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华北地区秋色叶树种的应用——以太原市和石家庄市为例

2012-08-15

山西林业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华北地区秋色造景

张 峰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文水 032104)

浅议华北地区秋色叶树种的应用
——以太原市和石家庄市为例

张 峰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文水 032104)

对华北地区秋色叶树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秋色叶树种在园林造景中的美学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筛选出了适宜华北地区栽植的秋色叶树种,介绍了树种间的配置原则及配置形式,为华北地区的园林绿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华北地区;秋色叶树种;使用价值;文化价值;配置原则

华北地区包括黄土高原及其以东,阴山以南,郑州、开封以北的广大地区。本区东部滨临黄海、渤海,气候较湿润;西部为高原,气候比较干燥。秋色叶树种大多属于落叶树,是指进入秋季或经霜后叶色由绿色转成其它颜色,并能使整个树冠显得鲜艳而优美的观赏树种。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秋色叶树种的应用极为普遍,如,上林苑的枫香、华林苑的柿树,寺庙园林的银杏、黄连木等。笔者以华北地区太原市和石家庄市为例分析了秋色叶树种的应用。

1 秋色叶树种造景的美学原理

1.1 色彩的表现机能和应用

利用秋色叶树种进行造景设计,必须了解各种色彩在园林造景艺术中的表现机能,主要是色彩的冷暖感、轻重感和远近感。如,红、橙、黄等颜色,有明朗、热烈和欢快的效果,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属暖色系。而绿、紫、蓝等颜色,有安详、和平的效果,使人产生清凉、宁静的感觉,属冷色系。白色具有明显的协调作用,与冷暖色调搭配均不改变其表现机能。色彩的轻重感由明度和彩度决定,明度愈高,色彩愈浅,则愈觉轻盈。如,白色、黄色比紫色和红色轻盈,而深红色比浅红色沉重。就远近感而言,暖色系为前进色,看起来会拉近观赏者与景物的距离。冷色系为后退色,有收缩、遥远的感觉。利用色彩的这些特性,在秋色叶树种的造景中,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增加景观的层次感、立体感和动感。如,石家庄市森林公园中成片的密林往往容易使人产生神秘感和胆怯感而不敢深入。若在林缘、树旁或林中空地栽植金黄色的秋色叶树种,如银杏,林中便可明亮起来,景观效果明显改变。

1.2 艺术原理的运用

秋色叶树种的配置均遵循画理,符合画面构图及写意需要。所谓“画理”,指符合国画原理、技法的论述和绘画经验的总结。如,石家庄市植物园,水面呈水平、静态,榉树呈竖直、动态,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秋色叶树种的配置要能够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它既是造园者内心的情感和体验,以及形象联想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中最大限度的驰骋和再创造的过程。如,留园中至乐亭、舒啸亭和枫林构景,二亭高踞,周围枫林疏朗,山脚清溪潆洄,让人体会到“舒啸”、“至乐”的意境。园林艺术还讲究色彩美。如,石家庄市太平河公园的西南角,远景松树苍翠,近景槭树绯红,色彩对比明显,更显景色深远。

2 秋色叶树种的价值分析

2.1 使用价值

在秋冬来临之际,许多落叶树叶子开始变为红色、火红色或黄色、杏黄色等,使秋天的颜色富有生机。我国以欣赏秋色叶树种而闻名的景点景区甚多,如,北京香山红叶黄栌,长沙岳麓山和苏州天平山的枫香林等。

2.2 文化价值

古典园林中的古树名木往往与历史名人、历史事件有关,载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信息,具有历史韵味。如,山东省吕县定林寺内的银杏寿星,相传是春秋时鲁公子吕在此杀鸡会盟挂牺牲于其上,树龄2 500 a以上。源于中国人对吉祥事物和词语的喜爱,中国古典园林对一些植物有偏好,其中不乏有秋色叶树种榉树、南天竺、柿、梧桐等。如“榉”与“举”谐音,比喻达官贵人。“天竺”与“祝”同音,比喻祝贺。杜甫诗云“碧梧栖老凤凰枝”,传说凤凰栖宿于碧绿青翠的梧桐树上,藏于宽阔的梧桐叶中。

