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里的经典画面

2012-08-15李清华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山东淄博255400

名作欣赏 2012年20期
关键词:诗经诗意劳动

⊙李清华[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山东 淄博 25540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风雅颂的内容,赋比兴的艺术表现,特别是其中的《国风》,生动真实地展现了时人的生存状态、生活境遇,反映了当时的风土人情、社会现实,成为我国文学写实传统之源,影响深远。这些抒情诗,四言一句,普遍使用的叠音词和叠韵双声词,回环往复的重章结构方法,令诗歌质朴的语言和生活画面顿生节奏的动感和朗朗乐感,气韵生动,灵活多变,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抒情主人公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心世界,情景相融,一唱三叹,深远了诗歌主题和意境。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诗经》里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所描绘的几组经典画面吧。

一、明亮的人生观

合乐而歌的《诗经》重章叠句的吟咏,展现了主人公多姿多彩的生活状态,特别是诗中主人公明朗昂扬、健康乐观的人生状态,坚定的人生选择,源源而来的人生动力,克服困难内心力量的无比强大,读后让人备受鼓舞。

1.快乐无拘的劳动。《诗经》里众多的采摘篇章,如采采卷耳、采葛、采绿等等,或主题,或比兴,描绘了一个古老又令人瞩目的采摘母题。依稀可见采摘大约是当时当地女性的主要劳动之一。《》的叠音、叠韵、重章叠句,绘声绘色绘形地特写了繁盛的样子“,有之”“、掇之”“、捋之”“、之”“、之”,一串动词一气呵成,连环画一样的特写,洋洋洒洒从从容容铺排而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晴天丽日里劳动者在碧绿无边的田野歌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欢快,特别赏心悦目的是主人公日复一日、永日劳作、乐此不疲的劳动风貌和快乐心态。读的时候,好似作品不是叙述劳动而是在画一幅妙趣横生的山水田园画,在与主人公一起欢快劳动的同时,我们油然而生对于劳动和劳动者的敬意,从心底感慨“劳动最美、最快乐”。后世诗歌赏析常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大抵源于此吧。

2.尽心努力的劳动。《国风》里的部分诗篇,描述当时繁重的劳役之苦、征人之苦,但是更多的是展现劳动快乐的场景。《兮》写一边劳作一边唱和,就连草叶也被人们快乐的情绪振奋起来,和着人们歌唱的韵律舞动着,劳动主人公在广阔田野里开心唱和的场景和现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田野大歌、歌舞盛会、赶场、对歌的歌舞之美,是否也很有些相似呢?很多的篇章,就是这样以采摘起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无论情感色彩还是生活色彩都是这样明亮感人。《叔于田》,广阔的田野,葱葱郁郁的湿地,一个健壮英武的猎人纵马驰骋狩猎,飞驰的骏马,矫健的猎者,高擎的火把,威猛的暴虎,相映生辉,豪放壮阔;《东方未明》中“,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则以质朴的文字,不乏幽默诙谐地讲述了一个王公贵族匆匆早朝时忙碌的生活片断,极具喜剧意味,风趣生动。就在这样诗意的讲述里,我们诗意地读到当时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劳动状态。

3.休闲的劳动之余。那样忙碌的劳动,那么努力的付出,创造了那么朴实而又充实的生活。劳动之余,人们也很乐于享受难得的惬意和闲适。紧张劳碌的农忙之外,忙里偷闲,劳动者三三两两,闲闲兮,泄泄兮,随意漫步《十亩之间》,亦张亦驰,样貌多么悠闲,心情何其舒畅。从这样的诗篇里,我们又一次明白地知道了,幸福快乐不仅仅源于物质的富足,从来就深埋在人们心里,只要心怀满足和感恩,它就会时刻伴随着我们。

4.欣喜的劳动收获。无论是《大田》的收获,还是《丰年》的“多黍多,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抑或是《椒聊》中“,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的椒聊之实“,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的《楚茨》,这些诗句都在章、句、词的重叠里,反复歌咏,写景状物,惟妙惟肖,时人劳动成果的丰富多彩和充实丰硕,五谷丰登,林畜兴旺,劳动者的勤劳智慧和无比欣喜、无限感恩跃然纸上,似乎还能看得到人们奔走相告的喜悦,闻得到醇厚甜美的酒香。

二、温暖的情怀

1.亲友之情的暖风。母爱的绵长纯厚,母爱的真挚无私,母亲夙兴夜寐的操劳,好像《凯风》自南而来,家的温暖,家的安详,家的旺盛薪火,温暖照亮着主人公和读者,是否今天人们常说的“南风效应”就是由此而来呢?《弁》的美酒佳肴,安逸雅致的氛围,如此友爱热烈的聚会,再现出家人、兄弟、亲友们情意融融、欢聚时刻的热烈场面,也让我们了解到我国饮食文化如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既食美又诗意。

