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新村运动及其经验启示

2012-08-15褚海龙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新村韩国农民

褚海龙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韩国新村运动及其经验启示

褚海龙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上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为了解决工农差距过大和农村问题,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韩国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动实现了韩国农村的振兴,提高了韩国国民的生活伦理水平,为韩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力图通过对韩国新村运动作全面的考察,总结新村运动的经验启示,从而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系统工程提供可以参照的理论资源和实际范例。

韩国新村运动;基本经验;启示

在外国,不少国家针对本国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的方针政策。例如,日本的“一村一品”,韩国的新村运动,荷兰和德国的合作社组织,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的农民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科技兴农等,各有千秋,别具一格。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韩国新村运动的先进经验措施,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

1910年韩国成为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才得以摆脱日本的控制获得独立,遭受日本的蹂躏长达36年之久。在此期间,韩国一直充当日本帝国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与资本投放市场的角色,所以,虽然韩国于1945年开始政治上获得了独立,但是经济上千疮百孔、百业待兴。1948年美国在韩国建立了亲美政权即李承晚政权,之后又爆发的朝鲜战争导致韩国经济雪上加霜,人民生活异常困苦。[1]1961年,朴正熙夺取政权,组建了政府,政府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建立重工业体系,推动工业产品出口上,使韩国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就跻身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创造了“汉城奇迹”。城市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韩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科技的发展速度。韩国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严重失衡,因贫富差距大,暴发户和贫困户之间的矛盾加剧。[2]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被解放出来,纷纷涌进城市,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农村原有的传统文化、伦理观念和道德秩序。当时韩国的经济基础薄弱,资本积累非常有限,政府尚无能力向农村地区提供充裕的资金,全面改善农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因此,转变二元经济结构,解决农村中的重大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发动和引导广大农民组织起来,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他们通过辛勤劳动和协同合作,改善环境,建设家乡。在这种背景和思路下,针对城乡失衡问题,韩国政府从1970年开始重视农村地区的综合发展。[3]同年4月,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村运动”,将“所有的村庄都能从落后的停滞的传统村庄发展成先进的现代村庄”。于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政府在农村发动了“新村运动”。

二、韩国新村运动的过程

韩国20世纪50年代土地关系的改革,废除了农村“高地租、租佃小农制”,恢复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投入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基础。没有土地关系的改革,就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农工商一体化这一农业现代化形式就无从谈起。继土地改革之后,面对农业、农村的新情况,诸如前面所提的生产技术的提高、农民市场意识逐渐增加以及市场需求来确定自己经营的项目,讲求区域化布局、规模生产,原有的土地关系已经不适应农业及农业与相关农产品加工业、商业的发展,韩国政府不得不作出调整。

韩国政府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实施第一个和第二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成功,政府已有能力支援农业,以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这种社会背景客观上还要求韩国农民增强自信,振奋精神,立足家乡,改变家乡面貌。但同时,工农业发展出现了严重失调、带来了许多社会难题。[4]在此之前,韩国政府投入了巨额财政启动农村地区的综合开发。但由于有效利用资金投入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加上农民立足家乡,改变家乡面貌的信心不足,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意识,导致资金投入效益并不明显。根据这种实际情况,韩国政府自1970年开始发起了“新村运动”,并设计实施了一系列的开发项目,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自发地进行家乡建设活动。

自1970年开始,政府无偿提供钢筋水泥等物资,提高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体性。[5]由中央内务部直接领导和组织实施,建立了全国性组织新村运动中央协议会,这是韩国新村运动最高领导机构,其职责是负责制订支援农村开发的政策措施、基本方针以及财政预算等。韩国各地方也建立了相应的新村运动协议会,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网络。政府着力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修建了村民会馆、自来水工程、改建住房、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村容环境的整治。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政府鼓励发展特色农业、渔业、畜牧业、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业和特产农业,积极推动农村保险业和金融业的发展。[6]1980年12月1日,韩国创建了全国性民间组织“新村运动”中央本部,形成全国性网络。从此开始,“新村运动”逐渐完成了由民间主导加政府支持到完全由民间主导的过渡。

三、韩国新村运动的内容

韩国新村运动的内容系统而全面,主要包括农民生活伦理的教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经济服务体系等政策措施。

