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脑梗死大鼠乳头体一氧化氮合酶改变

2012-08-15张晔张艳周郦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6期
关键词:心端合酶一氧化氮

张晔 张艳 周郦楠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它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且呈迅速上升趋势。其中又以多发性脑梗死(Multiple Cerebral Infarction,MCI)的发病率占的比重最大。研究其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Papez回路已被普遍认为参与认知过程,包括记忆功能和空间短程记忆功能。此回路由海马经乳头体(mammillary body)和前丘脑至扣带回皮质。其中乳头体是下丘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马主要的输出结构。乳头体病变时,可出现记忆力障碍、意识水平下降、情绪改变、痴呆及昏迷等症状[1]。本实验通过对多发性脑梗死大鼠乳头体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以探讨乳头体与多发性脑梗死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雄性,体重250~300 g,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复合颗粒饲料饲养,自由饮水和活动。常规适应环境5 d后,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缺血对照组、实验组(术后4 h取材)。

1.2 实验方法

1.2.1 多发性脑梗死模型制备 按40 ml/kg体重注射1%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平甲状软骨高度做一偏左纵向切口,暴露左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分叉处,并对境外动脉进行充分剥离。在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远心端,分别用显微外科动脉夹进行无损伤夹闭。用显微外科直剪在颈外动脉上剪一斜口,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插入静脉留置针,结扎固定,拔出针芯,放开颈内动脉的动脉夹,推入肝素盐水0.2 ml(含肝素10 U),25 g/L同种属大鼠全血悬浊液0.5 ml。注射完毕,立即将颈外动脉剪口近心端处结扎,放开颈总动脉的动脉夹,观察、逐层缝合[2]。

1.2.2 缺血对照组动物模型制备 按40 ml/kg体重注射1%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平甲状软骨高度做一偏左纵向切口,暴露左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分叉处,并对颈外动脉进行充分剥离。在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远心端,分别用显微外科动脉夹进行无损伤夹闭。用显微外科直剪在颈外动脉上剪一斜口,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插入静脉留置针,结扎固定,拔出针芯,放开颈内动脉的动脉夹,推入0.7 ml生理盐水。注射完毕,立即将颈外动脉剪口近心端处结扎,放开颈总动脉的动脉夹,观察、逐层缝合。

1.2.3 取材切片 大鼠经1%肝素钠生理盐水、含4%多聚甲醛的0.1 m磷酸盐缓液(PBS,pH=7.4)固定液内固定灌注,取出脑组织并置于固定液中后固定4 h,然后将脑组织切成薄块移入含20%蔗糖的0.1 m磷酸盐缓液(pH=7.4)中4℃保存,至组织沉底,作冠状位连续冰冻切片,片厚20 μm。

1.2.4 尼氏染色 将冰冻切片吹干,用0.1 m磷酸盐缓液(pH=7.4)漂洗3次(5 min/次),将切片放入1%甲苯胺蓝溶液(37℃),90 min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再用0.1 m磷酸盐缓液漂洗3次(5 min/次),常规脱水、透明、封片,光镜下观察。

1.2.5 一氧化氮合酶组织化学染色 用0.1 m磷酸盐缓液(pH=7.4)彻底漂洗切片;室温下,在0.2%Tritonx-100PBS溶液中预孵育10 min;37℃下,在孵育液(NADPH-d 10 mg,NBT 5 mg,Tritonx-100 0.03 ml,用PH=7.4的0.1 m磷酸盐缓液溶液配置成100 ml)中反应2~3 h;用0.1 m磷酸盐缓液(PH=7.4)终止反应,并漂洗3次(1 min/次);常规脱水、透明、封片。

1.3 图像分析 用Luzex-F显微图像分析仪测定大鼠乳头体单位面积nNOS阳性细胞及纤维的平均灰度值。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法。

2 结果

2.1 尼氏染色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缺血对照组尼氏染色切片上,神经元数量多,排列紧密,形态完整,泡浆内尼氏体丰富。MCI4 h实验组大鼠乳头体切片上,正常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皱缩,有的呈空泡样甚至溶解成碎片。

