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危机时代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研究

2012-08-15■叶

财政监督 2012年4期
关键词:债务政府经济

■叶 睿

后危机时代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研究

■叶 睿

一、政府审计风险原因分析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造成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

客观因素是指审计人员无法控制的,在政府审计工作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是我国政府审计独立性不强。我国当前的政府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根据 《宪法》和《审计法》的规定,我国的审计机关既受本级人民行政政府的领导,又受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审计机关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但审计机关不仅在组织关系上隶属于其要审计的行政部门,而且其经济命脉也被审计单位掌握,独立性无从谈起。二是审计技术与方法的落后。审计过程允许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而且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也应用到整个审计过程中,因而审查的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误差。现有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审计技术手段和方法,也不能适应智能化的财务会计系统和管理系统,审计风险相对就会大大提高。三是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信息不对称。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相比,总是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由于审计信息不对称,被审计单位也会出现逆向选择问题。如果如实提供审计信息可能面临的结果是被严肃处理,甚至停产停业,而如果不如实提供有关审计信息,则有可能会蒙混过关,不遭受任何处罚。由于不诚实是占优策略,如此循环下去,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整个被审计单位都不会讲诚信了。四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影响了审计风险的大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阻止差错的产生或检测差错所在,为审计工作防范风险提供客观依据。

主观因素是指由于审计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是可以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审计人员自身的因素。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审计事业的成败。可我国目前的状况是,审计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不高,有些人甚至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审计人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经验不足、审计风险意识淡薄、审计职业道德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在政府审计程序中产生的风险。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评价不当或者在政府审计的终结阶段时,可能因为处理处罚不当而产生风险。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政府审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受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环境的深刻影响。后危机时代经济环境的变迁直接导致了我国政府审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投资增加所带来政府审计风险的增加。发生经济危机后我国应对危机的重点是扩大内需,并刺激实体经济,巩固长期发展的基础,由内需驱动增长。我国出台了一项为期两年、规模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 (合618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内容涵盖基础设施开发、经济结构调整、改善人民福利和保护环境。有相当多的企业为了能获得国家财政补贴,或中标夺得国家重点投资项目或工程,不惜伪造会计凭证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这就带来了国家的审计风险的增加。

二是房地产市场虚假的繁荣所带来的政府审计风险增加。由于国家主要通过GDP来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存在,以及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失灵等因素,导致大量流动资金涌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使得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以至于地王频现和房价的持续走高。房地产市场经济属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虚拟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泡沫在不断变大,泡沫一旦破灭,对中国经济将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国家为了抑制泡沫的增长,控制房价,除了征收房产税外,还大力发展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在内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我国房地产市场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大量资金流入房市,加剧了房价的高涨;政府违法违规审批和出让土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提高建筑容积率;违规使用保障房的问题;房屋的质量安全问题。这些无疑都加重了政府审计的风险。

三是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创新所带来的审计风险增加。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继续健康平稳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市场结构继续优化,产品、制度和机构创新有效突破,对外开放稳步推进,除了金融市场业务综合化、金融活动国际化、金融业务电子化、金融产品多样化、金融服务个性化等也表现出了市场行情分化、震荡幅度加大等特征。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政府审计的难度和范围都有所加大,政府审计的风险也有所增加。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本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效率,但当风险足够大时,分散风险的链条也可能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很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四是当前通货膨胀使得政府审计风险增加。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产生很大的影响,是因为通货膨胀能够形成与企业基本业务无关的损益,即使企业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会由于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对构成企业财务报表的各类资产、负债、权益、收益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使企业得到利益或遭受损失,造成审计工作风险增加。

五是地方债务危机增加所带来的审计风险增加。近年来,为了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更快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纷纷走上了举债的道路。地方政府性债务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较大的债务风险。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成思危甚至提出“当它没有还款能力的时候,会造成中国的次贷危机,最后的结果只能让国家来买单或者造成通货膨胀”。

三、防范政府审计风险的策略选择

后危机时代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的政府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处理不好可能带来的是经济的二次探底。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平稳健康地快速发展,更好地防范政府审计风险,我们现应把审计关口前移,相比事后监督应更加注重向事前防范的方向发展,使政府审计真正成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

一是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突发事件和民生工程实施跟踪审计。长期以来,审计部门开展的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所发现的问题大多已难以改变和挽回。实施跟踪审计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及时改进,使一些问题在萌芽状态中就得到解决,不至于到最后形成很突出的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和民生工程,往往受到老百姓的高度关注,一旦出现问题,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对这些领域实施跟踪审计符合经济社会的需要。

二是针对房地产市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大量流动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为此国家要求国企以及政府部门必须退出房地产市场,可是时至今日,有相当一部分国企以资金暂时从房地产市场抽不出来为由,仍然没有脱离房地产市场,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让他们尽快撤离房地产市场。其次要严格实施审计程序,认真运用审计方法,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鼓励群众进行监督举报,保证住在保障房里的人是真正需要它的人。

三是必须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金融衍生品具有很强的杠杆作用。当前我国正在鼓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可美国经济危机的教训警示我们,在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应监管,避免金融衍生产品过度开发,从而控制风险的规模。

四是对于通货膨胀带来的审计风险,它属于固有风险,与审计人员无关。国家应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尽快把物价给控制下来。目前我们国家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带来的,国家首先应做的是稳定市场供应,确保供需基本平衡。另一方面,应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措施,减少市场上流动的货币量。

五是加强审计部门对政府债务的监督。一方面是将政府债务作为今后同级审计的内容,每年予以关注,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和安全性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另一方面是将政府债务纳入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将政府债务的“借、用、管、还”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经济决策能力的重要指标,把清理偿还债务、消化历年隐形赤字列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考核内容,以提高他们清理偿还债务的积极性,从而防止债务管理中的短期行为和过度举债。最后政府部门应保障经济刺激计划中政府开支内容的透明度。

西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债务政府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消失”的千万元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