1.对农民生活伦理道德的教育。韩国政府意识到,无论是开展“新村运动”,还是发展农村经济,首要的是农民教育的问题,教育不仅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授,也包括伦理道德教育,因为农民具有保守、排斥新事物的狭隘的观念,通过新村教育转变农民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要启发自立自强精神,铲除愚昧无知。总统朴正熙亲自创作了励志歌曲《新村之歌》,被广大农民广为传唱,并提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干,就能行”的励志口号,激发了农民内心中脱贫致富、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并使之转化为实践的力量。[7]通过新村运动,随着贫穷落后村庄的改变,农民思想伦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宿命论的“我们不能做”转变为“我们能够做”。我们能够做的态度也增加了韩国人民的信心。在当时的背景下,新村运动是与“贫穷是我们的命运,我们做不到”等守旧观念对抗的一场运动。新村运动树立的“勤劳、自助、合作”精神,转化为农民良好的生活伦理精神。这种良好的国民精神,弥补了当时韩国的科学技术不足,提高了韩国的整体资本的质量,为韩国经济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是新村运动的重要内容。随着新村运动的深入,农民的收入切实有了大幅的提高,在上世纪70年代某些年头,农民的收入甚至超过了城市居民。[8]直到现在,韩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一直稳定在1:0.8至1:0.9之间。韩国农民收入提高的原因包括粮食产量的增加、政府投入的增多、特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等,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政府给予大量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并开展多种形式农村合作形式,比如金融合作、购销合作、生产合作等,由政府对农民合作社给予特殊政策。

3.开展广泛的新村教育。韩国专门从事农业教育的学校很多,进大学就分为国立、公立、私立3种。国立大学有国家教育人力资源与发展部设立,有国家管理并提供经费;公立大学由地方政府设立,由地方政府管理并提供经费;私立大学是私人设立的大学,经费由私人提供。

但长期以来,许多学者提出,农村大学在振兴农村地区和农民教育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不能不说是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还说:农林部和教韩国人力资源部在这方面没有很好的衔接和协作;农村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农村人力确保目标实际相脱节;私立大学纷纷更改传统农业专业,追求市场效益最大化,而僵硬的国力大学却没有足够的反应和应对。为此,有关方面经过多方面的努力,逐步摸索出一套办法,正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推广。如韩国江源大学的农民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农民教育培训券制度,农业专门学校进行3年的“三明治”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教学层次等多种形式。

四、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就

韩国的新村运动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政府主导的在全国的开展的致富运动。当时韩国的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9]为了改变在上世纪70年代初韩国政府是开始正式在全国开展“新村运动”,目的是动员农民自己动手建立自己的美好家园。“新村运动”实施不久,政府即把“工农业的均衡发展”、“农水产经济的开发”作为国家第三个五年计划(从1972~1976年)经济发展的三大目标之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的道路。

韩国新村运动把农村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农民生活伦理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具体村级项目的实施,不仅在物质上改善了农民生活居住环境,而且在精神层次提高了农民的生活伦理水平。三农学者温铁军去参观现在的韩国农村后说,“感觉不出它跟城市之间在基础设施上有多么根本的差别,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比城市差”。[10]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另一方面,韩国农民的生活伦理也发生了巨大改变。随着新村运动的开展,农村落后衰败的状况逐渐改变,农民们的生活伦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听天由命转变到自力更生,这种态度增加了韩国农民的信心。

五、韩国新村运动的基本经验

韩国新村运动三十多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各级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下,实施了一系列建设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韩国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诸多成功经验,得到了联合国组织的肯定,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尤其是中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吸收和借鉴韩国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

韩国的新村运动,与韩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紧密相连,是有政府主导,农民发挥主体作用下开展的。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的五年计划到70年代后开展的新村运动,韩国农业新村运动具体措施和项目的实施,政府支援的物力和财力,农民的现代意识的培养,农民的再教育制度等都是韩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密不可分。可以说,韩国的新村运动是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由于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韩国新村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生产者的收入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生活条件和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得以不断改善,基本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韩国的新村运动无疑促使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整个韩国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韩国由落后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变,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人类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建设新农村必要条件。

新村运动中尊重农民的主体性,是新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经验。政府虽大力支持新村运动,但绝不包办。上什么项目,完全有农民自己选择。允许推进速度有快有慢,不搞齐步走。政府确定若干项目,包括屋顶改造、道路硬化、建设自来水管等,由村民讨论选择最急需的项目。项目获得批准后,政府再发水泥、钢材支持。政府是给农民配套,而不是自上而下选择项目。而农民从村中选出指导者,来组织项目的实施。

