膏改良土壤。种植初用喷雾器喷洒生化制剂“康地宝”,施用量以每亩1 kg~2 kg为宜。也可用德力施商业盐碱改良剂,据产品说明选择用量溶解后喷施或直接撒施,在春季植树前与基肥同期施用。

4.1.2 挖排水沟

挖排水沟规格:挖排水沟,确保排灌畅通,开挖排水沟,建立完善的排水灌溉系统,使旱能灌,涝能排,是盐碱地绿化的基本要求。

根据绿化场地的地形特点,应在绿化场地的内侧,沿水库周围,挖一条环形总排水沟,沟深、宽均为1 m~1.2 m,并在地势较低的一端挖一个蓄水池,蓄水池的规格为边长4m~5m,深3m~4 m。

绿化地行间每隔100 m,开挖小的排水沟,与总排水沟垂直,沟深、宽均为50 cm~60 cm。

排水沟开沟时间:提前整地,降低盐分,盐碱地绿化,整地必须提前。冬季2月份前做好整地、开沟工作,效果好。

4.1.3 其他措施与挖排水沟相结合

对土层的整改有深耕抬高地面微区改土,平整地面,大穴整地等方法,对于平整地面要留一定坡度,挖排水沟,以便灌水洗盐。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结构不好的地,特别是盐碱荒地,在雨季到来前要进行翻耕以疏松表土,增强透水性,阻止水盐上升。客土抬高地面下设隔离层,利用高差进行排水淋盐,抬高高度以土壤临界深涧减去地下水位深度即为抬高度。还有事先在树穴内铺隔盐层,上铺粗砂炉、灰渣锯屑、马粪等,再添上客土来有效地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并通过采取适地适树小苗密植适时栽植、合理灌溉、及时松土、合理施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盐碱和大风对树木的危害,有效的抑制客土发生次生盐渍化,从而保证绿化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

4.2 地上环境改良技术

盐碱地绿化要想成功,树种选择是关键,一定要适地适树,根据盐碱地的盐碱程度因地选树,太原市盐碱地绿化树种选择中,要充分考虑盐渍化成因条件、自然条件以及植被状况,选择种植最适合的耐盐碱树种、草种,或易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乡土植物,并且要考虑绿化层次,乔灌草结合等因素,这样才能提高树木生长量;提高防护效益;提高绿化景观效果。

各个树种对盐化或碱化土壤的适应性差异很大,所以要针对不同的盐碱程度选择,做到适地适树,如选择的树种能适应太原市盐碱地的生态环境,不但成活率高,可减少建设成本,而且可突出景观特色。

5 盐碱地植被恢复中的技术难点

气候因素:我市降水量低,地表蒸发量大,水资源不足是绿化建设中的主要限制因子。再者,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长期采用大灌大排的办法,土体中的盐分很难排至0.5 g/kg以下,导致盐渍化土地发生。

树种及绿化模式:树种选择时没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植被状况、盐渍化成因等,不重视选用易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乡土植物材料,不重视引进耐盐碱树种、草种,绿化树种单一,普遍存在林木生长不良、防护效益差等问题。

人为破坏:盐渍化沙地立地条件恶劣,先天性脆弱。植被质量差,盖度低,人口压力大和管理落后,以及人为破坏或放牧危害严重等原因,使土地严重退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恶化,气候更加干旱,沙尘暴灾害严重。

技术单一:单项技术不少,但缺乏综合治理工程的综合配套集成技术措施,尤其是缺乏生态工程、生物工程,盐渍化治理效果也不明显。

猜你喜欢

盐渍化盐碱排水沟
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成因及防治措施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判定土壤盐渍化、沙化中的应用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甘肃苏干湖湿地土壤盐渍化、地下水位埋深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Thalidomide for refractory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from vascular malform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comorbidities
皇家库府遇盗
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盐渍化时空动态变化
盐碱胁迫对三种西藏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影响
盐碱胁迫对亚麻苗期生长及阳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