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SPS软件在TD-SCDMA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2012-08-09张惠岳军张生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2年9期
关键词:扫频邻区路段

张惠,岳军,张生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1 引言

随着TD-SCDMA网络的不断建设,用户的不断增加,TD-SCDMA网络的质量备受关注,网络优化的需求不断增大,网络维护优化人员需要有更好的工具软件来辅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网络质量,而对现有TD-SCDMA网络优化工作而言,重点就在于网络的邻区优化及覆盖分析。

ASPS(Automatic Scene analysis and Parameter Setting platform,场景自动分析和参数匹配)软件由中国移动设计院网优所开发,使用多种数据源(基站数据、路测数据、扫频数据、数字地图等),经过核心算法的研究和开发,固化了众多工程师在GSM及TD-SCDMA网络优化方面的经验,已具备了半智能优化的能力。目前该软件具备10个优化功能模块,已在一线优化工作中大规模应用,本文就该软件在TD-SCDMA网络的邻区优化及覆盖分析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2 邻区优化

2.1 软件功能

ASPS软件在TD-SCDMA网络邻区优化方面已具备以下几项功能:

(1) TD-SCDMA网内、TD-SCDMA/GSM网间邻区的自动规划;

(2) 现有TD-SCDMA系统内外邻区的对比核查;

(3) 新建站点系统内外邻区的自动添加。

其中功能1适用于建网初期或者在网运行一个阶段后进行邻区关系整治时,对整个规划区域的邻区关系进行生成的场景;功能2适于对现网邻区进行优化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软件中将现网邻区转换为规划邻区,从而实现对现网邻区关系的检查,软件自动记录人工调整量,通过对比输出,得到需要实施的增删记录;另外一种方式是应用邻区自动规划功能,设定相关的算法参数,然后对规划结果和现网邻区进行对比核查,通过对比输出,得到要对现网邻区的调整记录。软件提供了条目级邻区对比和小区级邻区对比两种方式来进行显示及操作;功能3适用于整网已经建成,有个别新建站入网,需要得到和新建站相关邻区条目的场景。

2.2 操作及效果

目前,现网中应用较多的是功能2中的两种邻区优化方式,以某地TD-SCDMA网络邻区优化项目为例,其优化操作流程如下:

步骤1:确定优化区域范围。

步骤2:算法参数设置原则定制。

(1)TD-SCDMA网内邻区(一般建议如下):邻小区添加层数为1层;距离为50m,角度范围为150°内的基站判定为共站关系;自动配置室外到室内、室内到室内及室内到室外3种邻区关系;自动检查保证邻区关系双向性;邻区最大距离判定条件为3km。

(2) TD-SCDMA/GSM网间邻区(一般建议如下):主小区覆盖延伸倍率设定为1.2;邻区最低阀值设定为2%;距离为50m,角度范围为150°内的基站判定为共站关系;自动配置3G室内到2G室内及3G室内到2G室外的邻区关系;邻区最大距离判定条件为3km;3G小区与2G小区共站时添加满足条件的GSM900共站小区。

步骤3:通过软件运算得到规划结果,应用条目级邻区对比和小区级邻区对比,对规划结果进行增删操作。

步骤4:确定优化调整方案,输出TD-SCDMA网内及TD-SCDMA/GSM网间邻区优化调整方案。

步骤5:由网优人员核查确认,并在工程实施后进行相关指标追踪及优化微调。

提取调整前后切换相关指标,TD-SCDMA网内切换成功率均值从优化前的99.30%提升至99.87%;TD-SCDMA网间切换成功率的提升幅度较大,尤其是PS域系统间切换成功率提升了1.39%。

通过以上指标对比可以看出,ASPS邻区分析模块,在邻区规划运算中速度快且结果准确,优化效果明显。

3 覆盖分析

ASPS的覆盖分析是以路测及扫频数据为数据源,实现GSM及TD-SCDMA网络的覆盖分析,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以扫频数据为主来进行网络覆盖分析优化。