3 秋色叶树种的配植

3.1 秋色叶树种的配植原则

3.1.1 适地适树

根据秋色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土壤及气候条件,确定可以选择的树种范围。同一株秋色叶树,入秋后其叶片的转色期、鲜艳程度、挂叶期也会因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而不同。一般来说,空气湿润,土壤及通风条件较好的环境,能保持叶片鲜艳并延长挂叶期。因此,应根据秋色叶树种的生态习性,适地适树的进行野生秋色叶树种开发。

3.1.2 功能性与观赏性相结合

以太原市和石家庄市为例,可选择干性强、病虫害少的秋色叶树种作行道树,如银杏、枫香、鹅掌楸等。利用秋色叶树种春季和秋季叶色的变化,达到软化街道和城市立面的效果。如果做园景树,可选择树形和叶形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如金钱松、鸡爪槭、银杏、日本槭、枫香、乌桕等。如果是对高楼大厦等进行垂直绿化,应选择攀缘能力强的树种,如三叶地锦。若是对断壁残垣进行绿化,可选择攀缘能力差的树种,如五叶地锦、扶芳藤等。如果是点缀假山,可选择低矮的灌木或小乔木,如小蘖、石楠、鸡爪槭等。总之,秋色叶树种配植时不仅要考虑其功能性,还要考虑其观赏价值。

3.1.3 树木个体美和群体美的关系

一般园林造景以表现个体美为主,而株型不规则的小灌木则以表现群体美为主。为了绿化层次的需要,造景设计时宜将乔木、灌木和花草相结合使用。

3.2 秋色叶树种的配植形式

3.2.1 孤植

孤植主要表现单个植株的个体美,可使其成为景观的中心视点,起到引导视线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因而,要求植株或姿态优美,或树形雄伟、端庄,或树冠开展、线条宜人,或花果美丽、色彩斑斓。常用于草坪、水面附近,道路的拐弯处,桥头、园路入口或尽头等处作主景。

3.2.2 丛植

丛植不仅要考虑树木的个体美,同时要考虑群体美。整个树丛要有层次感,高低有序,互不遮掩。林下配植常绿植物,使冬季景观不显单调,在质感、形态、色彩上形成强烈对比,带来视觉上的享受。适宜丛植的有鸡爪槭、火炬树、卫矛等。园林中常用作桥、亭、榭的点缀和陪衬,也可植于草坪、广场、庭院中或水边,以丰富景观层次,活跃园林气氛。

3.2.3 群植

群植主要是为了模拟自然界中树群的景观,以表现树木的群体美。要求整个树群疏密自然,树冠线和林缘线变化多端,并适当留出林间小块隙地,以配合林下灌木的应用。我国传统的造景方式往往采用常绿树、观花树为主调,点缀秋色叶树的配植方式,大面积成林的秋色景观只能在山区或郊区可见。若在游人较多或较大型的公园绿地中,采用同种或几种秋色叶树种成片种植,可形成“半天红叶欲烧楼”的胜景。

3.2.4 列植

秋色叶树种列植作行道树,不仅可以软化园林道路的立面效果,而且能营造出富有变化的植物景观,在不同的季节突出某一个或某几个具有特色的植物。行道树既可以单树种列植,也可两种或多种树种混植,但应注意韵律的变化。适于宽大主干道的行道树有银杏、金钱松、榉树等,如太原市青年路两旁采用银杏作为行道树。

3.2.5 与其它植物混合配置

利用秋色叶植物与常绿植物在质感、形态、色彩等方面的对比,可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秋色叶树种与秋花、秋果植物配植,可表现出秋季绚丽多彩的景色。如,秋色叶乔木黄栌、柿、鸡爪槭等,与野菊、菊花等黄色花卉配植;或银杏、白蜡等黄色叶乔木与荚堨、金银木、地被菊类相配,使秋色更富有诗意。也可将具有攀援特性的爬山虎、美国地锦、南蛇藤、扶芳藤等与硬质景观进行搭配,以协调整体的景观构图。

[1]王雪梅.我国北方秋色叶树种的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10(5):90-91.

[2]肖元枝,刘辉华.秋色叶树种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2008(8):76-78.

[3]曹受金,张建国,何 方.秋色叶树种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湖南林业科技,2004(6):65-68.

S687

C

1007-726X(2012)03-0048-02

2012-05-28

张 峰(1971— ),女,山西平遥人,2000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华北地区秋色造景
山里秋色美
呈坎秋色
华北地区大樱桃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华北地区SY1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自然的装饰艺术
华北地区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研究
秋色平平空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