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昌市委党校新校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2012-08-15敏刘华宝卢角天方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市委党校南昌校区

程 敏刘华宝卢角天方 颖

(1.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南昌市委党校新校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程 敏1刘华宝1卢角天1方 颖1

(1.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在全省地市级党校新校区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各级党校都十分重视新校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南昌市委党校新校区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切实做好党校信息化工作,实现党校教学、科研的信息化网络化,以此推动党校的现代化。要求我们要明确总体目标,建设科学的预算方案,做好详细的基础功能设计定位。

南昌市委党校;新校区;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级党校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中央文件的规定,党校今后要加大培训力度。南昌市委党校目前的地理位置、校园面积已不能承担将来大量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诸多教学功能。省内许多地市级的党校都有自己的新校区或新的迁建计划,南昌市委党校计划今年下半年搬迁新校区,以应对今后大规模的干部培训。而其中信息化建设又是实现党校教育现代化、提高党校教学科研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新校区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一、党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党校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党校教育的新需要。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首次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单独的一个项目进行强调并提出“党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校应当大力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2010年8月,中共中央党校《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党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由中央党校牵头,逐步推进,在全国党校系统内实现中央党校、省级党校、市县级党校校园网络的互联互通,建立全国党校系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网络平台,意见中同时也对地市级党校的新校区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全国党校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统一开放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了党校教学、科研手段的现代化,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信息化为手段、行政后勤为保障”的党校教育新格局。实现党校教学、科研等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以信息化推动党校现代化,在党校从上至下已形成共识。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在会见中组部和全国远程办领导时指出,要以信息化为手段,切实加强为教学科研服务,做好资源库的建设。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在党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做好党校信息化工作。近几年来,各级党校都加强了对教学科研设施的信息化建设,改善和提高党校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把信息化工作放到党校工作和教育培训干部的大局中来考虑,放到党校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考虑,开创党校教育事业新局面。

2、党校信息化建设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提供干部培训支持。

当前,南昌正在强力推进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努力打造成全省的核心增长极,正在加快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处在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宏伟目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我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目前,南昌市委党校作为省会城市党校正在积极努力进行一流的信息化建设,为打造核心增长极提供一流的干部培训支持。信息化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手段、新武装和新生产力,对推进每位领导世界观和思想方法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理想信念起着重要作用。从党校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从实现南昌快速发展的高度,必须充分认识新校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信息化建设在党校事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新校区党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通过网上党校学习,从干部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依托党校的理论、科研优势,将党校建设成马克思主义网络学习和宣传的主阵地,为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开展个别化学习提供帮助,从而推动全市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南昌市委党校原校区信息化现状

为避免重复投资、节省经费,根据学校“在新校区搬迁之前,原则上维持现状”的要求,我校信息化建设自2006年始基本维持,处于建设资金短缺,硬件不足,设备陈旧,应用软件缺乏的状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党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如下:

1、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已经过时。目前,图书馆还处于手工借阅状态,没有管理系统,不能网上查询浏览,光盘资料和电子文档无法上网共享;2002年建成的当时处于全省领先的电子阅览室,电脑、服务器已全部淘汰,不能正常运转,居全省中下水平,已经过时,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还任重道远。

2、校园网建设严重滞后。校园网络通过二级交换机与政府网免费对接,没有服务器及安全防护措施等,是个“裸”网;2005年建成的市委党校网站页面架构已经过时,甚至连图片也不能上传,无统一应用软件系统平台,目前正在抓紧升级改版中。

3、现有电脑无法满足基本办公需要。我校17个处室现有在职人员101名,包括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在内共有在线电脑97台,其中47台电脑是2008后购置的,其余50台电脑均为2005年前购置,内存只有256M,不能满足基本的办公需要,更是无法满足一人一机的基本需求,急需大量补充和更新换代。

4、计算机房电脑严重短缺,无法满足学员教学需求。计算机房由于教学急需,2009年购买了20台电脑,远远不能满足我校主体班上机一次100名学员要求,多媒体教学、语音教学更是无法实现。其余的电脑均为2000年前购置,已彻底淘汰。

5、远程网络无法共享资源。远程教育网作为中央党校的B级站,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还没有联入校园网络,没有流媒体服务器,无法网上共享信息资源库。另外,随着新校区的即将搬迁,远程教育网与我校仅有的二个多媒体教室一起面临重新搬迁的巨大资金问题。

综上所述,我校现有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已经远远落后,跟不上形势,无法满足日常工作和教学科研的需要。内部各部门之间形成了很多自己的应用系统和信息孤岛,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充分共享,非常不利于提供统一的数据查询和应用服务。

三、新校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明确目标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我校信息化三大目标(“情景模拟教学系统、远程教学网、网上党校”)为抓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建设高效、安全、易用和科学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一个可以在南昌市干部教育培训、党员学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在国内党校处于领先水平的应用示范平台,最终全面实现南昌党校教学、科研、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具体为“一个网络体系,二个平台,六大应用系统”的总体目标。一个网络体系就是要构建一个主干万兆级、千兆到桌面,覆盖全校、面向社会、无线接入网为补充的校园信息网(包括内网、外网、公务网),将校园网与远程教学网、因特网连成一体,天地相通,内外相连。二个平台包含信息化应用平台和校园智能管理平台。六大应用系统主要包括:一是办公自动化系统;二是多媒体教学系统;三是图书馆管理系统;四是远程教学系统;五是校园“一卡通”系统;六是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用全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武装教学科研工作,提高现代化办学水平。

