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益之驱:民间资本凭何进入电信领域?

2012-08-15孙永杰

通信世界 2012年25期
关键词:民资电信业门槛

本刊记者 | 孙永杰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引导民间资本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电信业八大重点领域。作为进入一方的民间资本将会如何看待和衡量自身进入电信领域可行性呢?

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民资进入电信领域,除了政策等的支持外,能否让民资获得利益更为关键,这也是其进入电信业的根本动力。那么民资期望获得的利益有哪些呢?无非是利或者名,说得通俗点就是钱和某些控制权。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民间投资在传统垄断行业所占比重总体不足20%,在铁路、石油等行政垄断行业尤其明显。虽然中国电信业这些年在推进开放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自然垄断的属性即便是在目前政策允许和支持的情况下依然严重。

众所周知,中国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均为中央企业,2011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9880亿元人民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31亿元。如此的规模,民资一旦想进入,投资门槛就是上百亿或者几十亿,这绝非一般的民资可以承受的。即便是有可以承受的民资进来,何时收回投资?相信进入的民资自己心里都会有一本帐。据称,目前现阶段民间投资者只能获得资本性投资收益而不能得到运营性收益,客观导致民间资本进入的最大利益被运营商占有,因此,尽管参与建设的门槛不高,但试图获利的门槛却仍较高。

此外,有业内称,民间资本可以以参股的方式进入电信领域,这样可以降低大规模投资的风险,但过往的事例证明,民间资本以这种方式可能参与资本的分红,但却很难获得充分的股权,而没有充分的股权要想参与业务的运营和管理几乎没有可能。

据笔者了解,之前确有一些民营企业在转型中尝试进入电信业。在经过几轮尝试后,它们普遍把进入电信业作为资本运作的一种手段,并非真正想从事电信服务。它们中的大多数联合港台资本,做概念、炒内容,进入的目的就是为了退出。究其原因,则是担心进入后没有话语权,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目前民间资本对以参股方式进入电信领域将落得徒有虚名结局的担忧。

最后,除了资金门槛高和参股带来的风险之外,由于多数的民间资本缺乏甚至没有电信业的背景,技术上也是一个较高的门槛。这也间接加大了民间资本的投资风险。

猜你喜欢

民资电信业门槛
中国电信产业改革绩效研究的新视角与方法创新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电信业新变局
停留
中国电信业增长质量评价及其基本特征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
民资参与国有项目:足欲行而趑趄
甘肃:电信行业实施“营改增”
发挥优势,服务民资——全国十六城市工程咨询协作网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大连召开
民资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