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替莫唑胺同步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评价

2012-08-03欧阳艳君陈小英高素杰陈英杰

医学综述 2012年20期
关键词:全脑中位口服

晏 党,欧阳艳君,陈小英,高素杰,陈英杰

(1.辽河油田第二职工医院肿瘤科,辽宁盘锦124010;2.辽河油田中心医院肿瘤科,辽宁盘锦124010)

脑转移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随着临床检查手段和肿瘤发病率的提高,脑转移瘤发生率也有增高趋势,患者发生脑转移说明疾病病程已进入晚期,其中一部分病情发展迅速,常因脑疝死亡。目前对于脑转移瘤的治疗多以综合治疗为主。替莫唑胺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烷化剂,口服吸收快,能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转移瘤有一定疗效。现将47例脑转移瘤患者口服替莫唑胺同步放疗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1日我科收治的脑转移瘤患者95例,男56例,女39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3岁,其中肺癌43例,乳癌26例,肠癌20例,胃癌6例。原发肿瘤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磁共振或CT检查确诊有脑转移瘤病灶。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肺癌21例,乳癌14例,肠癌9例,胃癌3例;对照组48例,男29例,女 19例,年龄 33~78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肺癌22例,乳癌12例,肠癌11例,胃癌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放疗第1天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d),连续服用42 d至放射治疗结束,随后接受6个周期的辅助治疗:第1个周期150 mg/(m2·d),连服5 d,每4周为1个周期,第2至第6周期可增至200 mg/(m2·d);对照组:单纯放疗。放射性治疗两组的治疗方法相同,使用6 mV X线行全脑对穿照射,每次200 cGy,周1至周5,DT4周总量4000 cGy,对单发转移瘤局部加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每次200 cGy,局部病灶总量DT 6000 cGy。治疗过程记录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发生时间,放疗4周复查头部磁共振或CT,治疗全部结束后,复查头磁共振和CT。

1.3 疗效评价 疗效及不良反应按1978年WHO实体瘤标准[1]分为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至少4周以上,无新病灶出现;部分缓解(PR):肿瘤消退超过50%,至少维持4周以上,且无新病灶出现;无变化(NC):肿瘤消退不足50%,或增大不足25%。不良反应分为0~Ⅳ期。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缓解率为100%,对照组总缓解率为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中位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不良反应 主要为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两组均未出现Ⅲ~Ⅳ度的骨髓抑制,出现了Ⅰ~Ⅱ度骨髓抑制,治疗组白细胞降低8例,恶心、呕吐11例;对照组白细胞降低5例,恶心、呕吐10例。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 >0.05)。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3 讨论

脑转移瘤是肿瘤并发症之一,成人的恶性肿瘤患者20%~40%发生脑转移,是颅内原发肿瘤的10倍[2]。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更有效的全身系统性治疗,脑转移的发生率在继续上升。传统治疗方法是手术及放疗。因为血脑屏障存在,限制许多化疗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浓度相对低,达不到治疗效果。

替莫唑胺是一种脂溶性、小分子的烷化剂,是新一代抗肿瘤活性药物,它通过甲基化来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临床应用的替莫唑胺由美国生产的商品名为“泰道”和国产商品名为“蒂清”两种。因其可透过血脑屏障、特异性高、针对性强,最初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和间变星形细胞瘤[3]。动物实验中发现[4],静脉用药 2 h 30 min后在脑脊液中达峰值,浓度为(26±4)mmol/L,脑脊液血浆的浓度比为(0.33±0.06)mmol/L,表明替莫唑胺对血脑屏障有很好的透过性,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进入中枢后自发转移为活性代谢物,使它成为治疗脑转移瘤的理想药物。替莫唑胺口服方便,在中枢系统、脑脊液渗透性好,血药浓度高。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等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症治疗可缓解,患者均能耐受。放疗是临床上治疗脑转移瘤的有效手段,全脑放疗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案,中位生存时间由1个月延长3~6个月[5],由于正常的脑组织受放疗剂量的限制,全脑放疗难以将肿瘤彻底杀灭。研究表明,全脑放疗可降低复发率,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6]。同步放化疗是临床近年来所接受治疗肿瘤的新方法,有利于提高局部肿瘤的控制率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复发中位时间[7]。同时放疗可破坏血脑屏障,有利于化疗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当替莫唑胺与放疗同时应用时,有增敏作用[8]。该项研究中两组治疗初期分别有9例和11例患者出现头痛,考虑由放疗引起的脑水肿所致,予降颅压治疗缓解。该项研究选用替莫唑胺化疗同步放疗治疗脑转移瘤,采用连续5 d口服给药的方式,发挥替莫唑胺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者放射增敏的作用,放化疗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2.98% 和45.8%,部分缓解率分别为 17.02% 和43.7%,总缓解率分别为100%和89.5%,复发中位时间分别为13.2个月和9.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7个月和10.8个月,生存时间延长,与谢家印等[9]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口服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是一种治疗脑转移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及脑转移瘤局部控制率,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1]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7-148.

[2]崔向丽,武迎磊,孙爽,等.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的研究进展[J].药物与临床,2010,7(16):49-50.

[3]孙爽,李鸿彬.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进展[J].人民军医,2011,54(3):237-238.

[4]Patel M,McCully C,Godwin K,et al.Plasma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pharmacokinetics of intravenous temozolomide in non-human primates[J].J Neurooncol,2003,61(3):203-207.

[5]彭济勇,曾建伦,朱泽文,等.口服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学,2008,9(11):38-39.

[6]崔向丽,武迎磊,孙爽,等.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的研究进展[J].药物与临床,2010,7(16):50-51.

[7]Andrews DW,Scott CB,Sperduto PW,et al.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 with or without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boost for patients with one to three brain metastases:phaseⅢresults of the RTOG 9508 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04,363(9422):1665-1672.

[8]Antonadou d,ParaskevaidisM,Sarris G,et al.PhaseⅡrandomized trial of temozolomide and concurrent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J].Clin Oncol,2002,20:3644-3650.

[9]谢家印,向德兵,王阁,等.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07,36(19):1941-1942.

猜你喜欢

全脑中位口服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全脑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液氮冷冻与阿维A口服联合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全脑开发
跟踪导练(4)
SmartKey脑力空间组织的全脑开发体验课开课