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长“晒”承诺为何遭“习惯性质疑”

2012-08-15黄兴华

当代贵州 2012年26期
关键词:私德媒体报道习惯性

据媒体报道,湖南祁东县县长雷高飞在万言述职报告中承诺,任职期间“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像以往的一些官员承诺一样,雷县长“四不”言论经媒体报道后,立即引来网友质疑。

官员承诺为何遭遇“习惯性质疑”?从干部本身而言,一些干部向社会公布的“诺点”太低,误将“私德”当“官箴”是主要原因。众所周知,私德是人们为了维护小群体或自我利益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而“官箴”则是对为政者的一种警戒。以雷高飞的“四不”承诺为例。“不贪钱、不贪色”是每个公务员都必须做到的承诺,是为官者的底线要求,却作为“官箴”高调出笼,难怪言之谆谆,听者藐藐。

对干部承诺动辄“习惯性质疑”,折射社会公信力的下降。近年来,个别干部道德滑坡严重,不时出现一些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伪承诺型干部,民众对此颇多微词。原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就公开承诺,“要做一个清廉的市长,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与骂名”。这些道貌岸然的干部虽然不能代表整个干部队伍,但确实使干部队伍形象受损。

要改变民众对干部承诺的“老不信”,必须在构筑干部公信力、取信于民的同时,也要让民众看到干部的确兑现了他们的承诺。即使个别干部承诺没有完全兑现,也要看他们努力的程度和实际的行动。毕竟,干部公开承诺体现出一种时代的进步,体现出一种对群众负责的自觉。

作为“晒”承诺的干部,要想赢得群众信任,必须及时公开兑现过程,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如果兑现不了承诺,就得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此取信于民。

猜你喜欢

私德媒体报道习惯性
专家点评
老年习惯性便秘该如何治疗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招呼
私德教育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对于权力,人为什么会习惯性服从
“东方之星”陨落长江全媒体报道体现大爱
亲历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全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