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傻瓜吉姆佩尔》中辛格的道德观解读

2012-08-15刘怡然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佩尔傻瓜辛格

刘怡然

(长春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傻瓜吉姆佩尔》中辛格的道德观解读

刘怡然

(长春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在短篇小说《傻瓜吉姆佩尔》中,辛格通过吉姆佩尔的人生经历揭示了自己的道德信仰,试图以此唤醒犹太人日益淡薄的传统道德观,以求得民族的复兴,这对解决我国当代青年的道德问题有一定的思想启示。

《傻瓜吉姆佩尔》;辛格;道德观

辛格的小说艺术丰富多彩,创作手法五光十色。通过研读其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辛格的作品展示了一幅幅犹太小人物的生活画卷,但其主题超越了犹太文化本身,能够在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读者意识中引起反响与共鸣。正如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评语:“他的洋溢着激情的叙事艺术,不仅是从波兰犹太人文化传统中汲取了滋养,而且反映和描绘了人类的普遍处境”[1]。《傻瓜吉姆佩尔》不但体现了这样的主题,而且也探索了当代西方社会的道德危机。

辛格的创作很注重故事的真实性,以个别犹太人的处境反映整个世界,强调故事主人公的普遍意义,因此这位文学大师喜欢用第一人称写作,使得读者与主人公仿佛在聊天一样。《傻瓜吉姆佩尔》的故事开篇就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我是傻瓜吉姆佩尔。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傻瓜。恰恰相反,可是人家叫我傻瓜。”[2]《傻瓜吉姆佩尔》塑造了一个圣徒般的普通犹太人——吉姆佩尔,一位面包师,在小镇人的眼里,他是不折不扣的傻瓜,并且他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开心对象,人人都捉弄他,但是无论人们说什么,他都深信不疑。在媒人的撮合下,他娶了一个放荡的女人,并给他留下了一大群私生子。最后,吉姆佩尔把财产分给了子女,一人独自流浪去寻找他心中的理想世界。

道德问题一直是辛格小说的主题模式之一,“辛格的小说从不平静,上帝和恶魔总是干预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或相辅相成或相互斗争,但在最后,大多数人物总是拒绝诱惑,驱走恶魔,在道德上获得拯救。”[3]《傻瓜吉姆佩尔》讲的是一个道德的沦丧和复得的故事。吉姆佩尔一生的绰号都与傻瓜有关。容易受骗,是他被称为傻瓜的原因。整篇小说大部分内容都是由种种受骗的故事井井有条地组合而成,不断地受骗逐步瓦解了吉姆佩尔心中的道德观,使他心中的恶一时占了上风。

吉姆佩尔的受骗主要来自三类人:与上帝相关的人士;犹太社区的居民;他深爱的妻子。前两类人的欺骗并没有给他很大的触动。拉比是上帝与人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值得信赖的,可就是值得信赖的拉比也没有告诉吉姆佩尔在娶妻事情上的真相;同时,拉比的女儿也欺骗吉姆佩尔,当他要离开圣坛时,拉比的女儿让他吻墙壁,说这是规矩,然而,他这样做了却招来了耻笑。犹太学堂的学生也同样捉弄他。这些人都是直接或间接与上帝相关的人,他们都不同情吉姆佩尔,相反还都欺骗他,这是极大的讽刺。生活在此镇子里的居民是奸诈的,他们需要找一个人来嘲弄,看到吉姆佩尔容易受骗的特征,大都想在他身上试试运气,这样吉姆佩尔成了受害者,即使他需要关心,需要帮助,但是在弗拉姆波尔,没有这样高尚的人来帮助他。这是一个充满谎言的社区,吉姆佩尔在他人的嘲弄中度日,但是他每天都像“机器人一样相信每一个人”[2],因为在他心中坚信拉比所说,“在圣书上写着,做一天傻瓜也比作恶一小时强。你不是傻瓜,他们才是傻瓜。因为使他的邻人感到羞辱的人,自己要失去天堂。”[2]吉姆佩尔是一位虔诚的信徒,他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道德信仰,包容着他人的过错,忍耐着生活所赋予的困难,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的信念,为了不失去来世成为上帝选民的身份,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活——最终走向没有纷争、没有嘲笑、没有欺诈的美好世界。