3.1 ASPS软件功能

目前该软件在TD-SCDMA网络覆盖分析方面已实现数据呈现及自动分析两大功能,其以扫频信号的呈现为基础,以重叠覆盖度为突破口,通过整体回放拉线模式、圈选路段信号呈现模式、单独小区呈现模式,直观的反应信号覆盖情况,在优化工程师进行覆盖调整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从海量小区中找到可能存在问题的小区,软件还植入人工判别的算法,对室分信号外泄、背向信号过强、邻区漏配、可疑信号查找等进行自动计算及专题分析。

3.1.1 数据呈现功能

软件在TD-SCDMA扫频数据呈现方面有以下3个功能,一般在优化操作中的流程也是遵循由上到下的顺序,逐步进行覆盖问题的定位。

(1) 整体道路覆盖呈现 :通过信号强度及可用信号数分析确定网络重点问题区域,发现存在弱覆盖、过覆盖、覆盖不合理以及重叠覆盖过多区域;

(2) 指定路段覆盖分析 :分析每个问题路段,查看这些问题都是由哪些小区引起,将这些小区单独进行分析;

(3) 指定小区覆盖分析 :通过指定单小区覆盖分析,直观反映小区覆盖范围,然后辅助网优人员结合该小区的基础信息(方位角、下倾角、天线型号、站高等)以及基站周边无线环境,对问题小区进行覆盖调整。

3.1.2 自动分析功能

在加载扫频数据后,软件还可通过算法相关参数的设置,对室内信号外泄、站点位置核查、邻区漏配核查、小区方向角判断、可疑信号查找、无信号小区查找、覆盖区域信号过弱小区查找、背向信号过强过远小区查找等多个常见问题进行自动核查筛选,大大减少人工工作量。

3.2 操作流程

ASPS软件基于扫频数据进行覆盖调整的操作流程如下:

步骤1:整理扫频区域基础数据,建立相关区域ASPS软件工程,按照要求进行指定区域的扫频测试,将原始测试数据转换为ASPS软件所需的标准格式,同时提供数据的偏差值。

步骤2:设定分析重点。

(1) 检查-80dBm以上信号个数过多路段,此种分析侧重于关注整体低噪;

(2) 检查低于主强信号12dB内的信号个数过多路段,此种分析侧重于道路语音质量的提升;

(3) 重点检查低于主强信号12dB内的可用载频个数过多路段,区域中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则最为严重,表征问题的高发区域,应为重点关注区域。

步骤3:通过可疑信号查找、路段可用信号拉线、指定小区信号呈现等多种分析点给出相应的覆盖解决建议方案。

步骤4: 工程实施,并在调整实施后进行验证性测试,对比调整前后相关指标,对调整方案进行评估。

3.3 优化案例及效果

以某地TD-SCDMA网络覆盖优化为例,通过使用ASPS软件快速定位网络覆盖问题,为优化人员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优化建议。

3.3.1 弱覆盖

基于ASPS软件扫频分析模块及扫频数据,生成全区的PCCPCH_RSCP最强信号专题图,通过这个图呈现出TD-SCDMA网络信号的覆盖情况,可以分析出整网有哪些区域存在弱覆盖。

(1) 问题呈现。通过图1可以看出,试点区域中存在一处信号电平在-95dBm以下的弱覆盖路段,该路段位于市区外围环路周边,其弱覆盖样本点占全网有效样本点的1.03%,而市区内的整体场强覆盖都较好,从弱覆盖角度来看需要对局部区域进行调整。

图1 PCCPCH_RSCP最强信号覆盖图

(2) 调整建议。分析基站分布拓扑,可以看出该区域周边没有TD-SCDMA基站, 没有有效的主服务小区,从而导致该区域的弱覆盖情况,建议通过与GSM基站(YY康山村)共站方式建设TD-SCDMA基站,保证对该路段区域(西北环路)的连续覆盖。

