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足月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12-08-05邵宪花杨震英刘传军

关键词:足月儿早产儿呼吸衰竭

邵宪花 杨震英 刘传军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山东泰安 271000)

近足月儿是指孕34周到36+6周的早产儿,由于其生理及代谢功能还未完全成熟,与足月儿相比其发生合并症(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低血糖、黄疸、窒息、体温不稳定等)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住院期间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近足月儿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探讨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并发症及转归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研究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诊断为呼吸衰竭的新生儿524例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1]:依据《实用新生儿学》确定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其中男277人,女247人,近足月儿22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同期住院的呼吸衰竭的早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对照一组为胎龄小于34周的早期早产儿共132例,对照二组为足月儿共168例,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产科和基层及周边医院的产科或新生儿科。

1.2 治疗入院后给予氧疗、CPAP和/或机械通气呼吸支持、应用肺表面活性剂、静脉营养等治疗。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q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调整α法,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三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三组患儿孕期并发症(妊高征、糖尿病)、胎盘异常率、剖宫产率、胎膜早破>6 h、多胎妊娠、出生体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性别构成比、1分钟 A 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例(%)]

2.2 三组患儿发生RDS、肺炎、湿肺、低体温、低血糖、感染、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等情况的发生率比较,三组患儿发生RDS、肺炎、湿肺、窒息、低体温、低血糖、感染、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等情况的发生率近足月儿与足月儿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S两两比较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低体温、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组与早产儿组、近足月儿组两两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湿肺和RDS的发生率近足月儿与早产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三组患儿发生RDS、肺炎、湿肺、窒息、低体温、低血糖、感染、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等情况的比较[n(%)]

2.3 三组患儿入院时龄、机械通气时间、应用机械通气例数、应用CPAP例数、使用PS例数、住院天数比较三组患儿入院时龄、机械通气时间、应用机械通气例数、应用CPAP例数、使用PS例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近足月儿与早产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足月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三组患儿以早产儿组最长,近足月儿组住院天数明显长于足月儿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儿入院时龄、机械通气时间、应用机械通气例数、应用CPAP例数、住院天数比较

2.4 三组患儿并发症及预后比较 三组患儿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例数以足月儿组最多,与近足月儿组及早产儿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的例数以早产儿组最多,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足月儿组与足月儿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和气漏的例数近足月儿组明显多于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发生PVL的例数以近足月儿组最多,但与早产儿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足月儿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患儿并发症及预后比较[n(%)]

3 讨论

近几年,近足月儿在早产儿中的比例呈急增趋势,对其原因的研究虽然很少,但有学者认为可能与辅助生殖技术以及多胎妊娠有关,另外还有诸多学者认为这种现象是与妊娠期间产科的监护和医疗介入的增加有关[2],诸如孕期的合并症导致的早产以及由于某些原因选择性的终止妊娠,促进了近足月儿的发生。因此,包括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宫内发育畸形,以及产时窒息,都被认为这部分胎儿面临着死产的危险,所以导致更多的选择性剖宫产,从而导致这部分患儿多在34周~36+6周分娩[3],即为近足月儿。这样出生后的近足月儿存在着较高的患病风险因素,不同于足月儿。

从本课题研究结果可见胎膜早破、双胎、妊娠高血压疾病是近足月儿发生的主要病因。本文324例近足月儿中,胎膜早破110例,占33.95%,1/3的病例有胎膜早破。双胎也是早产特别是近足月儿的发生因素,本文近14%病例系双胎。近年来随着试管婴儿和人工受精技术的开展,多胎发生率有所增加,由于宫内胎儿较多,对于母亲和胎儿都是一种超额负担。且因营养供应、子宫膨大受限等影响,易发生早产、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其中有许多是夫妻多年不孕、高龄初产、试管婴儿等多属于珍贵儿,致使早产发生率增高。所以产儿科应共同努力,尽量延长双胎儿的宫内生长时间。早产儿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发育未成熟,生活能力低下,容易发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居首位,常见肺透明膜病(RDS)、湿肺、呼吸暂停综合征、肺支气管发育不良、肺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等[4],这些疾病是导致近足月儿呼吸衰竭的主要疾病。选择性剖宫产增加了近足月儿的比例,增加了患儿疾病的风险性,因此对于减少医源性的剖宫产以及在医疗护理上需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以便于提高近足月儿结局的水平[5]。本研究中近足月儿组剖宫产率为58%,明显高于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

本文结果提示近足月儿呼吸衰竭发病率高,占住院病人呼吸衰竭的43%,病因为湿肺、RDS、吸入性肺炎等。湿肺又称暂时性呼吸困难,由于肺内液体积聚引起,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部分重症病例,若不积极处理,也可以并发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导致严重的后果。近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的情况并不少见,这部分较大胎龄的RDS往往症状出现的时间相对较迟,一些患儿入院时已存在严重的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比率较高,机械通气的参数较高,且上机时间较长,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的效果不如早产儿理想,并发气漏、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机会较多[6]。本课题研究显示,由于近足月儿的生理病理机制发育不成熟导致患儿患病风险性增加,诸如RDS、黄疸、低体温、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感染等疾病发生率增加,与诸多的科学研究显示的结果相符,近足月儿的发育不完全成熟性是导致患病的因素之一。近足月儿组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疾病分别为湿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早产儿组分别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湿肺、新生儿肺炎;足月儿组分别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湿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因此我们认为近足月儿呼吸衰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动脉高压、气漏等。这些患儿既不同于足月儿,也不同于早期早产儿,其高危程度不亚于早期早产儿,在临床上应予以高度重视。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1-465.

[2] 高建慧,韩玉昆,王少华,等.10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与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3):158-159.

[3] SandraL Gardner,RN,MS,CNS,PNP,Late - Preterm(“Near-Term”)Newborns:A Neonatal Nursing Challenge:Page-7~9.

[4] 孙眉月.未足月胎膜早破所致新生儿并发症[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7(2):116.

[5] SinelairJC.Management of the thermal environment[M].Effective Care of the Newborn Infants,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40-58.

[6] 杜立中.我国新生儿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儿科杂志,2008,1:1.

猜你喜欢

足月儿早产儿呼吸衰竭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不同胎龄足月儿临床转归研究
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儿产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近足月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