当吉姆佩尔厌倦了,想要离开时,社区的人却用一桩婚事对他进行了极大的欺骗,让吉姆佩尔娶了一个放荡的女人,毁了他的人生,也正是这个放荡的女人让吉姆佩尔一步一步走向道德的深渊,差点失去了他梦寐以求的天堂。吉姆佩尔的妻子是邪恶的象征,是上帝的亵渎者,吉姆佩尔与其妻子的生活经历就是用宗教的善来对抗世俗的恶。吉姆佩尔全心全意地照顾着这个家,即使他的妻子整日对其冷嘲热讽,他居然还能在骂声中发现她的魅力,并且深爱着她的每一个私生子,对于这种事,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大发雷霆,然而一向圣徒般的吉姆佩尔却默默地忍受着,坚信“肩膀是上帝给的,负担也是上帝给的”。吉姆佩尔一向是善的化身,无论发生什么,总以善报恶,在他身上善恶之战,永远是善处于上风。如此圣徒般的形象仿佛在读者看来是超乎现实生活的,不可信的,所以一贯讲究故事真实性的辛格为读者安排了一些情节,使其形象真实化,让吉姆佩尔在残酷的事实面前也有过迟疑,也有过放弃:为了妻子、孩子能过上好日子,虔诚的吉姆佩尔却做了偷窃之事,这完全违背犹太教摩西十戒的第八条“不可偷盗”。吉姆佩尔一贯以犹太教的道德准则行事,这一行为表明他为了生活已不再那么虔诚,他在逐步走上背弃之路,那么他会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完全背弃自己信奉的道德信仰吗?不会。辛格精心设计了两件事,使其最终获得精神上的拯救,从背弃走向回归。第一次发生在面包铺起火,他无事可做,回到家发现埃尔卡身边躺着个男人,不幸的是本应该发怒的他却仍然默默地忍耐,认为“为这样一点点小事情为什么要使一只小燕子受惊呢。那么,好吧,我就回到面包房去。”[2]事后,吉姆佩尔依然相信自己妻子的辩解,依然为妻子找出各种理由来消除自己心中的疑惑,随后妻子为他又生了个私生子时,全弗拉波尔镇的人都兴高采烈地取笑他,他依然决定相信人家对他说的话,他认为不相信没有什么好处,今天你不相信你的老婆,明天你就会不相信上帝,此时心中善的光辉仍然普照着他的生活。是不是他真的就完全相信呢?是不是在面对着世间的不公,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呢?当然不全是,第二次发现妻子不忠就反映了他的动摇。辛格在这里运用了自然环境的变化烘托出人物心理的变化。当吉姆佩尔往家里走时,月亮很圆,群星闪烁,就要看到自己深爱的妻子和孩子,他的心情无比欢乐,但是话锋一转,“不知什么事使人感到毛骨悚然”[2]。接近家门时,他的心砰砰地跳着,十分紧张,可见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疑虑的。走进床边,看到妻子身旁的学徒,月光一下子没了,房间一片漆黑,吉姆佩尔的牙齿直打颤,像发烧一样地抖动。“月光”的变化已反映出吉姆佩尔的心迹,情绪跌落谷底,看不到曙光。月光是圣洁的,而作者却故意用“圣洁”见证“污秽”,这种戏谑的背后表达了吉姆佩尔对所坚守信仰的动摇,但这种动摇还是不够,因为他相信拉比的话——“信仰本身是有益的,书上写着,好人靠信念生活。”[2]但是当妻子在临终前向他忏悔说,没有一个儿子是他的时,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魔鬼总是在人意志薄弱的时候出现,诱惑人作恶,一个人不论多么虔诚,在经受一系列的打击之后,也会有所怀疑,这才是一个凡人最真实的心理写照,即使像吉姆佩尔这样信任他人、坚守信仰的人,也有意志薄弱的时候。所以一向重视故事真实性的辛格接下来为我们安排了魔鬼的出现,吉姆佩尔听从了它的劝告,将信仰置之脑后。魔鬼对他说:“全世界都在欺骗你,所以你应该欺骗全世界”,“没有将来的世界”,“也没有上帝”[2]。内心充满着痛苦的吉姆佩尔听从了魔鬼的引诱,他把尿撒进了生面团里,为自己所承受的所有羞辱报了仇。