韩国新村运动就特别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新村运动中,韩国政府确定的工程项目都是确实可行的项目,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改善生活的作用立竿见影,让农民得到了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惠,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激发了农民的进取精神,培育了农民的自发、自助、勤勉、协力精神之后,由扶着农民走路,转到看着并引导农民走路,从而使新村运动最终转变为农民主导型的群众运动,进而是新农村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3.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力度是建投新农村的重要先导。

韩国政府自1970年开始发起新村运动,并设计实施一系列的开发项目,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自发的家乡建设活动。政府不仅是强有力的组织者,而且是积极的直接参与者,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新村运动前期搞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政府提供相当于政府预算l%的资金,在之后的村镇规划和建设中,政府又给予了不少资金和技术支持。由于政府长期不懈的努力,韩国在最近30多年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六、韩国新村运的启示

通过分析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进程,取得成果,同时立足本国国情,吸收和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先进经验和措施,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推进具有重要意义。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塑农村生活伦理精神。韩国新村运动取得成功的精髓是广大人民改变家乡、创造幸福生活的远大理想,是进取向上的生活伦理精神,这启发我们认识到:广大农民的生活伦理精神水平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基础。乡村文化的重新建构,其重点就是要剔除封建农业中的糟粕,树立新的具有现代价值观念的新型农民形象。政府、教育机构、舆论媒体在塑造新型农民精神道德追求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只用农民现代意识增强了,才有现代农业的转变。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建设活动,丰富文化建设形式,文艺工作者、农业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学生等不做形象工程,要经常深入农村、贴近百姓、倾听农民心声,并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不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2.培养农民主体作用。韩国新村运动是一场以政府为主导、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农村治理运动。韩国农民在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和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不计代价地投入了无数的物资和人力,韩国农民在韩国新村运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建设三农问题上,我国大多数农业专家和学者都主张农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最重要力量。如何革除封建传统的小农的狭隘价值观念,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做到城乡协调发展、怎么更好更快地引导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农民成为真正的新农村建设主体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人民要在四个方面下工夫:首先,提高农民的现代道德素养,剔除封建传统的糟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前文已经说明;其次,要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农民合作形式,由单兵作战转化为集团军作战,突出特色、发展区域农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由弱势变为强大;再次要培育农民具有现代市场意识的情况下充分尊重农民自治的程度,发挥农民的创造性,体现“以人为本”。

3.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韩国政府发起新村运动时提出了一系列的农村基础设施开发项目。比如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物资,限制农民自行处理这些物资,必须要用于村里各个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比如修建道路、公共场所、巩固堤坝、疏通河流、改造农房和开展自来水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农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新村运动得以顺利推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的新村运动取得了极佳效果。从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来看,真正地立足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就是牵扯到新农村整体建设,比如村容整洁、农民素质的提高、科技的引导、伦理道德的重塑等,这应该作为切入点。以公共基础设施为切入点的新农村建设,不仅可以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自信心,剔除封建残余思想,完成新时代的农民转变,而且它也是对当今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1]李水山.韩国新乡村运动[J].小城镇建设,2005,(8):16-18.

[2][3][8]朴振焕.韩国新村运动——20世纪70年代韩国农村现代化之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1.

[4][9]李水山.韩国的新村运动[J].中国农村经济,1996,(5):76-79.

[5]张敬华,戴其根,项复民.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西部农村开发的启示[J].财经科学,2001,(1):31-33.

[6]吴凤山.韩国的科教兴农[J].长白学刊,1997,(14).

[7]蒋建忠.新农村建设韩国的经验与借鉴[J].决策,2006,(1).

[10]温铁军.如何建设新农村[J].中国改革论坛,2005-10-29.

New-village Movement in Korea and Its Enlightenment

Chu Hailong
(Zhejiang Agriculture&Forestry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1300)

In the last 70s,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solved the large gap between the workers and peasants and rural problem by the movement called New-village movement.South Korean New-village Movement,improves the life ethics level of Korean countryman This article trie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New-village movement in Korea.to construct the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 system.

New-village Movement in Korea;basic experience;enlightenment

C913

A

1671-2862(2012)01-0060-03

2011-11-25

褚海龙,男,河南周口人,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新村韩国农民
中国画《林涧·新村》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韩国走马观花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
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创建“三无四有”新村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