2.2 超微结构观察 MCI4 h实验组大鼠乳头体神经元有明显改变:粗面内质网扩张,呈裂隙状或密集条纹;线粒体肿胀,嵴紊乱甚至缺失;核皱缩,核膜部分溶解、消失;突触数量减少,前后膜融合,突触小泡不清或出现聚集。根据尼氏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证明MCI动物模型制备成功。

2.3 NOS组化结果 光镜下MCI大鼠乳头体nNOS阳性神经元呈棕褐色,多数为中小型细胞,胞体多呈卵圆形,突起较少。MCI 4 h实验组大鼠乳头体切片上,正常神经元数量减少,NOS阳性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小,形态不同于正常NOS阳性细胞。

2.4 图像分析结果 MCI4 h实验组大鼠乳头体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与平均灰度值(43.09±3.95,183.69±3.80)均大于正常对照组(39.33±2.27,179.70±2.60)(P<0.05)。

3 讨论

本实验结果中,MCI时,大鼠乳头体NOS酶反应阳性细胞及纤维数量显著增多,这一实验结果尚未见报道。一氧化氮(NO)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信使分子,参与脑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3]。作为一种活泼的自由基,NO既能作为神经信息分子发挥作用也可成为神经毒性物质。催化NO生物合成的酶称为一氧化氮合酶(NOS),是NO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限速因素,体内NO的生物作用完全依赖于NOS的活性[4]。NO的半衰期很短,直接研究尚有困难,因此,对NOS的测定是深入研究NO生理病理作用的重要环节。NOS有三种亚型,即神经元型(nNOS)、诱导型(iNOS)及内皮型(eNOS),各型在脑组织中的分布以及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各不相同[5]。有研究认为,神经元内NOS主要是nNOS。

鼠类乳头体位于正中,不像灵长类等高等动物的乳头体左右成对酷似乳头。乳头体和海马一样也是脑内易发生缺血的部位之一,进化越高的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越差。乳头体浅部覆有薄层白质纤维,内部含有数个核团,分为乳头体内侧核、乳头体外侧核、乳头体前核、乳头体后核及乳头体上区。其中乳头体内侧核神经元较易发生缺血改变,而外侧核乳头体内侧核组成却较少发生。乳头体内侧核组成乳头体的主要传导系统乳头丘脑束和乳头被盖束,为其边缘系统Papez环路的重要部分[6]。

本实验运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证明了MCI 4 h时,大鼠乳头体NOS酶反应阳性细胞及纤维数量显著增多,结果提示NOS参与MCI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神经元受损的标志物。

[1]刘鸿宇,药宏亮,崔建梅,等.运动性疲劳对大鼠乳头体表达的影响.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9,25(1):381-382.

[2]周郦楠,张晔,张晖.CGRP对多梗死大鼠海马CA4区NPY细胞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0,5(18):13-14.

[3]包新民,舒斯云,曾建新.大鼠全脑缺血后纹状体边缘区内一氧化氮合酶、神经肽Y表达的变化.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21(9):644-647.

[4]陈琳,高署,胡成穆,等.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安徽医药,2004,8(1):3-6.

[5]Koh PO.Melatonin regulates nitric oxide synthase expression in ischemic brain injury.J Vet Med Sci,2008,70(7):747-750.

[6]童新,罗毅,张笑明,等.实验性大鼠脑缺血乳头体病理、神经降压素和生长抑素改变及机制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2,9(4):193-195.

猜你喜欢

心端合酶一氧化氮
升结肠脂肪瘤致肠套叠及远心端肠梗阻1例
血管壁剪应力预测颈动脉斑块破裂的价值
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左肾静脉超声影像特征和规律及其诊断意义探究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变成像研究
四种中药单体选择性抑制环氧合酶-2活性的评价
一氧化氮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银屑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测定的意义
一氧化氮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胱硫醚β合酶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