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现状及对策

2012-08-15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皖江示范区安徽

肖 琳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现状及对策

肖 琳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但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面临着金融产品单一,中小企业融资难,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提出完善皖江城市带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产业转移;金融支持;现状;对策

国务院于2010年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作为国家级的首个获批的承接转移示范区,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我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在皖江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其资金运动的速度和规模将极大地影响其产业转移的成败。

一、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现状

1.金融产品单一,缺乏创新,适合产业转移的金融产品不多。虽然皖江城市带的商业银行基本上已经实现股份制改革,可银行的经营理念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尤其是皖江示范区内的县域金融机构,仍只把存贷款业务作为主营业务,较少去考虑产业转移中产品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金融需求特点。尤其是目前银行的主动服务意识较弱,这样就和产业转移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偏差。皖江城市带的多数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不明确,产品研发前的市场调研不细致,所以部分客户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2.中小企业融资难。通过融资体系的整合,资金较为薄弱的企业,应当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盈利水平不高,资金规模小的企业很难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持,而盈利水平高、资金规模庞大的企业可以相对容易地得到金融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代表新兴产业的实力较弱的企业很难继续发展,继而造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时产业结构的不均衡性。银行贷款结构的失调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问题,一般的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将大量资本贷给经营状况不错的大型企业,很少给予一些代表新兴产业力量的中小企业以同样的待遇,金融机构这种规避金融风险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较高的信贷准入门槛,会极大地限制很多产业转移项目,对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极为不利。

3.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示范区金融业发展不平衡。数据显示,皖江示范区的投融资需求较大,但本地的融资渠道不畅通,自筹资金能力低,缺乏有力的、富有竞争力的融资平台。用来反映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经济指标主要是金融相关率(FIR),它反映的是某一时点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之和与GDP的比率。按照2010年的数据,安徽全省的金融相关率为2.27%,在承接产业转移的皖江九市中,合肥、芜湖、池州的金融相关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24%、2.03%、2.04%,但其他六市的金融相关率均未超过2%,其中巢湖市的金融相关率只有1.63%。这反映了皖江城市带金融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示范区金融业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

二、金融支持产业转移的对策思考

1.完善金融体系建设。首先,县域金融机构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将会发挥极大的作用,所以,要增加对县域金融机构的授权,给予其必要的金融产品创新权、资金管理的权限等等。同时,要尽可能地缩短业务审批的时间,简化不必要的手续,使金融机构的运行能够更加适应产业转移发展的需要。继续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贷款支持。结合皖江城市带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利用和分配信贷资源,保证符合建设开工条件的、手续完整的项目需要的配套信贷资金能够及时发放到位。其次,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金融产品,满足差异化的客户需求,形成多样化的、独创性的金融服务。针对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有色金属、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出现暂时性的资金运转困难的企业,及时加大必要的信贷支持,创新服务方式和融资产品,做好应有的服务和信贷支持。

2.切实解决产业转移中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政府可以对承接产业转移的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出台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收负担;通过向承接产业转移的中小企业实行财政补贴,鼓励产业转移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其融资水平。金融机构应针对产业转移中的中小企业建立一个新型的担保信用体系,完善动产质押业务模式,推动中小企业发展针对产业转移的各项基金,以促进其再发展。另外,要重视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支持,尤其是县级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并根据皖江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应当地农民工需求的创业资金。

3.完善皖江投融资平台。首先,对政府的融资平台进行规范。以皖江地区现有的融资平台为基础,将多种经营性资源和政府资产进行整合,对市县区的各级金融机构进行整合,加快符合条件的平台向股份制转型,探索创新融资模式,构建一个外资、社会资金、金融机构广泛参与,政府投入作为主导的统一的、多元化的融资平台。将芜湖、合肥建设成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并将皖江地区建设成为服务皖江、辐射周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扩大了的融资平台必将更好地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资金保障和支持。其次,皖江地区要尽快建成针对产业转移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针对转入皖江城市带的企业进行调查,并建立档案,在这些企业转移到皖江的同时,把这些企业的信用状况由政府汇集后发送到皖江地区金融机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金融机构规避风险,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一些企业避免在信贷市场上遭遇“逆向选择”等不安定因素。

三、结语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是加速安徽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对安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我们要做好相应的金融支持工作。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合作,抓住契机,进一步发展绿色信贷、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丰富融资平台,为产业转移发展提供持续的资金动力和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层次性的融资安排,为示范区提供更加健全、完善、便捷的金融服务,实现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中部的崛起。

[1]尹希果,曾冬梅.金融生态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9(17).

[2]葛如江,杨玉华.皖江产业转移特区起跑[J].瞭望,2010(5).

[3]张娟娟.沪苏浙皖给力皖江示范区建设[J].江淮,2011(3).

[4]43条配套政策——“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一周年[J].领导决策信息,2011(6).

[5]江俊,郭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财税支持政策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3).

F299.21

A

1008-178X(2012) 05-0012-02

2012-01-11

肖 琳(1988-),女,安徽祁门人,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皖江示范区安徽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小鲟”过皖江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