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拉筋带挡墙在高架桥引道工程中的应用

2012-08-15赵国利

山西建筑 2012年5期
关键词:拉筋高架桥挡墙

赵国利

0 引言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修建了大量的城市高架桥。在怀仁县迎宾高架桥引道工程设计中,引道的路堤防护采用了复合拉筋带加筋土挡墙技术,该技术的优势是占地少、造型美观、造价低廉、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施工简便等,该工程建成后,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复合拉筋带挡墙是由基础、墙面板、复合拉筋带加筋土、墙帽石组成的复合结构,依靠填料与拉筋带之间的摩擦力,平衡墙面板所受的水平土压力,并以这一复合结构抵抗拉筋尾部填料所产生的土压力,从而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

1 工程概况

怀仁县迎宾高架桥引道工程,设计起点为下穿铁路立交桥与迎宾路交叉处,设计终点为208国道与迎宾路交叉处,全长954.104 m;道路红线宽74.6 m,包括东西引道、东西辅道等工程内容,引道的高路堤防护采用了复合拉筋带加筋土挡墙技术,引道应与桥梁衔接良好。

2 复合拉筋带加筋土带挡墙结构形式

复合拉筋带挡墙是由基础、墙面板、复合拉筋带加筋土挡墙、墙帽石四部分组成的复合结构;基础为C30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面板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复合拉筋带采用CAT30020B型钢塑复合拉筋带,填料采用砂性土,挡墙最高处12.9 m,最低处3 m,3 m以下采用片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墙;复合拉筋带挡墙内侧1.5 m范围填料为天然级配砂砾,最大粒径不大于0.15 m,以防止高寒地区冻害发生兼作滤料功能,1.5 m以外填料为砂性土。

3 加筋土挡墙的施工

3.1 基础施工

由于本工程引道位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全部引道及辅道区域地基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消除湿陷性,桩长10 m,预留0.5 m 桩头,桩径0.5 m,孔距1 m,排距0.87 m,桩头上部设厚度1 m的3∶7灰土褥垫层,压实度0.96,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挡墙C30钢筋混凝土基础宽0.9 m,高0.5 m,每10 m设一沉降缝,缝宽0.02 m,上下贯通,缝内填充高压聚乙烯闭孔橡塑板,填深0.2 m。

3.2 面板预制

本工程面板有甲、乙、丙、丁四种面板,搭配砌筑;主要甲型面板尺寸为990×490×250,采用定制组合钢模,预制场预制;生产中为了面板表面平整光洁、尺寸准确,浇筑前首先要求清理打磨钢模板,涂刷脱模剂,复核面板预留穿筋孔位置,尤其要求面板预留穿筋孔准确圆滑;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预制时要求混凝土配比精准,采用适当机械振捣,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照预定的顺序拆模,面板成品的装卸搬运要采用叉车和专用工具专人负责,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防止出现缺棱掉角;混凝土要求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标号水泥,以保证面板颜色一致。

3.3 面板安装

1)安装面板可从墙端和沉降缝两侧开始,挂线后采用适当的吊装设备及人工抬运,安装就位。第一层面板砌筑前,应在条形基础顶面,准确标出面板外缘线,然后在确定的外缘线上定点并进行水平测量,保证面板基座的平整度,按板长划线分割。

2)面板安砌时用M7.5干性水泥砂浆砌筑调平。板外侧应简单勾缝、保持整洁,一般每3 m~4 m设置一道干砌的竖缝作排水缝;同层相邻面板水平误差不大于10 mm,安装缝应均匀、平顺,不得采用在板下垫碎石或铁片的方法调整水平误差,以免造成应力集中损坏面板,或者压碎垫石后面板出现局部外倾。面板砌筑完成且检查合格后,进行拉筋带敷设和填土作业,然后才能砌筑下一层面板。

3)每层面板的填料碾压合格后,应及时对面板的垂直度、平整度进行检查,偏差超标的要及时校正,防止偏差累积。每安装2层~3层面板后,应全面检查一次砌筑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4 拉筋带铺设

1)拉筋带的选用。拉筋带采用CAT30020B钢塑复合拉筋带(30 mm×2 mm),单根容许抗拉强度不小于150 MPa,断裂伸长率不大于2%。为了增加摩擦力,制造时筋带表面有粗糙花纹,拉筋带应附有厂家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其破断拉力和延伸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抗老化性能应经过专业检测单位检测并有检测报告。拉筋带进场后进行见证取样复检,每30 t为一个批次,复检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拉筋带下料。应根据包装规格及工程各断面拉筋带设计长度统筹安排,合理下料;每根筋带的下料长度应为该节点处筋带的设计长度乘2再加上40 cm~50 cm余量(拉筋穿过孔时所占长度),拉筋带严禁拼接使用。

