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

2012-08-15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种业导刊 2012年11期
关键词:冬灌保苗松土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目前,北部和西北冬小麦播种基本结束,黄淮北部冬小麦播种进入扫尾阶段,黄淮南部正处于播种高峰期,长江中下游、西南冬小麦播种正全面展开。适期播种的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为冬前时期,一般经历50~60d,是小麦营养器官分化建成为主的时期。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冬前管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浇水补灌,促进苗足

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 ~80%。对于播前没有浇水造墒、表墒很差、难以保证出苗的麦田应尽早浇蒙头水,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确保基本苗量。播种后遇雨或浇过蒙头水的麦田,在墒情适宜时应及时进行划锄,以破除板结。墒情适宜的麦田应避免浇蒙头水。

2 查苗补种,促进苗全

小麦出苗期间要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后及早补种;或在小麦3~4叶期,移密补稀。移栽时覆土深度要掌握“上不压心,下不露白”。补苗后踏实浇水,并适当补肥,促早发赶齐,确保苗全。

3 中耕镇压,促进苗壮

每次降雨或浇水后要适时中耕保墒,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根蘖健壮发育。对群体过大过旺麦田,可深耘断根或镇压,控旺转壮。对于耕作粗放、坷垃较多的麦田,地面封冻前进行镇压,压碎坷垃,弥补裂缝,可起到保温保墒的作用。压麦应在中午以后进行,以免早晨有霜冻镇压伤苗。盐碱地不宜镇压。

4 及时冬灌,保苗越冬

对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和缺墒的麦田必须进行冬灌,以踏实土壤,促进小麦盘根和大蘖发育,保苗安全越冬。冬灌的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时进行,在封冻前完成,一般每667m2浇水量为40m3,禁止大水漫灌,浇后及时划锄松土。

5 防病治虫,及时除草

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选择合适药品,制成毒土,在根旁开浅沟撒入药土,随即覆土,或结合锄地施入药土。也可用药对水,顺垄浇灌,防治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在小麦3~4叶期,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及时防除麦田杂草。对不同田块阔叶、双子叶、单子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发生程度,合理选择除草剂,要严格按照用药说明喷洒除草剂,防止重喷或漏喷。

6 因地制宜,分类管理

播前已造墒或墒情适宜,播种质量好,出苗正常的麦田,在播后一个月内一般不需进行田间管理,在小麦分蘖期至开始越冬,再根据播后一个月内的气温变化、降水、土壤肥力、墒情及群体大小、苗情长势等,采取针对性的冬前管理措施。对地力较差,底肥施用不足,有缺肥症状的麦田,应抓住冬前有利时机追肥浇水,并及时中耕松土,促根增蘖。对底肥充足、生长正常、群体和土壤墒情适宜的麦田冬前一般不再追肥浇水,只进行中耕划锄。对土壤墒情适宜的旺长麦田,冬前不追肥浇水。对晚播弱苗,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不宜浇冬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发苗,可浅锄松土,增温保墒,促根增蘖。

猜你喜欢

冬灌保苗松土
基于有限元法的松土器结构分析*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动力学分析
南疆绿洲棉田冬灌期灌排水氮含量特征研究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扇贝保苗池水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上)
果树冬灌 保温防旱
凌海市创建玉米高产示范区技术措施
清晨
赤眼蜂不同放蜂方法对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试验
小麦冬灌要“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