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当代凝炼

2012-08-15刘艳菊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民族核心

刘艳菊

(辽宁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1)

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当代凝炼

刘艳菊

(辽宁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1)

文化价值观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复兴中华文化、凝炼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化价值观是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支柱与核心,是人的行为与活动的内在根据,是关于主体文化价值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建构中华文化价值观必须坚持民族性、大众性、科学性、时代性和普世性的原则。依循这些原则,文化价值观在当代应凝炼为忠孝、仁爱、民主、公正、自由、和谐、创新、发展。

中华文化;文化价值观;建构原则;凝炼

核心价值观的凝炼问题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随着全球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并存、百花齐放的格局,激发了价值主体的创造活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但也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如物质化、功利化、反文明化、低俗化的价值观泛滥,民族文化渐渐流失,主流价值观统摄力不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力不够等,这势必会造成社会认同感危机,导致共同信念的缺失与偏差,那么中华民族也将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消除认同危机,重塑、复兴与凝炼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文化价值观的内涵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2]可见,所谓价值就是指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也就是客体对于主体的作用与意义,某事物对人有作用、有意义,就是有价值。文德尔班指出:“价值命题不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表示主体对于对象的估价、主体对于事物的态度。”[3]袁贵仁教授指出“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某种事物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它是人的社会化的核心内容,人的社会化过程、价值观的形成和主体性的获得,是一个问题的三个不同侧面。人接受文化的结果,是一定行为方式的获得,也是一定价值观的形成。”[4]可见,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人们对实践对象的观点、看法和态度。

文化是由多种因素、多种层次构成和表现的有机体和复杂体系。文化的最深层次就是价值观。“人的活动及其成果,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所谓文化,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4]中外古今文化上的不同,最根本的就是价值观的不同。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其自身的文化,都有该民族和群体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循和信奉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是在其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它构成该民族成员的某种思维定势和行为的心理基础。”[5]

从上述关于文化、价值和价值观的定义可以看出,所谓文化价值观就是指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各种文化现象与文化行为的见解、观点和态度,即关于主体文化价值的基本观点、看法和根本态度,它包含着特定民族的思想观念、共同信念、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等,是各种文化价值的观念体系。

二、文化价值观建构的意义

首先,文化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不是单个人的创造物,它是一个民族乃至人类千百年来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认识自身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而成的民族文化以及人类文明的精华,是维系民族统一与发展的深层力量,是传承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繁衍人类历史的精神力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决定》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就不可能强盛,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则不可能生存。文化价值观是社会凝聚力的来源,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其次,文化价值观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就在于其核心价值观。“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蕴含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唯有在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引导社会、教育人民和推动发展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文化的竞争本质上是价值的比拼,是核心价值的较量。”[6]面对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传承和构建本民族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只有这样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才能获得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因此,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在核心文化价值观上作出新的概括和凝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应该体现在现代化发展水平上,更应该体现在精神文化的丰富以及核心文化价值的开掘之上。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文化要自强。文化自强的关键就在于凝结民族文化的灵魂——核心文化价值观。其次是文化要创新。“文化创新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要与时俱进、创造新颖的核心价值。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7]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当代中国文化之逆差,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逆差。因此,努力构建具有统摄作用和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价值观,对于培育与凝聚民族精神、扭转文化逆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民族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所在。

三、文化价值观建构的原则

1、民族性原则

构建文化价值观必须坚持民族性的原则。民族性是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往往越是具有民族性特点的文化,越有价值和生命力。文化价值观的构建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上,才能站得稳、走得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如果仅仅只是单纯地吸收、引进、摹仿其他文化,而没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创新,没有自己的民族品格和特色,那么,它只会沦为其他文化价值观的附庸品而被淹没在世界文化海洋之中。因此,构建文化价值观必须要坚持民族性的原则,充分挖掘和发挥民族文化精神的精华,在文化价值观的凝炼上要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2、大众性原则

文化价值的凝炼一方面要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具有一定学理性和学术性,但另一方面其概念本身又应该简洁、清晰,易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传播。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和发展至今,主要是因为大众的传播与发展。不能落实在大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之中的文化价值观必定得不到广泛的传播,不可能深入人心,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化价值观。只有把文化价值观普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才能化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和自觉追求。

3、科学性原则

构建和凝炼文化价值观,应当非常明确地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我们凝炼出的价值观应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反映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它能够表达人民的基本利益诉求与价值追求,而不是脱离人民基本需求的空洞的价值,它是能落地生根,切实引导人民精神和物质生活实践的价值观。

