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五十里山水长卷 建一百亿产业新区——金口河区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

2012-08-15刘吉祥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两化城乡园区

刘吉祥

(中共乐山市金口河区委 四川 乐山 614700)

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乐山市金口河区作为“两化”互动特殊区,工业化层次不高、城镇化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要认真落实全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做强产业、做大城镇、统筹城乡”的思路,扎实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全力打造“五十里山水长卷、一百亿产业新区”,建设四川省民族地区经济强区、山区经济强区和小凉山“两化”互动示范区。

一、做强工业,建一百亿产业新区

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工业化既是动力,也是支撑。金口河区将坚持以工业强区为主导,紧紧围绕建设乐山重要的水电、冶炼“两基地”目标,坚定不移走电冶结合发展道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强化工业支撑作用。力争到2015年,全区新增工业总产值100亿元、达150亿元,人均GDP实现10万元以上,工业化率达到80%以上。

(一)壮大支柱产业

围绕建设乐山重要的水电、冶炼“两基地”的目标,按照“点”上抓骨干膨胀、“线”上抓特色培育、“面”上抓总量扩张的思路,培育壮大水电、冶炼、磷化工、农产品加工、矿业五大支柱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总装机106万千瓦的枕头坝一级和沙坪二级电站建设,力争2014年首台机组建成发电,2015年所有机组建成发电,形成120万千瓦水电装机。做好总装机51万千瓦的枕头坝二级和沙坪一级电站建设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动工,确保“十三五”全面建成发电,使金口河区实现水电总装机185万千瓦以上,成为乐山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依托电力富足优势,加快发展冶炼产业,努力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重点加快推进鑫河4×35000千伏安铁合金、川辉2×16500千伏安铁合金、铁人2×12500千伏安铁合金、金洋4000吨太阳能级硅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区冶炼负荷新增26万千伏安、达40万千伏安,产能达到60万吨以上,成为乐山重要的冶炼产业基地。壮大磷化工、农产品加工和矿石产业,重点加快商舟4×20000千伏安黄磷生产线、金源棉纺生产线三期、祥光红豆杉紫杉醇提取、森宝乌天麻加工等项目建设,抓好商舟、大园宝、乙源等磷矿洗选项目建设,形成年产黄磷2万吨、五钠5万吨、棉纺12万锭、紫杉醇10000公斤和磷矿开采70万吨、精矿加工35万吨生产规模。

(二)转变发展方式

妥善处理发展与转变、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关系,突出结构调整、节能降耗、自主创新三个重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做到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提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着力在冶炼、矿业等产业上引入补链项目,形成较为完整的循环产业链。狠抓节能降耗,积极推进“企业节能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抓好冶炼、化工等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末,万元GDP能耗降低到2.7吨标准煤以下,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25%以上,主要污染物削减超额完成省市目标任务。加强自主创新,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冶炼、化工等传统产业,实现“产品高端化”。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自主创新投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抓好康宁公司省级工业硅研发中心建设,努力在太阳能级硅研发上实现新突破。

(三)打造园区平台

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两化”互动的核心动力,按照“两轴、三园、八片区”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园区布局。按照“一园一主业”原则,在大渡河沿岸和金永公路沿线两条工业发展轴上分类布局永和镇、金河镇、永胜乡三个工业园、八个工业片区。加快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园区建管机制,打造“筑巢引凤”最优平台。围绕园区主导产业,搞好配套发展,提高园区内企业间、产业间的关联度,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全区工业企业入园率达80%以上,园区工业集中度不低于60%。

二、做大城镇,展五十里山水长卷

发挥依山傍水的特点,以“精品山城”建设为核心,以宜居、宜业、宜游、宜商为取向,突出新区规划、风貌塑造、彝家新寨三大重点,做足观山近水、显山露水文章,努力打造“五十里山水长卷”。

(一)建设精品山城

按照“北跨、南延、东跃”的发展思路,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地编制城市新区规划,重点规划好中心城区风貌塑造和官村、高山坪、张村沟、游漩坪四个新区,形成“一心四片”的城市发展格局。注重城市新区特色打造,按照修旧如旧思路,以“白鹭长滩、红色年代”为主题打造官村片区,以“云顶山居、魅力花街”为主题打造高山坪片区,以“阳光政务、金色银杏”为主题打造张村沟片区,以“城市门户、现代物流”为主题打造游漩坪片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旧城改造,确保年内启动迎宾路、观音寺堤防等城市重点工程,力争2—3年内完成罗回特色步行街、滨河现代商业街打造。抓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依托枕头坝、沙坪电站库区建成后的“高峡平湖”美景,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绿地培植,形成山为骨、水为脉、绿为韵的生态宜居“精品山城”。力争到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从1.8万人增加到2.5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8平方公里拓展到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41.5%提高到52.5%。

(二)培育特色集镇

按照不同的地域特点、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和民族风情,加快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S306线、金永路、和共路为轴线,以永和、金河、永胜、吉星、共安五个中心集镇为支点的“一核心、三轴线、五支点”城镇体系。重点打造新型工业镇金河镇、商贸休闲镇永和镇、生态旅游乡永胜乡和特色农业乡吉星乡,推进人口、资源、要素向城镇聚集,使小集镇成为城乡统筹的“联结点”、工业发展的“承载体”、服务业发展的“孵化器”。

