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女性主体性的发展研究
——基于《第二性》的分析

2012-08-15罗东利

关键词:第二性波伏娃客体

罗东利

现代女性主体性的发展研究
——基于《第二性》的分析

罗东利

主体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让主体能够更加自觉、能动、积极、创造性地从事某种活动,显示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及创造性。然而人类发展至今,女性的主体地位始终受到严峻挑战。根据波伏娃的“他者”理论,分析现代女性主体性丧失的关键以及如何再次让女性获得主体性,从而实现女性的自主、独立和自由。

主体;主体性;现代女性;“他者”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女性曾经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但是这种主体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丧失,女性成为他者,成为男性的附属品。主体问题作为哲学发展史上的核心问题之一,解决主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体的主体性,使主体具有自主意识,能动、积极、创造性地从事主体性活动,显示出主体自身应该具有的自主自觉和独立自由的思想。

一、主体性思想的发展渊源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主体性哲学的探讨,当时主体性被称为“在底下的东西”。杨金海先生说:“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显示出来的自觉能动性。这种自觉能动性具体表现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性质如何、效力大小、作用范围的广狭(作用范围的主次和久暂等),其内涵包括人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1]

而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更多的表现为自然哲学,因为人类生存问题的解决,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为决定性的矛盾。也就是哲学家大多从自然出发来研究哲学,对人作为主体的认识很少。而普罗泰戈拉却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苏格拉底也提出哲学的任务是“认识你自己",主张以人代替自然,把人看成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标准。体现了此时的哲学开始一定程度关注到人的问题,虽然没有得到所有哲学家对人的认识的普遍共识。

以人的自我发现和理性解放为主题的文艺复兴运动在14世纪的欧洲开始爆发,人的主体性思想借着这股文艺思潮的风气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人的理性得到宣扬,自由、平等、博爱被界定为是人的本性,这促使了社会对于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因而,这场文艺复兴运动不仅把人从宗教的权威中解放出来,使人得到一定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权利,更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因而可以称之为人性的解放运动。

随着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欧洲的哲学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笛卡尔提出了 “我思故我在”,这代表了人们真正开始关注每个个体的主体性意识。随后的康德也提出了著名的“三大批判理论”,他不仅主张人的理性权威,还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人的作用。康德认为,主体是能够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独立自主地做出行动,并能把自己的主动性意识付诸于实践的人,在这个意义上的主体也被看做是 “自我”。康德提出的“自我”因为他的唯心主义信条,最后发展为不可捉摸的形而上的东西。康德之后的众多思想家也一样由于受社会历史等因素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使他们的思想陷入唯心主义或者具有其他方面的缺陷,但是也使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的研究得到很大的进步。作为近代哲学终结者的黑格尔把这种“自我”思想发展为“绝对精神”的产物,而不是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产物。虽然具有局限性,但是我们仍然能看到哲学家们对人的主体性思想的重视。

此后,马克思在继承了前人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主体观念的真正变革。马克思对主体从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这三种角度做出分析。马克思认为,本体论的主体是指世界的本原和基础,从而回答了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即“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2],并看到了主客体的内在关系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是社会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只有人才具备对对象,即认识客体的意识并能关注自我的意识。只有活生生的、现实的、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人才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马克思从现实的实践主体的角度出发,丰富了人的主体性思想,从而完善了人的主体性理论。

纵观主体性思想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哲学家关注的角度都是全人类的人,是不分性别的人。而现实社会中,由于性别而造成的男女差异的存在,人的主体性也被分成了男女不同主体的主体性。在人类的母系社会时代,女性占有着比较丰富的资源,但随着父系社会的到来,女性的主体性发展受到了这种性别差异的挑战。马克思之后的思想家波伏娃,在吸收了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在《第二性》中对这种因性别差异而带来的主体性的不同进行了分析。

二、波伏娃的“他者”理论

波伏娃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在《第二性》中充分阐释了女性如何被处于“他者”、劣等地位的原因,并向女性提出如何实现对他者地位的跨越,能够实现女性自我主体的回归,回归到真实的自我的存在。作者通过对历史上女性处境的考察,指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步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3]309因而在她看来,女性受压迫和歧视的原因是由整个文明决定的。

波伏娃在她的关于“人”的概念中提到了“他者”的概念。她指出,历史上的父权制时代,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男人毫无特别之处,男人在做男人时是正当的,而女人在做女人时却是不正当的。在男人的王国里,她只是一个有生命的客体,她不会被视为主体[3]239;“当男人把自己树为主体时,他们也就把自己分离出来了;当他们把他者当作一个被占有的物时,就给他者的以及他们自己的男性理想以致命的一击。而女人在把自己看成客体时,她把她的同类以及她自己都视为猎物”[3]465;“实际情况是,男人(man)在今天代表积极的人,中性的人,就是说他既代表男性又代表人;而女人却只是消极的人——女性,她不论何时作为一个人去行动,都要宣称自己与男性是一致的。”[3]467由此可见,在男人的世界或者说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男人逐渐成为了历史发展的主宰者,女人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只能作为一个客体旁观男人的世界,而男人则成了人类的绝对标准,女人慢慢地不再是作为“人”存在,而是成为了“第二性”,成为了“他者”,变成了男人的附属品、次要者。