3.3.2 过覆盖

结合最强信号覆盖图和可用信号数专题图及软件指定路段、小区及频点信号查找等功能可以分析出有哪些区域存在过覆盖、覆盖不合理以及可用信号过多的问题。

(1) 问题呈现。可用信号数(重叠覆盖度)。我们按照信号强度满足大于-80dBm的条件进行可用信号数的渲染来发现重叠覆盖严重路段,一般来说市区的可用信号数(重叠覆盖度)在5个以下比较理想,6~10个可以接受,10个以上需要控制,过高的重叠覆盖度会带来越区覆盖、交叉覆盖,抬升网络底噪;在频率复用紧密的区域,会造成干扰,通话质量下降;在主强信号不明显的区域,会造成频繁切换,最终导致掉话率升高,用户感知不好。通过可用信号数专题图创建呈现,可以看出试点区域内有区域2~6共有5处路段存在大于-80dBm的信号数在10个以上的情况,这些区域即被锁定为重点问题区域,存在可用信号过多,小区过覆盖的问题。

局部问题路段信号查找。分别对各问题路段进行信号查找,从指定路段拉线来分析覆盖信号的小区来源,定位周边问题小区。

(2) 调整建议。通过上述分析,定位出存在过覆盖的问题小区,再通过指定小区信号查找方式,对其覆盖区域范围进行分析,辅助优化工程师进行覆盖调整,对覆盖过远的小区,进行下倾角或方位角的调整,控制其覆盖范围。

(3) 优化效果。对调整后网络再次进行扫频测试,进行可用信号数专题分析,可见重叠覆盖度过高的5个问题区域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从表1可见调整后全区可用信号数大于10的样本点占比有了较为明显的降低。

表1 可用信号数样本点统计

3.3.3 室分信号外泄

在室分信号外泄分析界面,设置算法相关参数(一般默认如下):

(1) 信号弱于最强信号10dB;

(2) 信号点累积路段大于100m;

(3) 信号距离小于1000m。

设置后即可进行运算,再通过指定小区信号查找分析,发现试点区域存在5个室内信号外泄现象。

由网优人员经过现场测试,确认这5个室分小区的信号覆盖确实存在外泄情况,后期将通过对室分天馈系统进行必要改造,对室内信号覆盖进行控制。

3.3.4 基站位置核查

在站点位置分析界面,设置算法相关参数(一般默认如下):

(1) 样本点信号电平依据最强信号-20dB范围;

(2) 期望测试线路涵盖小区覆盖200°范围;

(3) 存在问题的样本点比例最低为20%。

该算法中结合小区模拟划分图层结果,设置后即可进行运算,再通过指定小区信号查找分析,发现试点区域存在一个基站经纬度信息存在异常。

经过网优人员现场测定,确认原基站信息有误并更新了基础信息中的小区经纬度信息。

3.3.5 无信号小区

在可疑信号查找分析界面,设置算法相关参数(一般默认如下):

(1) 样本点信号强度大于-80dBm;

(2) 存在问题的样本点比例最低为20%。

设置后即可进行运算,发现试点区域内4个小区为无信号小区,在整体信号回放及指定小区信号查找中,这几个小区周边路段均没有相应的测试采样点。

经过网优人员确认3个小区在扫频期间退服,而另外1个小区的频点信息错误,修正后回放拉线即正常。

3.3.6 小区方向角

在小区方向角分析界面,设置算法相关参数(一般默认如下):

(1) 采用默认参数进行小区的块状区域划分;

(2) 采用默认参数对参与判断的小区进行条件删选;

(3) 对条件小区内电平偏置在-20dB范围的样本点进行判决。

设置后即可进行运算,软件对可能存在方向角不准确的小区给出列表,该功能可检查出方向角顺转、天线接反等情况,在试点区域发现4个小区两个基站存在天馈线接错的现象。

网优人员现场确认了该问题存在,进行了调整后再次扫频结果即正常。

4 总结

在多次试点应用后,目前ASPS软件已经在移动系统网优工作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其快速便捷的辅助优化功能获得一线工程师的一致认可,软件也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寻求新功能点的开发与挖掘,从而更加完善其优化应用性能。

猜你喜欢

扫频邻区路段
自动邻区优化技术共享网络中应用研究
冬奥车道都有哪些相关路段如何正确通行
部、省、路段监测运维联动协同探讨
A Survey of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With Irregular Pareto Fronts
电力通信在5G网络使用700M频段的注意事项
正弦扫频速率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分析
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带电等效阻抗扫频测试的互感器绕组及外绝缘隐患快速识别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LTE邻区自优化算法研究
一种线性扫频干扰信号的参数估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