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囊虫病658例临床观察及影像学诊断

2012-08-15张亚东

云南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头颅癫痫疗程

张亚东

(德宏州第二人民医院 内科,云南 德宏 678600)

脑囊虫病的发病率颇高,约占囊虫病的70%~80%,六钩蚴通过血液进入脑实质,大多寄生于大脑半球球皮质和髓质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易识别。头颅CT及核磁共振表现对于诊断及治疗脑囊虫病起到重要的作用。

临床资料 本次共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入院诊断为脑囊虫病的658例病例,其中男395例(60%),女263例(40%),男女比例为3∶2。患者年龄3~16岁:76例(12%),16~55岁:516岁(78%),55~70岁:66例(10%)。对658例患者进行民族调查,其中傣族575例(41.9%),汉族203例(30.8%),景颇族78例(11.9%),德昂族45例(6.8%),阿昌族34例(5.1%),其它23例(3.5%)。进行城乡调查:农村507例(77%),城市151例(23%)。

诊断标准:根据Brutto等人于2001年修正的脑囊虫病诊断标准[1]。具体诊断标准如下:①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基本上排除了不需要与之鉴别的其他疾病;②免疫性检查阳性,血清和/或脑脊液 囊尾蚴Igc(抗体或循环抗原Ag)。脑容液常规生化检查正常,或有 炎性改变。白细胞增高,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③头颅CT或MRI显示囊尾蚴影像改变;④皮下肌肉或眼囊结节,经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囊尾蚴者;⑤患者来自绦虫病及囊尾蚴病流行区,有排绦虫节片或食用“米猪肉”史,作用诊断的参考依据,凡具备4条以上或者具备①、②、③或①、②、⑤或①、③、⑤条者确诊。

临床表现:以癫痫起病为418例(63.6%),其中癫痫大发作332例,局限性癫痫67例,小发作19例,癫痫合并皮肌型囊虫病94例(14.3%),以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减退及视乳头水肿为主的降内压增高型104例(15.8%),癫痫持续状态4例(0.6%),以发热、头痛、呕吐及颈项强直的脑膜炎型16例(2.4%),精神障碍者8例(1.2%),发作性偏瘫:失语为脑血管病者14例(2.1%)。

辅助检查:对658例患者检查囊虫血清抗体,阳性345例(52.4%),阴性313例(47.6%),对217例患者脑脊液囊虫血清抗体检测,阳性65例(30%),阴性152例(70%),496例癫痫发作患者均进行脑电图检测,375例(76%)可见癫痫波,121例(24%)未见异常。

头颅CT及MRI检查:658例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脑囊虫病的头颅CT表现主要有:钙化灶、囊性低密度灶、脑积水结节样低密度灶等,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模型、混合型。其中658例中头部CT异常有497例,其中脑实质型372例(75%),是病例中最多见的,脑室型68例(1.4%),脑膜型 23例(5%),混合型 30例(6%),658例中有161例头部CT未发现异常,继续行头颅MRI检查。102例(63%)为多发病灶,59例(37%)为单发病灶,病灶主要分布于皮层及皮层下区。

治疗方法 4疗程2阶段治疗658例患者给予吡喹酮(40~45)mg·kg-1·d-1,分 3次服用,1疗程总剂量<300mg/kg,连服6d为第1疗程。停吡喹酮休息10d,再按同剂量及天数服第2疗程,完成了第1阶段治疗,然后停吡喹酮3个月,再开始第2阶段治疗,此阶段与第1阶段治疗方法完全相同,治疗过程中均辅以抗癫痫及20%甘露醇脱水剂治疗,脑水肿严重者均短期辅以地塞米松加强脱水治疗。但囊虫数量多,颅高压症状重的病例,吡喹酮治疗从小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达到总剂量1疗程。

结 果 65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98例(90%),复发54例(8%),死亡6例(1%),第1疗程驱虫症状在第4d消失的有442例,157例在第2疗程驱虫症状消失,69例在第2阶段驱虫治疗症状完全消失。604例中两个阶段治疗结束复查头颅CT及MRI检查,病灶消失544例,钙化及钙化缩小60例。有54例1年后再复发。3例持续性癫痫死亡。2例合并HIV死亡。1例合并大面积脑梗塞死亡。

讨 论 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虫卵感染人体,孵化成囊尾蚴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导致的脑寄生虫病。属于食物源性寄生虫的一种。其感染的途径包括内感染,自身外感染和外源性感染3种方式,最常见的是由于食用了未成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米猪肉所致。进行城乡民族分析,农村所占比例最高,多为散发,但也表现为一定的地方性和流行性,与卫生条件或饮食习惯有关。在民族中:傣族 203例(30.9%),景颇族 78例(11.8%),阿昌族34例(5.7%),德昂族45例(6.8%),汉族275例(41.8%)。由于农村有吃生猪肉的不良饮食习惯,故脑囊虫病发病率高。

囊尾蚴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和数量多少不等,囊虫的发育生长过程和死亡先后不一。病情波动大,时而缓解,时而加重。所以脑囊虫病的症状体征复杂多变,可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抽搐、癫痫发作,严重者可致颅内压增高,视力损伤和精神异常。临床易误诊为脑炎、脑膜炎、颅内肿瘤、脑脓肿,其中抽搐是本病的常见症状,病变多位于脑实质,也可侵犯脑室,脑干、小脑和脊髓,有时合并皮肤囊虫病。CT等影像学检查常可见颅内密度异病灶。

本组中血囊虫抗体中血囊虫抗体阳性率达52.4%,而脑脊液囊虫抗体阳性率(30%),头颅CT及MRI检查100%有异常表现。因此对头痛、抽搐或癫痫的患者及时行影像学检查。若头部有异常而不能确诊脑囊虫病,可行免疫学检查和囊虫抗体,脑、脊液、囊虫抗体学协助诊断。对于合并皮下结节的应及时做病理活检以增加确诊的几率。若临床高度怀疑而又缺乏可靠的依据,必要时可用吡喹酮行诊断性治疗,若治疗病变有明显改善则有助于诊断。

目前对于脑囊虫病的临床分型方法较多,根据我院诊治脑囊虫病的经验,目前我院依据CT提示病变所在部位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混合型。

脑囊虫病的治疗一般选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两种均为广谱抗寄生虫药物,我们采用吡喹酮直接杀死虫体的机理选用吡喹酮治疗,有报道吡喹酮副作用大,安全性小,但具我们治疗观察下来,总有效率大于90%,副作用小,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4.

[2] 马云祥:脑囊尾蚴病“三个标准”的由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32(6):110.

[3] 曹丹庆,蔡祖龙.全身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50.

猜你喜欢

头颅癫痫疗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浅析头颅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中临床诊断价值
癫痫多数可控可治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愚人节缅怀革命先烈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也可有良好预后
嵇康·绝响
会说话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