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好"三棵树"带富千万人

2012-08-15张从华

云南农业 2012年2期
关键词:三棵树蚕农蚕桑

大姚县铁锁村委会村民杨子义去年种植的2hm2花椒,收入达6万多元,挂果的100多棵核桃树喜获丰收,收入3万多元,两项共计收入近10万元。而像杨子义家那样,通过发展核桃、花椒、蚕桑种植,靠核桃、花椒、蚕桑致富的农民,在大姚县比比皆是。

多年来,大姚县委、政府从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81.7%、区域气候特点多样,适宜种植核桃、蚕桑、花椒等经济林果的实际,把种好核桃、花椒、蚕桑“三棵树”作为富民强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产业加以培植。

给予核桃种植每亩50元的补助,做到建成一片,巩固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全面实施核桃集约化经营,全县建成核桃烘烤房1万多座。同时鼓励、扶持核桃龙头企业,使核桃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所生产的“蜂蜜核桃汁”、“核桃炒果”等核桃系列产品远销韩国、北京、上海等地,产品供不应求。仅亿利丰农产品有限公司,年产值就已超过3亿元,成为我省最大的核桃深加工企业。

山区、半山区种植核桃,在坝区,大姚县则把蚕桑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特色优势产业,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和被列为全省10个发展桑园核心基地县的机遇,在蚕桑产业发展上,按照“统一规划、择优布局、分户经营、规模发展”的布局原则,突出相对集中布局、好田好地种植,全力加快基地建设、推广蚕桑小蚕共育等三项核心技术,扶持龙头企业,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组织,使全县形成了3个蚕桑重点乡镇21个蚕桑重点村委会,蚕桑发展经济带基本形成,同时组建了县级蚕农合作总社,在21个专业村成立了21个分社,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的蚕桑产业化发展格局,突出“桑园建设,蚕茧生产,茧丝加工,综合利用”四个重点,围绕“依靠科技,扩大面积,主攻质量,提高效益”四个核心,提高栽桑养蚕技术水平和亩桑效益;抓好了缫丝厂建设,培强做大龙头企业,坚持保护价收购蚕茧,保障蚕农利益,实现蚕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若要富,栽好蚕桑树”成为了大姚坝区农民的共识和行动。

在沿渔泡江、金沙江等低热河谷带,大姚县则发挥花椒耐贫瘠、干旱的特点大力发展种植,多渠道投入、全方位扶持。在全县推广了三台乡、三岔河乡规模化种植万亩花椒的成功做法。仅杞拉么村青椒种植规模已达到210 hm2,现在挂果97.3hm2,椒农收入达到118万元,粒粒青花椒已经成为椒农的致富“金豆豆”。

“三棵树”枝繁叶茂,“三棵树”硕果累累。截至2011年底,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6.8万hm2,产量达13020t,农民出售核桃收入达3.9亿元,全县25.8万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1527元,核桃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农户达9179户。8户核桃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近1万t,加工产值达到了4亿元。核桃产业已成为大姚县促进农民增收的亿元产业。全县桑园面积达3360hm2。蚕农养种32092张,产茧1108.88t、产值3905.59万元,养种量、产茧量、产值均位居楚雄州第一。花椒种植3360 hm2,产量1033t,产值3368万元。一大批靠核桃、花椒发财、蚕桑致富的农民,购买了汽车、摩托、建盖了新房,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猜你喜欢

三棵树蚕农蚕桑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助推高县蚕桑高质量发展
三棵树:危险的应收与消失的经销商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三棵树能增长到天上吗?
躲雨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情·三棵树杯”全国诗词大赛隆重征稿
蚕农侯大国诗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