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施治促进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30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2-08-03张禄芳黄晓文余松辉黄连焕李康平

医学综述 2012年20期
关键词:结核性肉芽创口

张禄芳,谢 建,黄晓文,余松辉,桂 鹏,黄连焕,李康平

(深圳市龙岗区横岗人民医院肛肠科,广东深圳518115)

近年来,结核性肛周脓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治疗强调切开排脓引流。但是,该病术后创面往往难以愈合,是肛肠科有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目前,多采用口服抗结核药加局部换药进行治疗,但临床疗程较长,且药物不良反应大,常导致治疗失败[1-2]。该项研究30例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在口服抗结核药和创面换药处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及中药颗粒坐浴熏洗创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横岗人民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24 例,年龄36~76(55.75 ±13.59)岁。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8~76(56.13 ±13.73)岁。治疗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6~74(55.61±13.1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辨证分型

1.2.1 正虚毒恋证 临床表现为肛门隐痛,灼热不舒,肛门创口流脓,质地稀薄,伴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少气懒言,疲乏无力,食欲缺乏,舌红少苔或苔腻,脉细数。查创口皮色暗淡,创口难敛、潮湿,底部有污灰色苔膜覆盖,时有分泌物,内有潜行及坏死组织。

1.2.2 阴液亏虚证 临床表现为肛门隐痛减轻,伴潮热盗汗,心烦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肛检:创口颜色淡红,脓液减少,但创口仍肉芽生长缓慢,肉芽水肿苍白不结实。病理机制为邪毒渐去,阴液亏虚,阴虚阳盛,迫汗外溢而有盗汗,舌红脉细数也是阴虚之候。

1.2.3 阴虚火旺证 临床表现为创口肉芽较前红润,肉芽增生明显,但不规则,肉芽不结实,伴有颧红,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口干喜冷饮,舌红绛苔剥,脉沉细数。

1.2.4 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为邪毒已去,气血亏虚,创口肉芽红润而潮湿,不结实,创口难以愈合,面色苍白,神疲体软,纳呆便溏,畏风自汗,舌淡苔白有齿痕,脉沉细而少力。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单纯口服抗结核药物及创面换药处理,创口用甲紫溶液及外涂,同时,使用链霉素粉针外涂创口后用生理盐水湿纱块外敷创口上,每日1次,连续2个月;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及中药颗粒坐浴熏洗创面。取中药颗粒制剂(地肤子及芒硝各30 g,苦参、大黄、五倍子、百部及白及各18 g,黄芩15 g)加温水3000 mL坐浴肛门。中医辨证论治具体如下:①正虚毒恋证。方以滋阴除湿汤、四君子汤及桃红四物汤加减,组方:生地30 g,川芎、白芍、白术、茯苓、淮山药、泽泻及白及各15 g,陈皮、贝母、地骨皮、半夏、黄芩及桃仁各12 g,当归、胆南星、白芥子及百部各9 g,黄连及红花各6 g,甘草3 g。②阴液亏虚证。方以沙参麦门冬汤加减,组方:生地、熟地、山药及白及各15 g,北沙参、三七及真阿胶各12 g,百部、天冬及川贝各9 g,甘草3 g。③阴虚火旺证。方以秦艽鳖甲汤加减。组方:鳖甲30 g,地骨皮、青蒿及白及各15 g,知母、生地黄及熟地黄各12 g,玄参、秦艽、银柴胡、川贝、当归及乌梅各9 g。④气阴两虚证。方以保真汤加减。组方:黄芪及薏米仁15 g,白术、茯苓、熟地、地骨皮及扁豆各12 g,党参、当归、天冬、白芍、黄柏、知母、银柴胡及陈皮各 9 g,炙甘草 6 g。

1.4 观察指标 ①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创面色泽情况。②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新生肉芽组织情况。③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创面面积变化情况(长×宽换算成创面面积)。④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率情况(创面原始面积-未愈合面积)/创面原始面积×100%。⑤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天数。⑥定期测定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IgA、IgM及IgG的变化。

1.5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消失,病灶彻底消除;有效: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甚至消失,但病灶存在;无效: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症状或体征无改变或后遗肛瘘。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创面修复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1)。

表1 两组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创面修复情况的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呕吐、贫血、肝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结核性肛周脓肿属于阴证肛痈范畴,临床多采用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彻底扩创,不留无效腔,创面引流通畅,同时,积极配合口服抗结核药物及创面换药等综合治疗。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结核杆菌耐药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已成为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10年来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有关结核性病变已取得明显的成效[3-5]。尤其是在肺结核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结合临床实际,创立了许多有效的方剂和治疗方法,受其启发,结合结核性肛周脓肿的病机特点,以制订可操作性、规范化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周鹏程等[6]将60例经中医辨证为肺阴虚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2HRZE/4HR(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方案,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滋阴润肺免煎颗粒对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2个月发现,试验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肺部阴影吸收和降低抗结核药物毒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该项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呕吐、贫血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及中药颗粒坐浴熏洗创面治疗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明显缩短结核性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减轻创面渗液水肿,且肝功能损害、呕吐及贫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1]曾胜.肛周结核性脓肿临床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13):2627.

[2]杨群成.肛周脓肿的处理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62-63.

[3]黄世敬.肺痨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85-187.

[4]王胜圣,周杰,董芳,等.肺结核中医证候规律及其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5):13-14.

[5]王胜圣,田洋,刘嵋松,等.基于中医文献检索的肺结核病中医证候规律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2491-2493.

[6]周鹏程,赵冰洁,余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30 例[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1):52-54.

猜你喜欢

结核性肉芽创口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耳内镜下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诊治分析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心灵创口贴
改良型创口贴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品读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