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诊断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

2012-08-15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2期
关键词:分叶征象本例

朱 均

通江县人民医院,四川巴中 636700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升高,成为恶性肿瘤发病或死亡的首位恶性肿瘤[1]。周围型肺癌是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是常见的肺癌类型,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症状出现较晚,多数患者因无法早诊断而丧失了最佳治疗机会。因此,早期诊断周围型肺癌对于早发现和早治疗、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46例周围型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41~75 岁之间,平均为(60.7±9.3)岁。 其中,男性 34 例,女性 1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部不适、胸闷憋气等。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为周围型肺癌,并排除非首次确诊、以往做过放化疗及其他免疫治疗的患者。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Pro32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自肺尖肋膈角开始向下达肺底,进行全肺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后对病灶及其周围区域进行局部的薄层扫描,上下均5mm以上的正常带。扫描参数:旋转时间0.5 s,电压120 kV,电流:60~120 mA不等,常规重建层厚薄、层重建层厚分别为8 mm、2 mm,重建间隔1.30 mm、螺距1.5 mm、FOV180~220 mm。将扫描的CT数据上传至ADW工作站,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等处理,同时由2位主治以上资历医生对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记录结节的密度、大小、边缘征象及强化程度。

2 结果

根据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标准,将直径≤2 cm的病灶,无局部、远处、纵隔、肺门淋巴结、骨及胸膜转移者称为早期征象;直径>2 cm的病灶,有或无转移者称为进展期征象。本例中,早期征象者21例(45.7%),进展期征象者25例(54.3%)。

CT各征象分析:①分叶征:肿块边缘凹凸不平,如花瓣分叶样。根据分叶的弦弧比进行细分[2],分为浅分叶=弦弧比≤0.3和深分叶=弦弧比>0.3。本例中,浅分叶12例(26.1%),深分叶 26例(56.5%),无分叶8例(17.4%)。②毛刺征:是指基底较粗、向外逐渐变细、无分支的条状影,分布在肺窗上、瘤灶边缘,并向周围肺实质内伸展。本组毛刺征33例(71.7%)。③胸膜凹陷征:基底部在胸壁、临近脏层胸膜面、尖指像肿块的小喇叭状或小三角形阴影,肿块与结节间为线状影相连。本组胸膜凹陷征24例(52.2%)。④血管集束征:由于肿瘤内纤维作用,肿块或结节周围的支气管血管结构收缩而向肿瘤聚拢。本例血管集束征28例(60.9%)。⑤支气管充气征:瘤灶内显示大小不一的管状低密度影,可见分支。本组支气管充气征7例(15.2%)。⑥空洞征:瘤壁厚薄不均匀或较厚,内壁上凸凹不平,大小不一,形状可结节状或分叶状。本组空洞征5例(10.9%)。⑦空泡征:瘤体内呈现低密度小点气体密度影,数量可一个或多个,直径多数≤5 mm,上下层面不连续。本组空泡征 12例(26.1%)。

3 讨论

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及段以下支气管,主要表现为肺野外围的结节与肿块,轮廓通常较清楚。但由于病变部位常较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生化指标不明确,患者常发现较晚,治疗效果不佳。

多层螺旋CT(MSCT)是传统CT的改进和发展,能够在患者一次屏息内完成扫描,通过快速的容积扫描和薄层重建,不仅能够消除呼吸运动的伪影,更能清楚的反应真实的癌症特征,为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奠定了基础。

该院采用GE Light Speed Pro32螺旋CT机对4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诊断,详细观察了周围型肺癌的多种CT征象,其中,浅分叶 12例(26.1%),深分叶 26例(56.5%),无分叶 8例(17.4%);毛刺征33例(71.7%);胸膜凹陷征24例(52.2%);血管集束征28例(60.9%);支气管充气征 7例(15.2%);空洞征 5例(10.9%);空泡征12例(26.1%)。这些征象能够反应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学改变[3],通过综合分析每位检查者的CT征象进行初步诊断。

总之,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过程中,螺旋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吕英刚,闰巧焕,暴军辉,等.多层螺旋CT重建术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9,31(2):143.

[2]张燕群,曹丹庆,高育敖,等.深分叶征在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2,26(3):154-156.

[3]周康荣.胸部颈面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9-43.

猜你喜欢

分叶征象本例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桡侧副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部不规则创面△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西门子S7-1500 PLC串行通信的应用
肢体复杂创面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皮瓣修复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窗外
单微导管分区成蓝技术栓塞颅内分叶状破裂动脉瘤体会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