辛格的小说充满了忏悔者、负罪者的形象,他们一度无法抵御世俗欲望的诱惑,但是经过一段痛苦的心理搏斗之后,拒绝诱惑,驱走恶魔,达到顿悟,在道德上获得拯救,回归到传统的信仰与文化中去,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找回自我,找到根基,获得心灵的慰藉。吉姆佩尔也不例外。吉姆佩尔的道德回归是在梦里进行的,过程虽然短暂,但心理斗争不失激烈。在梦中,他看到了他的妻子,一个生活中的大骗子,她正在另一个世界为今生的罪孽付出代价,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劝告吉姆佩尔不要走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惊醒过后,吉姆佩尔意识到踏错一步,就会失去永生,他抓起了长铲,埋掉了烤出的面包,恢复了原有仁慈、宽容、善良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品质,也获得了自认为在来世作为上帝选民的身份。虽然吉姆佩尔一时忘记了心中的道德准则,但在关键时刻得以悔改,没有造成他人的损失,可以说这种行为不是反叛,而是更为坚定地执着与守候,正因为这样的经历,经受了这样的考验,扎根于他心中的信仰的力量才会强大,所以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他才会一直坚守着他心中的上帝,坚守着他善良的品质。吉姆佩尔坚守心中的信念,承受肩上的苦难,向往来世的天堂,虽然从世俗的眼光看来如此不切实际,但在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拥有宽容、信任、仁慈的情怀,提倡善恶观,净化灵魂,却成为犹太人一个精神的避风港。辛格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根的时代。人们终于认识到失去了根,人类不再是一株健全的植物。”[4]

辛格借《傻瓜吉姆佩尔》向我们展示了在谎言世界里,吉姆佩尔的宗教道德信仰由相信到动摇、背弃、自省,再到坚定的过程,吉姆佩尔的经历体现了信任的力量,吉姆佩尔的“傻”是善良的体现,这种善良来自对上帝的虔诚以及对罪恶的宽恕。像吉姆佩尔这样的“傻瓜”,用自己的生命默默地诠释了信仰的力量,辛格在他身上实现了人类精神的回归。

现如今,整个世界正以一种超乎寻常的速度向前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异常激烈,青年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变得浮躁,甚至产生畸形的心理状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欲望也随之膨胀,一部分青年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失去了自我,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注重金钱和权力,而不再看重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时下媒体网络上屡屡被报道的“炫富族”“自杀族”等事件,均反映了当前青年价值观的偏离与错位。

当道德行为不能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约束时,就需要人们的素质在精神层面得以提高,在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和不公时,不是盲目的背弃而是依然能够固守民族的文化根基和优良传统;依然能够坚守民族信仰,从而获得心灵的超越。辛格的小说虽然描绘的是犹太人的精神困惑,但它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对于我国当代青年走出精神困惑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辛格.获奖演说[C]∥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说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65

[2]I.B.Singer.Gimpel the Fool[M]∥The Collected Stories ofI.B.Singer.NewYork:Penguin Books Ltd.,1981:257,258,263,264,265,267,268

[3]IvingBushen.I.B.Singer and Eternal Past[M].NewYork:NewYork UniversityPress,1968:361.

[4]王国荣.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精华集成[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1207.

OnGimpel the Fool——Moral Outlook in Isaac Bashevis Singer’s Mind

LIU Yi-ra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chool,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In the short storyGimpel the Fool,through Gimpel’s experience,Singer reveals his own moral belief to try to arouse the Jewish people increasingly ignorance of the traditional morality so as to make the national revival,which provides the great inspiration to solve the moral problem of the youth..

Gimpel the fool;Singer;moral outlook

I712.074

A

1008-178X(2012)11-0115-03

2012-05-29

刘怡然(1981-),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讲师,硕士,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佩尔傻瓜辛格
我的自由
《何西阿书》对《傻瓜吉姆佩尔》的原型意义
哈斯佩尔成为美国中情局首位女局长
澳警方起诉梵蒂冈“三号人物”
何不做个纯粹的傻瓜
《三个傻瓜》的艺术分析
我不是傻瓜
看电影
手机不通
“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