2“.关关雎鸠”的经典。在河之洲的窈窕淑女和俊朗君子,传诵至今,音韵悠长;彼泽之陂婆娑的蒲莲,美男美女风采依然;采葛者的经典名言,经典画面,伊人不见的无奈、惆怅、惜叹,是否蒙太奇一样的生动可爱,更多了一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俏皮、浪漫呢?较海伦之美,少年维特之烦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仲夏夜之梦,我们民族诗一样的少男少女主人公的如痴如醉“,关关雎鸠”一样辗转反侧的反复吟咏,成就了窈窕淑女和俊朗君子们传唱千古的人间故事,是否只有我们民族的爱情诗篇才是这样意境优美,含蓄深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哪?再看这样的亦喜亦嗔“,子惠思我”“、子不我思”重叠章句的漫画,少女的娇憨可爱,喜怒笑骂时的纯朴率真,怎么会如此信手拈来活脱脱地出现在这样短小的篇章里,而且还能让读者见其人、闻其声、爱其行,真是经典版的野蛮女友,让人忍俊不禁。

4.共苦同甘的祈愿。《国风》里有不少诗篇描述女性情感与婚姻生活的不幸,如初始笑嘻嘻“抱布贸丝”,后又弃之不顾的《氓》,但很多诗篇绘声绘色的是人们跳出不如意之外健康明亮的生活主色调。《匏有苦叶》的叠句叠章叠韵,《衡门》之下的甘之如饴,表达了主人公为了幸福生活的同甘共苦;《桃夭》,则异常明快地描画了的主人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祈愿。从诗里的怨女到小说里出走的娜拉,从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到幸福家庭的个个相似,我们庆幸生逢盛世可以更好地享有为了共同的美好生活而努力的快乐。

三、诗意的形象

发型优雅的主人公,冠侧、衣饰缀以琼华、琼莹、琼英的美石,手执簧、,时而发出清亮的玉响。如此品质的衣饰、形象,生动展现了时人的生活阶层、生活风貌和高品质的流行时尚和审美情趣。

不论是“绿兮衣兮”,抑或“缁衣之宜”,还是《出其东门》,正是这些诗意的描写,让读者跨越千山万水有幸了解几千年前诗意主人公的服饰心理,更让读者欣赏到如此具有东方魅力的衣袂飘飘,如此色彩缤纷养眼而又亮眼的诗意服饰。在古希腊、罗马的雕塑与艺术、古印度的美饰、两河流域的文化里,我们同样看到了人类各具风采的美好形象,真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四、憧憬理想的意境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再现了河汉之广,表达了时人对于生命个体人生短暂的慨叹,对于永恒大自然的热爱,境界宽广,波澜壮阔;而“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予望之”,则气魄壮阔、乐观豪迈地歌唱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强音,令人倍觉历久弥新的精神焕发。

枝干高大、浓荫如盖的甘棠——杜梨,常植于当时社前,“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不厌其烦、殷殷叮咛,从另一角度说明,敬重先祖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诗意诠释。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由此可见,谦谦绿竹一样的君子之风,为时人所景仰。心胸宽广、风度翩翩、文采斐然、学识渊博、善幽默又有修养的人,是当时和当今社会人们修身养性、力求如圭如璧理想境界的写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秋晨河畔芦苇上的白露在晨光里洋溢着主人公的执著追求,时而溯洄时而溯游,虽然道阻且长,阻且跻,阻且右;虽然伊人时而在水一方,时而在水中央又时而在水中坻、水中;有时候像在水之湄,有时候又仿佛在水之,但主人公追寻的脚步却从未停息。诗意的朦胧,浓郁的情怀,几经双声叠韵的沉吟,叠音词的反复,重章叠句的回环往复,节奏更加舒展,韵律更为优美,细腻传神地刻画了主人公形象。这首诗所歌咏的那种不怕困难的人生态度,自尊自爱的人生品格,乐观向上的人生情感,自强不怠的人生行为,不仅是珍爱生命、珍惜时光的象征,也成为憧憬将来、乐观进取、勇于探索的象征。生命河流源远流长,过去、现在和将来,生生不息,诗里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几乎是一切类似的人生境地的象征,也正是这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诗意朦胧,使《蒹葭》含蕴无尽,意境悠远。

猜你喜欢

诗经诗意劳动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冬日浪漫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