(二)提出最优的建设方案

为适应新校区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使信息化建设资金预算科学合理准确,根据统筹规划、节省资金、逐步完善、突出特色的原则,在校委的关心支持下对新校区信息化建设资金认真地做了前期可行性的需求分析:一是请校内外的信息化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论证;二是赴江西、上海、杭州、广州、长沙等省市委党校以及南昌大学、江西工程学院等地进行信息化建设现场调研;三是请思创、汇天、宇创等江西省著名网络公司做新校区信息化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以上方案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南昌市委党校新校区信息化建设方案,再以此为依据,公开面向社会进行智能化设计招投标,以确保我校智能化设计最优化。

(三)设计高标准的基础功能定位

基础建设主要包括“四室、三网、两站、一中心”。四室是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主体班教室(含县干班、青干班、阶梯教室)、电子阅览、计算机教学、语音室(三合为一);三网是校园主干网、多媒体教学网、学员楼管理局域网;两站是远程教学A级接收站、校园门户网站;一中心是网络控制中心。以门户网站为平台,由校园主干网对全校各楼宇实行宽带链接,各相关房间预留宽带备用接口。

1、信息网络的架构设计采用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性原则,在各信息应用系统开发中强调实用性、安全性和可扩充性。

实用性表现为系统的成熟性必须适合实际情况,能够满足信息快速沟通,提高办事效率,能够为保证内部信息流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设备不盲目追求高档,而是在可靠、先进的前提下实用,要能够切实地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操作简便,设计合理,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同时,系统还要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整个系统是由多种子系统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系统,要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总体方案中采用先进、开放的体系结构,采用结构化和程序模块化设计,充分考虑系统的升级、兼容、处理能力、数据库、软件二次开发等方面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保证在今后可能出现管理模式变化的情况下,系统比较简单地予以修改、调整就能适应。

安全性就是要求安全和保密。党校软件系统对外必须有完备的安全防范措施,必须建立符合安全标准,符合省委党校及市工信委有关安全防护的规定要求,能够严格有效地防止外来非法用户入侵,能够避免遭受攻击,同时可防止垃圾邮件的干扰,能够恢复执行过程出错时造成的数据丢失;对敏感数据的管理采用加密许可与验证,能够有效地防止失密情况的发生。信息系统不但要具有完备的用户权限管理功能,禁止超越权限的操作,保护原始数据,保护系统免遭破坏,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设置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

可扩充性即系统的可扩展性及易升级性。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扩充性,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的变化。当系统规模扩大,系统能够通过适当增加模块和相应设备,就适应要求,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达到良好效果,不会造成浪费。总体方案中采用先进、开放的体系结构,采用结构化和程序模块化设计,充分考虑系统的升级、兼容、处理能力、数据库、软件二次开发等方面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并提供相应的应用开发接口。以保证在今后可能出现管理模式变化的情况下,系统比较简单地予以修改、调整就能适应。

2、建设全国一流的网上党校,使数字党校的功能突破地域的限制,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边界的干部教育网络培训基地。学员可以通过网络进入网上党校,互动的参与教育培训的全部过程。校园网站(网上党校),作为党校信息化的门户,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浏览者通过权限访问党校的第一入口,建立起内容丰富、运行顺畅、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具备新闻报道和为教学服务的基本功能。同时又是所有党校教师和学员进入各个应用系统的入口点,包含了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培训管理系统,网上学习系统,一卡通系统和办公系统等。

3、远程教育系统实现用流媒体技术开展远程教育。通过购置流媒体服务器、建立流媒体网站、流式媒体课件制作系统、web课件制作系统等进行网上点播和实时传输,实现干部在岗远程点播学习和培训。学校领导可以在办公室桌面上查看教学情况,市委领导的办公室也可以收到党校的课程直播,了解党校的相关课程。

4、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主要是要适应读者阅读环境的改变,实现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通过建立电子阅览室、购置电子图书馆、购置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等,实现由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收集资料到所有信息可以网络查询和共享的综合服务,为建设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复合式图书馆打下坚实的基础。

5、多媒体教室都具备扩音、录音、录像、转播、播放课件等功能,各教室之间互联互通,实行集中控制和资源共享。计算机房与语音室、电子阅览室三合为一,实现现场多媒体及语音教学,满足学员一人一机的要求。同时,建设的三个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室(新闻发布实验室、危机管理实验室、无领导行为管理实验室),不仅仅具备摄录、扩录音等基本功能,还有自动生成课件,网上实播、点播等功能。

6、校园管理数字化,即建设智慧校院。在智慧化管理、知识管理中不断引领干部教育向现代化、开放型、研究性、交互式发展。涵盖了监控、查询等现代化的智慧校院的建设,综合楼等实现智能化控制,包含智能楼宇集成管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接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一卡通智能综合服务系统,以及操作系统和特色资源数据库。

总之,党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完成后就可以一劳永逸的。它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要求负责信息化使用的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必须不断提高,要求党校信息化的制度管理必须不断创新,让党校的信息化始终走在各行业信息化的前列。

G20

A

1672-4445(2012)08-0038-04

2012-06-21

程敏(1962-),江西新建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副校长;刘华宝(1969-),江西新建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信息化、网络舆情方面研究;卢角天(1974-),女,江西万载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副主任科员,主要从事信息网络、图书情报工作研究;方颖(1981-),女,江西南昌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科员,主要从事网络信息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市委党校南昌校区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组稿方向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编排规范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来稿须知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组稿方向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