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修复技术在淄河治理中的应用和探讨

2012-08-15陈战军卢明峰

中国水利 2012年22期
关键词:滩地河段堤防

陈战军,卢明峰,杨 艳

(山东省淄博市水利勘测设计院,255020,淄博)

一、基本情况

1.河道概况

淄河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中东部,古称淄水,是淄博市境内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莱芜市常庄乡碌顶山东麓,流经莱芜、淄博、潍坊、东营四市,属小清河流域,总流域面积1 590 km2,其中淄博市辖流域面积993.04 km2。

淄河自南向北横跨淄博市博山、淄川和临淄三区,在临淄区白兔丘村北1.5 km处进入东营市广饶县,并于该县汇入小清河,全长178.7 km,市域内全长112.5 km,兼有防洪、排涝、灌溉等多种功能。淄河纵贯淄博市南北,南部是绵延不断的中低山及丘陵,间有小型山间洼地及河谷地形,北部则为向北微倾的山前平原。淄河河床低于两岸地面,上游段位于山区,河道较窄,宽度为 50~300 m;中下游段河道较为开阔,由滩地和主槽组成,宽度一般为 300~800m,深 2~7m,滩地和部分主河槽为农田和沿河厂矿所占领。河床基岩主要为裂隙岩溶发育的灰岩,其上覆盖砂卵砾石,透水性能极强,垂直渗漏严重。河道比降太河水库以上为1/80~1/200,太河水库以下至出境段为1/250~1/800。淄河上游建有太河水库、石马水库。太河水库的兴建对于其下游河道水文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由于干旱少雨、河床渗漏以及上游水库的拦蓄,太河水库以下河段河床内在枯水季节已经断流20余年,仅在太河水库放水时才有短暂的少量地表径流。

2.河道现状和存在问题

淄河上游山高坡短,支流较多,汛期洪水暴涨暴落,极易形成洪涝灾害,沿线主河槽断断续续建有浆砌石防洪墙,但由于年久失修,砂浆脱落,破坏严重,防洪能力明显不足。中游河段多年来沿途村庄、厂矿不断侵占河道,河道滩地内种有庄稼,而且建有多处挖砂场,长期的非法挖砂导致河床满目疮痍,石料、砂料堆积河道,严重影响了正常行洪。淄河下游段河道断面不规则,河床较宽,由于长期无水部分河段的滩地已被沿岸群众种植了果树、庄稼,部分河道被矿渣、垃圾、工矿企业及居民房屋等侵占,部分河段已分不清主河槽、河滩,严重影响了行洪、泄洪。

二、总体构思

根据淄河河道现状和特点,淄河生态修复治理抓住以下关键环节:

①以河道治理为前提。清除河道内(主河槽、滩地)的所有违法建筑、障碍物(包括养殖场、厂房、民用房、建筑砂石料和垃圾等),降低河床糙率,使其满足小频率设计洪水要求;在河道整治过程中保持河势的蜿蜒曲折走向,原有滩、丘、树木及水草,尽量给予保留和保护。

②以河道堤防建设和河道治理为基础。对于经过整治后仍不能满足设计洪水标准的河道,结合现状断面,按设计防洪标准确定河道整治线,因地制宜地进行疏浚、筑堤。对于现状河道内砌筑防洪墙的河段,对防洪墙进行生态处理。

③以修建沿河道路为河道保障。河道内乱采乱挖现象严重,部分河段已无河形,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修建沿河道路,确定河道岸线,满足河道防汛抢险要求。

④以建设生态河道为主题。在满足防洪标准的前提下,保持河道的自然形状,宜宽则宽,宜弯则弯,宜深则深,宜浅则浅,采用生态措施,形成自然水景观。

⑤以维护河流健康系统为目标。在满足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兼顾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保障河道上下游平顺、自然衔接,将河道打造成一条健康的、生态的、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促进力的河道。

三、技术选择

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的是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以适当的人工措施,加快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功能。目前在国内外使用较多的河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8项:①恢复缓冲带;②重建植被;③修复马蹄形湿地;④降低边坡;⑤重塑弯曲河谷;⑥修复浅滩和深塘;⑦修复水边湿地;⑧修复河塘等。

1.植物措施

植物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种植树冠较大的树木,两岸逐步形成林带,滩地根据河道位置栽灌木或种草皮。这种措施可以增强生态功能,大树扎在土壤里深而密的根须与灌木、草皮形成一个土壤生物体系,起到过滤地面径流的作用。另一类是构建植物多样性的空间。选择适应本地生长的挺水植物如芦苇、菖蒲、美人蕉等栽在河边的滩地、斜坡上;在河道中已修建的防洪墙内侧种植绿色爬藤植物如爬山虎、迎春花、腊条等。多样化的植物使水流及环境多样化。

2.生态护岸

生态护坡是用植物或植物与土工材料相结合,以减轻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营造植物覆盖型的稳定坡面。从恢复水生态系统出发,有条件的河坡都要采用植草、生态型砖块、透水石笼、生态驳石等措施护岸,给人们以绿色、柔和、多彩的享受(图1)。

