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情的特性及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2012-08-15文丨董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2期
关键词:群体性舆情网民

文丨董 杰

(吉林日报报业集团,长春 130033)

1 网络舆情分析

网络舆情主要是在各种个原因的刺激下,而导致事件发生的,他是经过互联网传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它的本质在于对互联网媒介中人们对事件的所有认知、情感等因素和行为倾向的一种情报信息的集合。由于网络舆情载体比较特别,网络舆情和其他形式的舆情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有多新的特征和传播模式。

1.1 内容多元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介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舆情信息主要是依靠它来传播。内容形式多样是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具体可包括:1)复杂多变的话题。主要波及的范围是国内外各个层面的问题。2)形式多样的内容载体。主要包括新闻跟帖、论坛帖子等各种形式,还有现代刚产生的3G传媒等。3)表现方式各式各样。网络舆情不只是局限在图文信息、影像视听等方面的资料,更是加入了其他的网络传播形式。内容的复杂多样直接增加了无序的噪音,就直接影响了决策者的相关信息,更要注意的是网络舆情中经常会有不真实的报道,一些不道德信息反应往往会导致感情用事,而人们对其又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可行的方法去阻止,极易导致“三人成虎”、“激进盲从”、“蛊惑人心”等不良局面的发生。不良情绪的持续升温和累积,甚至会引发过激的行为,进而对整个社会造成危害。

1.2 主体主导性

是网民是网络舆情的制造者,在网络舆情出现时,网民的主观能动性对网络舆情的有着决定性影响。现在我们所看到是,网络舆情主体比较接近现实社会的行为主体。首先,体现在网民的人数在增多,据统计,已超过4亿用户;其次,现在网民的自身特点也比较接近当代现实社会的人群结构。所以,网络舆情较多的体现出的是社会民意。伴随而来的是网络参与和公民思想的觉悟,当代形势下“消极公民”逐渐在网络上面转变为“积极公民”。但是,这也表现出了网民的现存的许多缺点。一是有良好的主观能动性。“一个人对于陌生事件能产生的唯一的情愫,就是对他所面临的事件的想象观念所产生的思想。”面对这种问题时,对网民而言,直觉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即对事件了解不充分,不清楚真相,再加上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只是以个人的想法为主,容易形成片面的见解。还有容易形成多数人没有共同的思想,较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感应。由于网络速度是具有时效性,产生的情绪极为容易得到快速传染。

2 网络舆情在群体性事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因为社会结构自身特点的原因,在具备了结构性诱导原因后,需要有一种信念对一个问题产生相同的反应。在此形势下,能引起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只要产生,在形式无法受到掌控的情况下,群体性事件就出现了。网络舆情和他的传播在这个时候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2.1 网络的群体极化性特征引起一般化信念的发生

最为快速方便的网络舆情中,之间所发生的问题在社会中较为常见,不同区域的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在现实社社会中却没有明确的态度和表达思想,所以,当网络上发生了能引起对网民来说比较敏感的问题时,就有可能直接的参与到其中。在现实的社会中,网民都是独立的一员,但在互联网当中,有着自己的角色。在这种范围中,网民们依据某种形式来组建的虚拟共同体。上文曾说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讨论中出现不同的情况和问题,中立的人员可能会慢慢的转变自己的态度,从刚开始的一般的态度慢慢的向两个方向发展,最后使中间人员慢慢的消失,意见也逐步变为两种;在此之中,如果有一种意见占有主流位置,这在今后的群体极化后更会变得越来越主流。所以,在经过此类事情之后,观念会逐渐引起一般化的产生。

2.2 不良因素或事件的产生经过网络舆情传播变得普及化和扩大化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报纸的影响力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普及的人群也只是局限于区域之内,也就是说区域性色彩比较浓重;在今天的网络时代,网络舆情所反映的信息不再受限于官方的意见和所引起的变化。再加上现代媒体的开放性和网络舆情的内容多样化,这些网络舆情便没有限制的地出现在网络空间里。

3 网络舆情在群体性事件处理机制中的作用

3.1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收集并及时监督和处理,可以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

网络舆情的背后有着各种深层次的原因和背景,群体性突发事件在爆发之前都会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最为常见的体现在对一个事情的认识只是局限于个人,随着受刺激人们的数量的增多和事件影响范围的加大,很有可能从“小气候”,逐渐变化为“大气候”,最终结果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可以看出,这对我们防治问题产生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对此类信息的收集,可以总结出人们关心的以下几点现象,从群众的角度检查各级政府的行为,以便采取良好的方法去实现人们正当的诉求。

3.2 对网络舆情的积极反思可以不断减少群体性事件

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所谓网络舆情就是人们的理想和情感在网络上的集中体现,这也是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公共政策的制定要以民情为基础,其有效性也是以社情民意为根本检验标准。还有,在面对群体性事件方面,必须要重视其积极的一面,并采取积极的经验措施,面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并经过这方面理解公众的需求和诉求,并为其实现愿望。但是现在我们需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反思:在实践过程中,对此种事情出现后,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交流方面也有一定的问题;在理论方面,体现在没有认清网络舆情规律,面对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的思想和反思还需加强。总而言之,对网络舆情要从其自身的特点去思考,更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舆情回应的速度与力度、以及研判的准度与精度等,都是反思的重点。

[1] 吴晓明. 网络“公民新闻”的社会舆情解读. 河北学刊,2011(3).

[2] 徐晓日. 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1).

猜你喜欢

群体性舆情网民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群体性60Co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紧急处置及护理体会
群体性事件中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互信能力建设的作用——以张家港“挂水门”引发的“12·5”群体性事件的演进为例
网络群体性事件诱发的深层原因分析
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分析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