3)拉筋带铺设。按设计的长度和根数将拉筋带铺设在有3%横向侧坡的平整压实填土上,拉筋带应垂直于墙面并呈辐射状、扇形均匀敞开,尽量分布均匀,至少应有2/3的长度不重叠,拉筋带应拉直、拉紧,不得有卷曲、扭结,在末端沿墙水平设一根φ8圆钢,拉筋带末端缠绕固定在圆钢上,圆钢用U形卡子固定在压实的填料上。

每层筋带铺设后都要进行隐蔽验收,检查内容包括筋带铺设的长度、根数、均匀程度、平整度、连接方式、与面板连接处的松紧情况等。

3.5 填料摊铺碾压

正式施工前,必须先针对所选填料进行大于100 m试验段施工,取得施工工艺参数(主要是分层厚度、碾压遍数等)及施工组织参数(人员数、压路机吨位等),然后以试验段取得的数据,确定施工工艺,施工中要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流程进行。

1)填料的采集。

加筋体填料应在土体各项性能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的取土场采集,对采用的填料进行土工试验,以保证其内摩擦角、比重等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填料应级配均匀,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 cm,且最大粒径块体的总含量不得大于15%。填料不得有冻块或含有锋利的碎砾石,严禁掺杂有机料及生活垃圾,个别参数不达标时应对填料进行改良处理。在挡墙1.5 m内填料为天然级配砂砾防冻滤水层。

2)填料的摊铺。

填料可采用推土机、平地机、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摊铺。当采用机械摊铺时,必须辅以人工作业。当用推土机摊铺填料时,拉筋带上的填料覆盖厚度不得小于20 cm,不允许运输车辆在未压实的筋体上行驶;若需临时行驶,则填料厚度不得小于30 cm,同时其车速不得大于5 km/h,并不准急刹车,以免造成筋带的错位。填料的每层摊铺厚度可根据填料种类,压实机具等确定,并不得大于30 cm。

3)碾压。

压路机宜选用振动式压路机,不得使用单足碾。距面板1.0 m范围内及拐角处严禁用重型机械碾压,宜用5 t以下压路机或振动夯等轻型机械压实。

填料碾压时应先从筋带长度的1/2处开始,向筋带尾部碾压,然后再从1/2处向墙边碾压。碾压时压路机运行方向应垂直于筋带,且下一次碾压的轮迹与上一次碾压轮迹重叠的宽度应不小于轮径的1/3。

4)检查。

加筋体每层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度检查,采用灌砂法和K30进行压实度检测(砂性、砂砾填料不宜使用核子密度仪)。其检测频率为:距面板1 m范围外,每一压实层每500 m2或50延米不少于3个测点,距面板1 m范围内,每一压实层每100延米不少于3个点,每填高1 m用K30纵向每100 m检查2个断面4点,距路基边缘2 m处2点、中间2点,不足1 m亦检查2个断面4点。距面板1.0 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0.90,其余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 0.96。

3.6 帽石和楔形调节块

1)帽石和楔形调节块为现场浇C30清水混凝土,帽石分段长度为10 m。施工时,模板应支撑稳固、接缝严密,尤其外模不得漏浆污染挡墙。帽石凸出挡墙5 cm,呈鹰嘴并设滴水线防止尿墙,混凝土要求振捣密实,拆模后注意养护。2)帽石施工时,要准确复核标高及预留钢筋位置,以便栏杆立柱安装。

4 结语

通过在怀仁县迎宾高架桥引道工程中复合拉筋带加筋土挡墙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经过交工通车和一个冬春季的冻融,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也为在高寒地区复合拉筋带加筋土挡墙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增加,复合拉筋带加筋土挡墙技术必将更多的应用在高架桥引道挡墙中。

[1]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应用手册编写委员会.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应用手册[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何光春.加筋土工程设计与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JTJ 035-91,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

[4]JTJ/T 019-98,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

猜你喜欢

拉筋高架桥挡墙
4招动态拉筋10min去水肿
福州高架桥上的“红色飘带”
拉筋健身须循序渐进
拉筋补弯钳的研制
河道生态挡墙的计算分析及实际应用
拆除高速路
拆除高速路
“拉筋”养生法
浆砌石挡墙排水体的具体运用
现浇泡沫轻质土在渠道挡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