3.水流多样化

充分利用现状地形,营造河道的生态多形态、水流多样性,满足不同生物在不同阶段对水流的需要,也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水景观的新要求。

4.人工湿地

河流中的湿地是修复水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手段,它既有陆地、坡地的功能,又有水边、水下的功能,还有水中、水底的功能,是水生态系统中最具有代表性及功能作用最强、最完整的区域,集中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生物的三重作用。

四、修复实践

1.规划设计

(1)河段划分

根据干流河段位置、地形和功能要求划分为自然河段、景观河段、湿地河段和多自然型生态河段。

①湿地河段。注重保留河道原有弯道,在博山区北博山镇谢家店村附近河道修建人工湿地一处,主要净化稳定上游南博山支流的水质。湿地的设计作为水景观中重要一笔,充满野趣、野味和自然气息,是人们回归自然的一种象征。

②多自然型生态河道示范段。根据河道特点,选择在济青高速上下游河段建设多自然型生态河道示范段。利用自然河流的天然形态,保持河道岸线顺其自然,主河槽采用植石或埋石护底,水边栽植物,河槽内的深潭、高地精心配置,使河道成为多种水生植物的展示地,也为人们提供游乐、休闲的亲水场所。

③景观河段。结合河道流经乡镇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地域文化特色,对沿途穿越乡镇的河段注重河岸带的建设,依托现状河势,河道蜿蜒曲折穿越城镇公园、绿地、街坊,断面以梯形断面和梯形复式断面为主,利用空地设置绿色小品,河水、边坡、亲水平台、绿化小景经过有机组合形成各具风格的景观,形成适应生物多样性的城镇生态河道。

④自然河段。是指除上述三种河段以外的其他河段。河道基本保持现状断面,不满足防洪标准的河段自然疏浚扶堤,滩地自然生长的草皮、庄稼、垂柳、杨树等形成绿化带,险工段采用石笼、抛石等护坡,营造适应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河道。

(2)断面形式设计

①对于现状有开阔滩地的河段,采用复式断面,在枯水期流量小时使水流归槽于主河道。根据河段的不同位置和河滩的宽度、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开发不同的利用功能:如河道穿越城镇段可利用滩地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等;河道穿越乡村段,保持河道宽窄不一、深浅不同的现状。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

②对于河道的险工段和河道两岸有重要防洪保护对象的河段,采用生态驳石、抛石、石笼、三维植被网等生态措施护坡,有防渗要求的河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浆砌石护坡,并辅以爬山虎等爬藤植物绿化;其余河段根据需要采用柳树、杨树等植物措施护坡。

③现状有堤防的河段,河道保护范围至堤防外脚以外5 m,堤防内红线为重点保护范围;现状没有堤防的河段,河道保护范围由设计洪水位加安全超高确定。河道两岸保护(或管理)范围用地尽可能征用,不能征用的采用借田租用等方式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便于河道管理,确保堤防安全。

④对于现状有防洪墙的河段,保留河道内的防洪墙。根据河段位置,在防洪墙外种植爬山虎、迎春花、腊条等爬藤植物;对于防洪墙破坏严重的河段,清理河道内建筑垃圾,整治成自然土坡种植草皮或采用土工网垫固土种草,并确保河道与上下游自然衔接。

⑤修建堤防的河段,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及河岸景观,采用不同形式和造型的堤防,突出水景设计,掩盖堤防特征,使人走在堤边而又无堤之感觉,突出亲水和生态。根据防汛交通要求,确定自然河段堤防宽为3m,有景观要求的河段,堤防宽度确定为5.0 m,内外边坡不小于 1∶2.5,堤顶和堤坡覆盖厚度不小于0.5 m的腐殖土,便于草皮和树木的生长。

⑥对于自然河段,在河道内不均匀种植芦苇等挺水植物和荷花、浮萍等浮水植物,沿河口种植垂柳,形成河道的天然屏障。滩地内以自然生长的野草为主,短期内人工加以干预。

2.治理效果

淄河分段分期进行综合整治,部分河段生态修复的实际效果达到了预期设想,表现在如下方面:①提高防洪和护堤能力,缓解边坡水土流失;②水质得到改善,水生动物生长良好。

治理后的乡村河段中青蛙、鱼类等水生动物数量明显丰富。野兔、鸟类等进出频繁,河道边的林带更是成了诸多白鹭的栖息地。另外,水生植物基本沿河道两侧均衡生长,野草、灌木、树根等降低了暴雨对土层的冲蚀,对坡面径流也有过滤作用,提高了排入河道内水的质量。

[1]林泽新.做好流域规划保障防洪安全[J].中国水利,1999(7).

[2]王松年.水生态修复的实践探讨.第二届亚太水论坛,2009(11).

[3]董哲仁.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J].中国水利,2011(2).

猜你喜欢

滩地河段堤防
长江中下游河段溢油围控回收策略研究
洞庭湖区滩地及稻田洼地资源分布研究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堤防抗冲刷及稳定性分析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石泸高速公路(红河段)正式通车
水利工程堤防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水资源保护堤防防渗漏施工技术探讨
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在水利堤防施工中的应用
山丘区中小河流滩地时空演化与扰动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