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39例分析体会

2012-08-15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4期
关键词:血块亚急性硬膜

许 韬 穆 颖 钟 曌

核工业四一七医院,陕西西安 710600

从2009年开始,该院采用颅内血肿穿刺针方法,治疗高血压引起脑内出血、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出血患者39例,取得明显的效果。同时本院拥有先进的治疗仪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可以有效地治疗病魔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具体的内容,本人作出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在39~90岁,平均65.7岁,高血压脑出血28例,神志清楚1例,嗜睡到昏睡10例,浅昏迷15例,中度到深昏迷3例;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11例,神志清楚7例,嗜睡到昏睡4例。

1.2 出血部位与出血量

通过CT检查确诊,出血量计算,按血肿量=Л/6×长径×短径×血肿层面数,对进入脑室的不计算出血量,脑叶内出血,2例出血量30~45 mL;基底节区出血22例出血量25~50 mL,血肿破入脑室8例;丘脑出血4例出血量20~45 mL,破入脑室3例。

1.3 正确选择进行手术时间

28例高血压脑出血,统计得出:(发病<6 h 1例,24~48 h 23例,48~144 h 4例。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11例)这些情况都在发病1周~1个月手术。

1.4 定位方法

利用CT片,对头颅定位并作出标志物,同时根据血块的大小和部位,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选择穿刺针的长度,要通过血块部位及血块深度来确定穿刺针的长度。

1.5 进行手术前的工作和手术方法

在做手术之前,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要对头皮进行碘消毒,还要对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使用2%利多卡因),用电钻带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穿透头皮、颅骨、硬膜,然后移除电钻。去除限位器,然后插入圆钝头塑料针芯垂直缓慢进针到血肿中心,在测管旁边接引流管,拔出针,马上闭管,4个h之后在松管,用针形粉碎器冲洗,再闭管,重复以上冲洗2~3次。

2 报告结果

对不同的病例进行分析,用数据表明手术的效果。28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0.5~48 h内复查CT,血块体积超过30%为血肿扩大,占26.7%,48~144 h手术4例,术后查头颅CT血肿无增大。血肿清除后拔针时间为2~7 d,19例为4 d内拔针,4例为7 d内拔针,4例为自动放弃治疗,1例死亡。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11例,3~6 d拔针。

3 讨论

常见病,多发病,且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这就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提高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通过我院采用YL-1型血肿穿刺针的体会,该穿刺针体积小,可快速清除血肿,可保持颅压平稳,并缓解颅内压力,大大地降低了死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为基层医院设备操作简单,患者就医也即时,这样便提高救治成功率。

3.1 关于定位问题

穿刺针本身在进入颅内不能改变方向,因此在之前一定要去顶穿刺的方向准确,提高血肿穿刺成功的前提是血肿颅表准确定位,而CT片定位和CT下用标志物定位结合可以准确定位。

3.2 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时间的选择

针对不通的病例选择不同的时间,每一个病例都有自己最佳的治疗期,这样会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例如:从临床中得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最好是时间越早越好,这样血肿块的比列不会太大,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3.3 清除血块的最佳方法

在颅内出血后基本上会形成3种状态的血块:液态、固态、半固态。对于液态和半固态的抽吸量30%最好,同时对剩余的血块可以选择生理盐水和粉碎器结合,最后引流排出。这样可以降低手术的危险性。

3.4 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

局部过度纤溶、凝血块的消化和窦血管假膜的不断出血,使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不断增大,因此术中尽可能清除血肿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才是术后复发的关键,我们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对9例患者进行连续冲洗引流,观察出量与入量,放置引流管与穿刺点高度,控制进出平衡,可充分引流血肿,观察效果观察良好。

4 结语

综上所述,该院的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具有肯定的疗效,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在局麻下30 min即可完成。而且适用范围广,可以延缓患者抢救的时间,这样为患者的恢复也很有利,同时对患者自身造成的危害也很小,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王洪新,马春花,许春胜,等.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多因素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4,27(6):401.

[2]赵宪林,缴焕财,季建伟,等.微创治疗脑出血与传统手术比较[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5):611.

[3]胡长林,吕涌涛,李志超.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79-180.

猜你喜欢

血块亚急性硬膜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干槽症可治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抢救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患者中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腰-硬膜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可行性及优势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