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城区管理体制构建社会管理服务新格局

2012-08-15黄石市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2年6期
关键词:办事处城区服务中心

● 黄石市编办

近年来,湖北省黄石市积极探索创新城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初步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服务新格局。

第一,精简层级,实现“区直管社”。一是减少行政层级。撤销全市4个城区的16个街道办事处,变原有“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为“市-区-社区三级”管理,由社区直接面对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二是归并整合社区。综合考虑城市交通、居住环境、地域面积、人口数量、社区现状及未来发展等因素,将全市132个社区归并整合为81个新型社区,扩大服务半径。三是整合各种资源并下沉到社区。对原街道办事处人员进行整合,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充实社区,实行管理人员编制上挂区直部门、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活动场所统筹规划建设,直接面向居民提供服务。通过“区直管社”,新的社区更加贴近群众,较好地实现了责任上移、重心下移、服务前移、管理后移,大大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

第二,科学划分权责,推进“职能集中”。以权力下移、职能集中为突破口,重建城区管理构架。一是下移审批权限。全面清理市、区两级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项目投资、农林水利、社会事务、财政等方面的权责配置,按照基层性、基础性、微观性权力一律下放的原则,将原市直部门承担的7大类23小项审批权限下放城区,强化城区功能,确保城区部门有职有权,权责统一。二是理顺市、区关系。全面推行“两级主体,两级管理”体制,将市容环卫、城市综合执法、住房保障、房屋征收、煤炭安全生产等管理职能下放城区,由市直部门管政策、管标准、管检查、管监督,由城区抓管理、抓执行、抓落实,实行重心下沉、监管分离。三是撤销街道办事处。将原分散到街道办事处承担的经济管理、城管执法、司法行政等职能收归区直相关部门,促进区级工作部门职能配置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由交叉同构到责权明晰的转变。

第三,创新治理结构,实施“多元共治”。探索设置了由社区党委、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社区群众工作中心、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组成的社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起多元共治机制。社区党委是社区领导核心和党建平台,对社区内党的各项工作负“属地管理”全面责任。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是承接政府管理和服务、整合社区资源的重要平台,不再承担区域经济发展职能,而是突出公共服务职能,直接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工作,与社区党委合署办公,具体负责宣教、文化、低保、就业、计生、警务等公共事务。社区群众工作中心,承担维稳、信访、民调、综治等事务。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区党委成员交叉任职,依法开展自治工作。社会组织发展中心负责发展规范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按照章程发挥功能,参与社区建设与治理。通过创新多元共治结构,在社区层面切实履行“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职能,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第四,拓展民情沟通渠道,打造“绿色通道”。从建立民意表达综合机制入手,将区级党委、政府总值班室合并,成立新的总值班室。新的总值班室除承担原有工作外,还承担应急管理、信息收报等职能,并协助区领导处理突发事件,组织协调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保障救援应对及政务信息等工作。同时,整合“民情快车”、“区长信箱”和信访局网站等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区级信息网络中心,实行多个平台受理,一个中心集中、一人总把关、一个口子进出,打造了一条投诉便捷、处理快捷的绿色信访通道,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五,整合归并事业单位,实行“功能集成”。与撤销街道办事处,减少行政管理层级相配套,归并区、街两级事业资源,统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综合设置低保中心、人才交流中心、计生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较好地解决公益服务总量不足、标准过低、服务稀缺等问题,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以“大城管”、“大经贸”、“大农业”、“大文化”为取向,跨部门、跨战线综合设置事业单位,目前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也达到了精简高效的目标。全市4个城区,除教育、卫生外的事业单位,经过调整改革,由183个精简为81个,人员编制由1141名精简到636名。

猜你喜欢

办事处城区服务中心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纠纷调解知多少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纪事
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的建立及其活动
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