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接种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2012-08-15何小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4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注射器医护人员

何小萍

南方医院,广东广州 510515

预防接种是为了预防疾病,通过接种抗原刺激机体以提高人体特异免疫力的重要方法,是当今世界预防大多数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主要针对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计划外疫苗接种人次逐年增长,健康需求越来越高,安全接种、有效接种、减少不良反应、杜绝医疗纠纷,成为免疫门诊和疾控机构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1 预防接种基础准备

包括人员配备,疫苗接收、购进,辅助器材、药品准备等。基础准备工作的落实,是预防接种安全保障的前提。

1.1 人员配备

门诊或疾控中心根据接种任务量,在本机构中选择业务素质高、医护技术熟练且具爱心的医生和护士组成专门团队。

1.2 主材准备

1.2.1 疫苗的准备 严格按相关的要求领取、保管,确保疫苗质量安全、有效、足量。

1.2.2 注射器材准备 按服务区域范围内接种儿童人数的1.1倍准备,并检查产品批号是否合格、包装是否完好并保证是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辅材准备

常规使用的辅材包括:75%乙醇、棉签、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1:1000肾上腺素、尼可刹米、可拉明、地塞米松、氧气袋等。放置于固定易拿取位置保管。

2 预防接种安全管理策略

2.1 受种人员管理

2.1.1 依法对服务区内儿童办理接种证 及时为新生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并安排疫苗接种计划。接种卡详细记录儿童年龄、性别、联系方法、接种记录等。

2.1.2 为预防接种儿童制作记录卡 内容包括接种疫苗种类及接种时间、接种疫苗的作用、接种后注意事项,让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知晓,并做为下次接种时医护人员的核实凭证。

2.1.3 健康状况咨询登记 医护人员在每次接种前,应对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咨询儿童健康状况,并做相应详细记录。

2.2 医护人员管理

医护人员的管理是保证预防接种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在实践中医护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素质,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条件允许情况下,团队成员可适当参加专题讲座和新技术新产品培训会议,整体提升医护人员专业素养。建立医护人员负责制度、考核制度,做到责任清楚,最大限度减少人为造成的安全事故。

2.3 疫苗及器材管理

2.3.1 疫苗管理 无论是一类疫苗还是二类疫苗,依照相关管理规范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接种疫苗的合格性,有效减少接种反应和无效接种的发生率。制定疫苗的使用计划,从正规渠道领用和购进疫苗并索取疫苗批签发合格证复印件并对各类疫苗进行登记,详细记录品种、剂量、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等。接种室配备冷链设施[1],将疫苗按要求分别存放入温度在-8~2℃的冷藏室和温度-20℃的冷冻室进行妥善保管,冷链设施专配备人负责管理及维护。

2.3.2 注射器材管理 注射器是疫苗接种安全的物质保障。非安全疫苗注射直接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其不良后果不仅引发安全事故,而且可以打击计划免疫的公众信心。自毁型注射器较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能有效减少血源性疾病的传染,减少公共危害。如条件不允许,最低要达到“一人一针一管”或一次性注射器,以保证预防接种过程中因注射引起的医疗纠纷和投诉。

2.4 预防接种场地要求

接种场地要求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整洁和适宜温度,并经常进行紫外线消毒,确保预防接种不受外部干扰。接种场地室内外张贴计划免疫相关法规和知识,接种注意事项,接种出现的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知识,引导儿童家长正确认识预防接种,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5 规范接种疫苗操作

在接种疫苗时,很多医生不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接种前的查验工作,或者漏掉查验项目,比如:预防接种证的查验以及前期接种记录卡的查验,或者即将要接种疫苗品种查验。导致误差的出现。在接种时,应严格按照清洁消毒程序对注射部位进行清洁消毒,并避开在疤痕、硬结、炎症及皮肤病变处注射。注射时执行安全注射要求,根据接种的疫苗的特殊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种部位、途径及剂量,接种疫苗后的儿童应留观15~30 min,严密观察受种儿童有无异常反应的发生。

3 正确处理预防接种后反应

绝大多数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一些正常的不良反应,比如红肿、疼痛和硬结、烦躁不安、身体不适、精神不佳和食欲减退等,这是由疫苗特有性质引起的反应,不会造成生理或功能障碍。大多数儿童经适当休息即可恢复正常,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少数较重的局部反应可引导家长在家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 min,即能帮助消肿和减轻疼痛。对于个别严重的红肿、疼痛反应可酌给小剂量镇痛退热药。如果出现其他全身反应时,应加强观察,做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所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事先知会家长以解除其焦虑感。

4 讨论

综上所述,预防接种的完全管理问题,只有通过严格贯彻执行规范,落实各种相关措施,才能大大减少了接种差错、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提高了接种质量。

[1]蔡玮,田雪琴.不安全注射在免疫接种中的危害与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报,2005,21(6):461.

[2]预防接种工作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5.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注射器医护人员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妈妈班”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用错注射器,西班牙浪费上万剂疫苗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