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2012-08-15潘巧凤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所在国承包工程保函

□文/潘巧凤

(中国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国内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突飞猛进。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约1,30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约900亿美元,较2000年的149亿美元与113亿美元分别增长了7.7倍和6.9倍。当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经营主体约3,000家,项目遍布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铁路、公路、房建、城市轨道等各个领域。然而,近年来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国内建筑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成为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

1、政治及社会环境风险。政治及社会环境风险是境外承包工程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国际形势的变化、项目所在国政局的变动、社会动荡、暴乱、恐怖主义等会给工程项目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国际制裁、政权交迭以及政局变动会使项目面临被迫中断的风险,可以立即毁掉承包商全部投入,血本无归,还会连带引发其他商业诉讼赔偿。比如,2011年3月,利比亚战事爆发使我国所有在利项目陷入停顿,导致中国75家企业在利比亚投资和在建项目发生损失,涉及合同金额达188亿美元。然而,这并不是可预估的全部费用,2011年3月25日,利比亚撒哈拉银行向若干中国企业发出了“预付款保函索赔函”,对每家中资企业索赔高达数亿美元,使承包商遭受了巨大损失。政治及社会环境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往往是毁灭性的,成为境外承包工程要考虑的首要风险。

2、筹集资金风险。在境外承包工程,要求承包商具备很强的筹资能力。目前的境外工程多集中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供应市场极其贫乏,几乎全部的生产和生活用物资需要从国内购买,一方面延长了供货周期;另一方面迫使承包商加大投入,大量垫资以维持各环节正常运转。企业如果自有资金不够,就要考虑通过借款或其他方式筹集资金,否则,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休克而需要重新启动项目或被追究合同违约责任,都将给承包商带来巨大的损失。另外,境外承包工程项目,一般要按国际惯例开具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保留金保函,这类保函一般都具有金额巨大、保证期长的特点,且多是无条件保函,保函一旦被没收将给承包商造成巨大损失。

3、汇兑损失风险。近年来,金融危机引发的汇率和利率震荡,给境外工程承包企业外币资产安全造成了巨大风险。自2008年7月以来,外汇市场主要流通货币对人民币平均贬值达20%左右,为刺激消费,遭受重创的世界各国央行相继下调基准利率或减少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引发的汇兑损失使得境外工程承包企业的海外资金和资产大幅缩水。例如,2008年由于金融风暴外汇汇率波动剧烈,中国中铁基于澳大利亚项目资金需求和澳元对美元汇率走高的因素,在上半年进行了15亿美元左右的结构性存款,造成其三季度产生的汇兑损失折合人民币19.39亿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资金管理风险。国际承包工程所在国大多是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经常存在内乱、战争、政权更迭等政治风险,给境外项目的资金安全带来很大风险,或是受所在国外汇管制以及限制利润汇出等政策规定形成一定的资金管理风险。如果发生资金安全风险,会使企业在境外的施工生产成果付之一炬。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所在国外汇管制以及限制利润汇出的问题会导致企业实现的利润不能转移到国内,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限制,同时,由于国家对于对外承包工程的外汇管理政策比较滞后,而对外承包工程经常要涉及到各项贸易、非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因此,如何解决境外工程项目的资金安全风险,应对复杂的外汇管理局面,保证国内外外汇的顺畅进出,是建筑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5、税务管理风险。承包国外工程项目时,承包商应遵守所在国与工程承包有关的税收政策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所得收入必须按规定依法纳税。如果承包企业不能够深入研究了解所在国的税收种类、税率、征税方式和税务减免办法,不能够从会计制度以及签订合同等环节中采取各种合法的减税、免税和避税措施,将会给工程项目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积极筹划海外项目的税务管理方案,在遵守税收法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海外项目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海外项目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6、内部控制风险。海外项目由于远离中国国内公司,往往沟通渠道不畅通,加之工程所在地经济、法律、市场环境与国内有巨大差异,海外项目业务人员往往会以国内外环境差异为理由要求操作一些与国内公司内控制度相背离的业务事项,如要求携带大量现金去采购材料、购买固定资产不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部分国家费用开支无法开具发票,国外普遍存在索要小费等等,这些事项如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事必给境外工程项目造成许多管理漏洞,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失。