4、时代性原则

文化价值观的建构应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必须要随时代发展而有所突破创新,不能固守成规。价值观是一定时代、一定地域、一定人群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时代变革与社会转型,决定着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同的时代往往具有不同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变化的,价值观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紧扣当代社会的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

5、普世性原则

文化价值观的凝炼还要坚持普世性的原则。尽管不同民族和国家在文化价值观上有很大差异,但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交往中,在不同文化交流碰撞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价值取向。文化价值观的凝炼要注意把握这些共同的价值取向。从全球化视角上看,文化价值观的凝炼已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一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因此,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们凝炼出的文化价值观应能体现出对世界人民的一种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四、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当代凝炼

按照文化价值观的建构原则,文化价值观在当代应凝炼为:“忠孝·仁爱”、“民主·公正”、“自由·和谐”、“创新·发展”。

1、忠孝·仁爱

“忠孝”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观念,更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标识。忠孝也是调节个人与国家,个人与家庭之间关系的伦理价值观。忠就是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孝就是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与尊重。中华民族历来比较重视亲情孝道、重视忠义爱国,而且还把它上升到了哲学高度,并作为伦理规范固定和传承下来。“忠孝”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事实上,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和国家都是重视亲情关系的,都是热爱并提倡忠于自己国家的。可见,“忠孝”也是具有普世意义的一种文化价值观,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奉行和推崇的。

“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根本。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向往、直到当代仍为人们所称颂的主题是普遍的人类之爱。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仁爱”,墨家提出的“兼爱”,西方基督教提出的“博爱”,都是具有“仁爱”意义的文化价值观。“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基点,在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帅地位,最具有根源性和主导性,其它许多价值理念往往都是从它引申出来的。中国古人将“忠孝”与“仁爱”思想融合在一起,奉此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这可以说是具有东方智慧的民族精神的精华。

2、民主·公正

民主是我国一直坚持的政治文化价值观。人民民主,是中国现代化的保证和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就是要使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当家做主的权利得到充分实现,人民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民主”也包含“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民主,就是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监督管理国家各项事务和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古今中外都有公正的价值规范,公正是千百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公正,即建立人人平等的公平正义的社会。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关键期,公正也是党和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价值观的凝炼必须要把公正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价值诉求。

3、自由·和谐

自由就是全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的价值理想和目标就是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将人类从束缚自身的各种枷锁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作为人存在,他的本质是自由。因此,马克思所设定的未来社会的新人是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所设定的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共产主义。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人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8]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类的解放和自由,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实践来达到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与掌握。人类只有真正认识了必然性、遵循客观规律去能动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并利用它来为人类服务,达到一定的目的,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和谐是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动态的辩证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体现包容精神,既尊重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立性,又强调社会的统一性,追求社会主体之间协调、融洽和有序状态。和谐是人类的美好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是共产党人孜孜追求的目标,是中华文明的印记和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谐”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而且具有普世意义,是一个能够超越西方“人权”概念的价值理念。和谐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和国际社会中不公正现象的思想武器。我们主张和谐世界,倡导“和而不同”,这都是有世界意义的国际交往准则。

4、创新·发展

创新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涵,“创新”就是实事求是、就是科学发展、就是与时俱进。“所谓创新价值观,是指人们在长期丰富的创新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创新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态度及实现创新价值的谋划方式、目标与路径的系统观点。创新价值观为人们汇入和进行创新实践时选择行为取向、确定评价标准与原则提供重要指南。”[9]创新是国家与民族进步发展的动力。创新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是国家富强、民族进步。因此,我们要把创新作为一个核心价值理念,努力提高广大公众的创新文化素质。同时要把创新核心价值理念转变为人们的普遍观念和从事创新活动的共同思想基础。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和核心。所谓发展价值观,是关于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属性的根本观点,是人类对于发展的价值诉求和社会理想的系统表达。[10]价值的本质就在于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也是马克思主义致力追求的终极价值理想和目标。只有坚持创新与发展的价值观,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I[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39.

[3] 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007.11 重印).490.

[4] 袁贵仁.价值观:从理论研究到教育实践[J].哲学动态,2005,(12):3-7.

[5] 姜广辉.儒家经学中的十二大价值观念——中国经典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解读[J].哲学研究,2009,(7):44.

[6] 曾建平.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大发展的关键[J].道德与文明,2011,(6):5-8.

[7]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5-17.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9] 曹山河.论创新价值观[J].湖南社会科学,2004,(3):162.

[10] 王建辉.“北京共识”:发展价值观的新境界[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1):15-19.

G122

A

1672-4445(2012)08-0060-04

2012-06-02

刘艳菊(1979-),女,辽宁铁岭人,博士,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价值哲学与民生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观民族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我们的民族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