(三)打造优美彝寨

牢牢把握“新村寨、新民居、新生活”的要求,按照“巩固提高型”、“配套完善型”、“建设突破型”三个层次,坚持“统规自建、建改结合”原则,在前阶段完成12个新寨建设基础上,奋力攻坚彝家新寨建设,确保2015年全面完成41个彝家新寨建设。以家、园、寨规划设计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彝家新寨建设规划,确保规划到村庄、布局到院落、设计到农户。住房设计坚决打破以往千篇一律的“军营式”、“火柴盒”建筑样式,着力在点、线、面等细节设计上下功夫,注重屋脊、屋面、屋檐、门窗、斗拱等典型元素及彝族元素、彝族符号、彝族文化应用,力求一村一景。重点打造以避暑养生为主题的五池新村、以峡谷探险为主题的胜利新村、以彝族风情为主题的林丰新村和以民俗生态为主题的迎春新村。

三、统筹推进,促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核心在工业化,依托在城镇化,关键点在协调联动,根本方法是加强统筹。我们将抓住关键点,找准着力点,在“统筹”上下功夫,在“互动”上求实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加强规划统筹

牢固树立全域规划、顶层设计理念,按照乐山市委“三大联动、六大跨越”部署,进一步完善并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园区建设规划和彝家新寨建设规划,加快构建从城市到乡村,从总规到详规,覆盖全域、衔接紧密的科学规划体系。注重规划统筹,重点推进城乡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交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等规划相互衔接,实现“多规合一”。严肃规划权威,坚决杜绝项目指挥规划、长官意志决定规划现象,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加强产城统筹

准确把握“产城一体”的要求,把城市新区作为“两化”互动发展、产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和有效突破点,妥善处理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一体推进。按照“城市新区、产业新城”的定位,加快官村、高山坪、张村沟、游漩坪四个城市新区建设步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一批商贸商住、度假酒店、休闲娱乐、现代物流等产业项目,使城市新区的产业功能、城镇功能、生态功能互为支撑、相互促进、共同繁荣。鼓励和吸引农民到城区从事生产经营和生活居住,使农民逐步实现“居住在城区、生活在社区、就业在园区”的目标。

(三)加强“三化”统筹

“三化”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努力在“三化”联动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响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林、茶、药、畜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重点抓好红豆杉、乌天麻、川牛膝等优势产业。力争2015年建成红豆杉种植基地2万亩、乌天麻基地20万平方米、道地中药材基地3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曼地亚红豆杉种植基地和全省优质道地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依托大峡谷地质公园、大瓦山湿地公园等资源禀赋,加快发展旅游业,重点在永和镇依托铁道兵博物馆和大峡谷地质公园,打造“铁道兵之家”;在金河镇依托“三线建设”战备仓库,打造“红色之旅”;在永胜乡依托大瓦山国家级湿地公园,打造“生态乐园”;在共安彝族乡依托三岔河森林公园和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雄夺魁”,打造“彝家风情”。加快发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配套产业,提升第三产业整体水平。

四、强化保障,添“两化”互动动力

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事关跨越发展大局,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电力、交通、土地三大瓶颈,强化政策、人才、作风三大保障,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增添动力和活力。

(一)破解要素瓶颈

坚持协调联动、多管齐下,着力破解电力、交通、土地三大要素瓶颈。加快工业电网、农村电网、城市电网建设与升级改造。力争到“十二五”末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输电线路9条,全面覆盖“两轴、三园、八片区”。加快推进出入境主干道交通线路升级,重点配合省市交通部门,推动乐汉高速公路早开工、早建成,使金口河成为连接乐山与攀西沿大渡河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规划建设金 (口河)—洪 (雅)公路、金 (口河)—甘 (洛)公路,形成“东进西出”、“北上南下”交通格局。加快推进火车货站台扩容改造,力争“十二五”末铁路货运能力达300万吨/年。统筹制定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园区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四规合一”,加快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土地向企业、向园区、向产业集中。全力争取红华公司闲置土地,大力开展“金土地”、“开山造地”工程。力争到2015年,新增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200公顷。

(二)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要素流动、社会管理创新和投融资等改革,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政策,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和流动人口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等问题;加强投融资平台管理,健全完善“借、管、用、还”运行机制,为“两化”互动提供最大限度的资金支持;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探索BT、BOT等建设模式,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和城市建设;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进一步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奖励、项目扶持、贷款贴息、金融支持、税收激励等政策,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做强人才支撑

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建立“能者上、庸者下、无为者让”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注重把懂工业、懂城建、懂金融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抓发展的能力。狠抓专业队伍建设,重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产业工人“三支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两化”互动发展的高素质专业队伍。创新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分类建立“两化”互动发展人才需求库,制定完善引进高等院校专业人才、科研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类人才的激励机制,确保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分别达1200人、1800人、2500人以上,各类人才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以上。

(四)狠抓作风建设

牢固树立“作风兴区”的理念,突出机关作风、行政效能、廉政建设三大重点,着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责任型、务实型、纪律型“五型”机关,以过硬的作风保障“两化”互动发展。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健全完善责任分工、奖惩考核、督查督办等一系列机制,大力倡导真抓实干之风、攻坚克难之风、高效务实之风,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中梗阻”、“下搁浅”等不良现象,形成快捷高效的机关作风。狠抓效能提速,深化“五心合一”政务服务模式,严格“三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对“两化”重点项目推行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五办”作风,确保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加快完善“制度建廉城市”规划体系,构建以制度管人、管钱、管事的惩防体系框架,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坚决杜绝各种“吃拿卡要”的现象,营造风清气正事业兴的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两化城乡园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评价的“两化”“两性”
“两化”融合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东营市“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策略分析
泉州市民营企业“两化”融合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