由此可见,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的“他者”实际指的就是女性。陶铁柱译者在序言中认为,“他者”指的是那些没有或丧失了自我意识、处在他人或环境的支配下、完全处于客体地位、失去了主观人格的被异化了的人[3]5。波伏娃所说的“他者”即为女性,其含义有:“男人不是根据女人本身去解释女人,而是把女人说成是相对于男人的不能自主的人。”[3]11波伏娃同时指出:“女人完全是男人所判定的那种人,所以她被称为‘性’,其含义是她在男人面前主要是作为性存在的。对他来说她就是性——绝对是性,丝毫不差。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the essential)相对立的次要者(the inessential)。他是主体(the Subject),是绝对(the Absolute),而她则是他者(the Other)。 ”[3]11

三、从“他者”出发实现女性主体的回归

波伏娃首先认为女人是与男人一样的作为人的存在。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女性之所以一直被男性所压迫,成为次要者、劣等者、“第二性”,主要原因在于女性没有自由,无法形成自我的意识、无法达到对自由的追求。因此,在这部被称为“女权主义圣经”的著作中,作者认为女性要想超越自己、跨越“他者”成为自由的个体,就一定要从男性世界中走出来。这也是波伏娃对他者理论研究的重要贡献,她指出“身为女人,今天该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和真正意义的人,这是她们面临的特殊难题。 ”[3]774

波伏娃从存在主义的基本命题——“存在先于本质”出发,首先把女性从个体的人的存在的角度来考察女性的存在意义,指出女性要实现自我和获得解放的具体道路就是女性要追求最具个体性的东西——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首先,波伏娃提出女性要实现自我和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经济的独立和自由。在她看来,真正的现实的自由应是具体的、积极的,而女性目前所获得的这种他者的自由是一种抽象的、空洞的和消极的自由。所以,女性要学会反抗,不仅是要反抗现存的父权制度,并能通过反抗在现实中实现自由。女性要学会抵制男性世界对她们的种种限制,努力开辟未来的道路。女性如果一味听天由命,这只能意味着退让和逃避,对女人来说,除了谋求自身解放,别无它途。波伏娃指出女性的解放 “首先要完成女人经济地位的演变”[3]707。而在自由中首要的是要实现经济自由,经济自由是和现实的、具体的、积极的自由相关联的,如果没有经济的自由,那么女性所获得的仍然是一种抽象的、空洞的、消极的自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她的处境。而女性获得经济自由的途径是工作,“只有属于女人自己的独立工作,才可以保证她的真正独立。”[3]541因而,工作对于女性的意义就在于:一方面女性在工作中实现独立谋生的目的,这是保证自己获得内心独立安全的前提,因为物质的自给能使女性能作为一个真正的个体而存在,这对女性的改变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女性要成为像男人一样的生产者,让自己的活动变成是创造性、超越性的。只有这样她才会重新获得超越性,最终使自己具有内在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在书中,波伏娃从历史现实的高度,从女性自身处境的角度来阐发自由对于女性的意义。她并不认为女性仅仅获得了经济的独立就意味着得到了真正的独立和解放。波伏娃通过对人类文明史上各个时期女性的境况作出分析,尤其详细分析了女性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处境,从而梳理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女性解放运动的发生、发展脉络,最终指出:“从男人那里获得经济解放的女人,在道德上、社会上和心理上还没有处在和男人同样的境遇。”[3]773可见,她更多的是从道德法律、社会心理、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等文化的层面出发,批判了现实中造成“女人是他者”的境遇,亦即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父权制社会及其文化。

其次,波伏娃界定了妇女解放的含义。女性的独立不仅仅是个人的独立自由,而是为了全体女性的解放。因而,“所谓妇女解放,就是让她不再局限于她同男人的关系,而不是不让她有这种关系。即使她有自己的独立存在,她也仍然会不折不扣地为他而生存;尽管相互承认对方是主体,但每一方对于对方仍旧是他者。”[3]827从这可以看出,波伏娃并没有要求女性为了解放而脱离男性,而是在男女关系中,即男性对于女性来说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自我又是他者,从这种辩证关系来把握女性的解放。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并不影响男女的同一性,即女性是作为真正的个体的人的存在。所以,波伏娃要追求的妇女的解放是男女真正两性的平等,女性不再作为男性的他者、附属品而存在,而是能平等地作为一个群体与男性共同创造这个世界。

最后,波伏娃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消灭“女人是他者”的现象。在她看来,“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坚持人人平等。它现在和将来都不允许任何类别的人成为客体或偶像:在马克思宣布的真正民主社会当中,未给他者留下任何位置。”[3]166社会主义之所以能消灭“女人是他者”的现象,是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才能消灭作为父权制根基的私有制,从而使女性获得与男人一样的存在,实现真正的自由。

历史发展至今,女性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与发展,但男女的真正平等并没有实现,女性还是受困于传统的观念,被认为具有母性的本能,应该是作为家务的承担者,以及在男女分工等方面仍然存在差异,这些问题不是能够一朝一夕解决的,但是女性自身要先具有这种社会主体的意识、独立的意识,才能促进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才能够让女性真正在这个社会中处于与男性一样的主体性地位,实现男女平等,最终实现人类对于自由的追求和解放。

[1]杨金海.人之存在的主体性三题[J].郑州:中州学刊,1995(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C913.68

A

1673-1999(2012)01-0066-03

罗东利(1987-),女,壮族,中山大学(广东广州 510275)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

2011-10-23

猜你喜欢

第二性波伏娃客体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第二性》:女性的历史与现实
波伏娃与女性主义
波伏娃 羞涩的女权战士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波伏娃:在“双重生活”中追求独立与自由
波伏娃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
面对萨特死亡的波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