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领袖群体研究亟待深化——兼评《开天辟地: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纵论》

2012-08-15孙成武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领导集体历史研究

孙成武

中共领袖群体研究亟待深化
——兼评《开天辟地: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纵论》

孙成武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于1935年,止于1976年。在此期间,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贫困落后的旧中国变为统一独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属于开天辟地的一代,地位显重,因其执政长、影响深远而成为一个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的课题,其学术价值十分突出。同时,深刻总结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丰富的成功经验和惨痛的失误教训,对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强化党的各项建设,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对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关注和研究,最早开始于西方世界的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包括一些著名作家和新闻记者。其研究开始时是以中共最高领袖毛泽东为主要对象,施拉姆、特里尔、赖斯、威尔逊、肖特等人相继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毛泽东》传记,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尽管他们没有直接论及第一代领导集体,但有相当文字涉及了领导集体的主体内容,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正式提上日程,三十多年来,王东、薛庆超、王健英、岳思平、高健生等学者先后出版研究专著,龚育之、逄先知、冷溶、石仲泉等一批专家著书撰文,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发展历程、领导核心、历史功绩等问题展开了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对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发展过程的把握比较清楚,对第一代领导集体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成果即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比较清楚,对遵义会议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就的总结比较清楚。

作为开天辟地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其地位之显要自不待言。但这一代生命历程漫长,成因复杂,功过参半,所涉及人物事件众多,较难驾驭,有些评价也不好定论。为此,这个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相当基础的课题,也就成了一个有相当难度的课题,少有人问津涉猎。从发表的相关成果来看,目前的研究还很不够,具体体现为“五多五少”。一是多为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的简要过程的记叙,但缺少对其形成、稳固、确立原因的剖析;二是多为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的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的概论,但缺少对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体进程、原因、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三是多为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概述,但缺少对其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建设规律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整体研究;四是专题研究的文章多,但集中阐述这一论题的学术论著少;五是已经出版和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多以“史”的面目出现,但“论”得较少,显得很薄弱,“史”与“论”没能很好地结合。因此,中共领袖群体研究亟待强化,渴望深化。

1996年东北师大政法学院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孔德生选取了这一党史研究领域特别宏大的课题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经过三年努力,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并得到答辩委员会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在取得博士学位13年之后,在纪念建党91周年、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的特殊日子里,孔德生完成了以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的长篇书稿《开天辟地: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纵论》,并被吉林出版集团列为“吉林省迎接十八大重点图书”正式出版,可谓十年磨一剑,厚积薄发。阅读此书,我真切地感到此书至少具有七个鲜明特点。

一是选题深刻。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研究是个热门话题,但其实际属于中国共产党发展自身最基础一环,也是最重要一环,更是最难把握的一环。能够抓住这样一个选题,敢于研究这样一个选题,应该说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足够的积累。这的确是个相当有意义的选题,在党不断强化执政能力建设、致力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当下,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尤为突出。

二是跨度宽广。本书以中国共产党1935年遵义会议上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成熟稳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至1976年毛刘周朱全部辞世,第一代领导集体正式终结政治生涯为主要历史段限,同时将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至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前不成熟的14年历史作为铺垫和前奏曲,将1976年第一代终结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大转折正式实现前的历史为延续和余音,贯穿了党成立以来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光辉而曲折的历程,历史跨度很广。

三是容量宏大。本书基础厚实,结构健全,以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历史轨迹、创立者与稳固核心毛泽东、形成发展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不同时期多条中国特色道路开辟、功过得失、鲜明特点、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历史评价与经验启迪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细致、深刻的论述。大题小做,小题大做,计6章建构,26万余字洋洋洒洒,内容丰满厚重。

四是形式活泼。本书精心选用了二十余幅切题的历史图片,摘录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第一代领导人十余篇代表性理论著作的精彩片断,并对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包括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以及共产国际和苏共的相关领袖人物均做了简要评介。如此安排,使本书在风格上有别于一般学术著作的呆板枯燥,显得十分新颖鲜活。

五是构架独特。“思路决定出路”,科学研究也是这个道理,视角独特才可能显山露水与众不同。本书在切入点的选择、框架的构建、行文的处理上颇具匠心,下了一番大功夫。作者没有仅就第一代领导集体自身的结构与历程做简要的注解和历史的考察,而是采取了立体架构法,即两条线索既平行推进又立体交叉。简言之,就是以第一代领导集体自身发展历程与领导核心等为一条纵轴线,以理论创新、实践开拓等为另一条横轴线,两线交叉于历史地位总体评价。这样的视角与架构,比较独特而科学。

六是新意多见。本书严格遵循党的文献和两个“历史决议”的精神,科学吸纳学界的既有思想观点,既不简单罗列,也不无味重复,而是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如关于毛泽东何以成为第一代的核心,作者从党内党外、个人与集体多角度论证其历史必然性,这在逻辑上内容上都具有创新性;关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因,作者重点阐述了共产国际这一特别重要又一直常被人忽视的因素所发挥的正负双效应;关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历史地位的总体评价,作者既大张旗鼓地列举了其功绩,也毫不掩饰地揭示其失误,还总结概括了其特色,认为其功勋卓著、过失严重、特色鲜明,尽可能做到了既客观公正又不拾人牙慧。

七是情感充溢。本书注重党性与科学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文风朴实,行文流畅,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忧虑、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如作者对遵义会议前14年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层的频繁变更史做了追忆,对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党和国家的徘徊与邓小平的艰难复出做了点睛式的补白,爱党之情忧党之心十分明显;作者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理论与实践两大方面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承关系的主线做了清晰的整理,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到中国特色道路的不断拓宽,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的歌颂之意。

诚然,从更高的标准上讲,本书也存在某些不足和值得商榷之处。一是结构上,第四章的理论创新和第五章的道路开创与第六章的历史功绩难免会存在某些交叉重复,应考虑如何摆放更为科学;二是内容上,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和开创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从历史连续性和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交接的角度讲,它们的现实价值体现方面是应该适当加大笔触的;三是定位上,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失误原因和领导责任等系列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究。

总之,孔德生博士独撰的《开天辟地: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纵论》是一部全面研究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比较厚重的学术专著,特色鲜明,在相关研究的著述中可谓清新亮丽,非同凡响,因而得到全国党史研究名家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评审专家的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作为同行朋友,我希望孔德生博士能以此为起点,继续加倍努力,早日推出“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三部曲”。同时,作为一名党史研究工作者,我希望更多人关注“中央领导集体”特殊领域的研究,能够推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力作。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领导集体历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历史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