二、防范境外承包工程风险的措施

1、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风险无处不在,如果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不对风险进行很好的分析和控制,必然会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境外工程自身及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给风险识别带来很多困难,对于承包商来说,已知的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的风险。因此,对风险的识别和分析必须尽可能全面、细致和准确。只有在正确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主动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设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安排专业人员来负责这项工作。

2、积极拓展多种融资渠道。资金是项目实施和海外发展的必要保障,境外承包工程可以利用以下途径解决资金压力:其一,从公司总部进行融资,但受项目所在国外汇管制(汇入易、汇出难)等因素影响,公司总部融资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其二,从所在国金融机构融资。工程项目可通过本公司在当地的良好信誉、以公司总部的担保及工程结算款通过贷款行收支为条件等向当地银行申请融资。这种融资方式既快捷方便又可避免调动费用和汇兑损失,是国际承包工程项目融资的一个新途径。其三,从业主处取得资金支持。项目可根据工程合同条款,或项目进展情况积极同业主协商,争取能得到业主的资金支持。其四,引进有实力的分包商推迟分包工程款支付或者选取知名的供应商分期支付货款。

3、加强外汇风险管理。为了防范外汇风险而在市场采用外汇金融衍生工具的方式由于受到各类政策限制而很难真正实行,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降低外汇风险:一是根据向国内银行远期外汇汇率报价的咨询了解,尽量与业主谈妥采用“固定汇率”结算,降低市场风险。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尽量采用与主合同一样的外汇币种进行结算和支付,降低外汇转换时的汇率损失。二是根据银行远期报价,适当与银行进行远期外汇交易,防范外汇汇率损失。

4、加强资金安全管理。为了保证资金安全,避免严格的外汇监管,要不断研究项目所在国外汇收支政策,做好外汇统筹规划工作:一是在保证项目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现金。将资金集中存放在信誉好的外资银行,以保证资金的安全。二是尽量少留当地币,把当地币兑换成美元等国际通用货币,降低汇兑风险,减少汇兑损失。三是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安全、合适的途径,将多余资金汇回国内公司。

5、熟悉和研究税收政策合理避税。首先,应熟悉当地税收法律法规和工程合同中有关纳税条款,在项目实施开始就要按当地税务要求办理有关税务和财务业务;其次,应认真研究各项减免税收的法律法规及会计账务处理的方法。正确选择各种合法避税和抵免税收的途径和措施,利用各国税收政策之间的差异,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合理避税;再次,聘请信誉可靠、工作效率高的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审核和编制当地税务部门要求报送的各种财务报表,及时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办理税金预付和缴纳手续,为项目提供税务事项相关文件,取得完税证明。

6、加强海外项目内控管理,重视海外人才培养。完善的内控制度是项目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保障。境外项目内控制度要以中国的法律法规、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和公司总部的内控制度为依据,同时要结合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在充分了解当地的合同、财务、税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清晰的管理制度,健全项目管理机构,划分人员权限、明确管理决策程序、完善项目财务核算体系等,这样才能保证国外项目规范健康运行。同时,要努力培养懂管理、懂外语、熟悉所在国法律法规与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在海外项目管理中发挥骨干作用。

面对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国内建筑企业在坚持“走出去”的过程中,既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又要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统筹发展大局,扎扎实实做大做强海外市场,在“金融浪潮”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猜你喜欢

所在国承包工程保函
把握银行独立保函的相对性
可转让保函风险规避
保函回归本源
可转让保函的风险规避
关于对外承包工程公司的战略选择
浅谈如何做好海外火力发电厂总承包工程
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中的设备管理
2011年ENR最大200家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公司中国大陆入围企业(根据来自公司所在国海外项目的设计收入排名)
2010年最大200家国际设计公司(根据来自公司所在国之外海外项目的设计收入排名)
2011年ENR最大200家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公司(根据来自公司所在国海外项目的设计收入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